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精品鑒賞:良渚神臉玉琮

精品鑒賞:良渚神臉玉琮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其基本形狀是外體呈立方體,中穿一圓孔。《說文解字》上釋「琮,瑞玉,大八寸,似車轂」。《白虎通?文質篇》載:「圓中牙身方外曰琮」。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玉琮盛於新石器時代至殷商,如江浙一帶良渚文化遺址所出土的玉琮就最有特色和最著名,其中有的還雕有獸面紋飾。漢朝以後,玉琮極少出現。

新石器時代發現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為產於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居多,部分黃色,土沁後呈霧狀乳白色。除少數作圓筒狀外,多製成規整的內圓外方形。普遍使用兩面對鑽的管鑽技術,並有了較高的拋光技術,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出土玉琮分為兩種:一種為鐲狀,表面多施單圈或雙圈目紋帶獠牙的獸面紋飾。

另一種為方或弧方狀,圓孔,以四連棱為中心線飾若干組獸面紋。餘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一件「琮王」屬於後一種,是透閃石系列的軟玉精製而成,黃白色帶紫紅色,高8.8厘米,射徑17.1―17.6厘米,重6500克。每面用4.2厘米寬的豎槽一分為二,以轉角外為中心線,運用線刻和淺浮雕的手法勾勒出八組獸面紋。豎槽內又琢出八組神人獸面圖案。

此件良渚文化神臉玉琮,通高:4.6cm、重量:368.3g。玉琮整體呈內圓外方中空的柱形,棕褐色,中間部分為暗紅色,為古人祭祀後投入火中所致,又經過幾千年地下的侵蝕和地面的氧化,外表似斑斑駁駁,在高倍放大鏡下看玉質晶體凸顯。此玉琮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表現手法以陰刻線為輔,以淡浮雕標誌,凸顯於玉質之上,以陰刻線的圓圈象徵眼鏡,嘴巴扁闊。此玉琮與眾不同的是大器、隨形巧雕、紋飾精美、匠心獨具,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良渚文化玉器的發達建立在生產力發展的前提下,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原始崇拜的作用。以獸面和神人組成的神人獸面紋是良渚玉器裝飾的主要題材,也是良渚人崇拜的主神。玉琮是原始宗教中溝通天地的中介,它體現了以獸面神崇拜為核心的神權,故紋飾比其他玉器雕琢工藝精緻得多。近半個世紀來,隨著考古發現玉琮的日益增多,人們對琮的關注熱度也越來越高,玉琮研究漸成一大亮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永樂文化 的精彩文章:

精品賞析:紅山文化神臉
永樂薦·帝王禮器:商早期玉圭

TAG:深圳永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