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歐洲藏有最早採金圖,被《山海經》推翻,專家:西方差遠了!

歐洲藏有最早採金圖,被《山海經》推翻,專家:西方差遠了!

作為享譽全球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中國在冶金技術上一向很牛。商周時期,我國的青銅冶煉技藝獨步世界,無論是青銅器的器型大小、數量還是類別,均完爆同一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家。冶金技術是古代衡量一個地區社會發展狀況以及文明進化程度的重要標誌,而古代的冶金主要分為冶制金器、冶銅和冶鐵這三大類。先秦的青銅和秦後的鐵器,都代表了我國古代冶金技術的高水平,然而在不少人眼裡,貌似黃金采煉是古代中國的短板!

學會歷史的朋友,若仔細去比對古代中國和古埃及金屬文物的特徵,會發現古埃及出土的黃金器具,不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時間久遠度上,均遠超古代中國。就比如被公認為世界考古史上的兩大陵寢,埃及的圖坦卡蒙墓和中國湖北的曾侯乙墓,前者出土了黃金面具、金杖以及黃金匕首等大量黃金古文物;而曾墓中挖出的金屬文物則為清一色的青銅器。在我國的考古史上,成規模的金器出土都要追溯到漢代了。

歐洲義大利的都靈博物館內藏有一張《金礦圖冊》,上邊記載了歐洲人於公元前1320年開始採金冶煉,並且能製作出一些簡單的金器飾物,從而被西方學者認為是人類已知的最早黃金采煉。哦?若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代表著古老東方文明的華夏,連一直被中國網友戲稱為「蠻荒之地」的歐洲的古代冶煉黃金技術都不如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那張所謂的「歐洲文明之寶」的《金礦圖冊》。小編不想過多的討論該圖上的內容,因為這張「採金圖」上沒有一個文字,整個就是一幅畫。真正有關歐洲人採金的文字記載,則出現在了《舊約全書》和《創世紀》這兩本名著中,時間約在公元前10世紀。

什麼?《舊約》和《創世紀》?那不是歐洲版的《荷馬史詩》或者說《摩訶婆羅多》嗎!西方人口口聲聲指責中國將《竹書紀年》以及《山海經》等「神話」著作當自己的歷史,那麼小編不禁要反懟,「你們的臉面呢?」

好了,先不糾結都靈博物館《金礦圖冊》的真偽,就「公元前1320年」這個所謂的世界最早採金時間點就不對。我國的上古奇書《山海經》里就記載了遍佈於華夏各處的155座金礦山,另外,《山海經·五藏山經》以博物記載的方式描述了金屬礦源中的五種普遍金屬,金、鐵、銅、銀、錫。要知道,《五藏山經》是一本地質學界公認的博物志,講述了上古洪荒時期古民們對裸露風化、浸蝕和淺表的金屬資源的認知和加以利用。

《山海經》里的上古時代,時間至少在五千年以上。事實上,河南輝縣和安陽的殷墟就出土了金塊、金箔和金葉等較為複雜的金飾文物,證明了我國早在3500年以前就已開始使用黃金,且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冶制黃金的技藝。因此這樣一看,在殷商以前我國就存在了簡易的採金技術,時間絕對比歐洲遠得多。連挖掘出殷墟黃金文物的考古專家都直言,「在古代黃金采煉技術上,西方還差的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述史地 的精彩文章:

火星發現「絕地武士」,手持短刀無比霸氣,專家:難解心中之惑
火星發現「斷頭鉛像」,精雕痕迹明顯,專家:不可小視!

TAG:口述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