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看起來很勤奮,卻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其實是缺乏一種重要品質

看起來很勤奮,卻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其實是缺乏一種重要品質

勤奮,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是成功的基石,可是,一種奇怪的現象一直存在。生活中,很多人看起來很勤奮,卻生活在社會底層,為什麼他們勤奮付出了卻沒有收穫呢?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他們缺乏了一種重要品質。

成長型思維

心理學碩士Angela Lee 在 TED 的演講中講述了她的故事:在她長達幾年的教學過程中,她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課堂考試中表現最好的學生,並不是那些智商最高的學生,也不是那些最勤奮的學生,而且,很多勤奮的學生考試成績也並不理想。這個問題激發了她的思考,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得更好的決定性因素究竟是什麼?

在通過對一批又一批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的追蹤調查後,她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他是否具有成長型思維,並且,成功與勤奮之間的關係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大。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呢?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偉克對於成長型思維有這樣的定義:歡迎挑戰、擁抱變化、總是在尋找機會、珍視反饋、主動學習。

卡羅爾·德偉克教授認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覺得,一個人能力是可以變化的,是可以通過努力和學習來培養和成長的。在面對挫折和失敗時,他們會更加重視能從中學習到什麼,追求進步和成長,也不畏懼挑戰。即使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也依然願意去嘗試,並享受努力的過程。

固定型思維

相比之下,那些看起來很勤奮,卻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普遍具有固定型思維。他們不喜歡改變,所以,他們很少去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去尋找更加有效的解決辦法,而是選擇不斷地重複自己以前的做法。

他們的勤奮更像是一種逃避思考的「偷懶」行為。因為效率太低,所以哪怕是熬夜苦讀,有些人考試卻還是考不好。思維的閉塞性使那些「勤奮」的人只能看到短期利益而不會去考慮長期發展。

如何改變固定型思維?

事實上,根據卡羅爾的研究,每個人都同時擁有「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兩種思維方式,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思維訓練使得自己的成長型思維佔據主要位置。

並且,我們要時刻覺察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是不是又「自動化」地出現了,當我們察覺到了這些想法,例如,明知道這樣做用處不大,只是想擺脫焦慮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停下來了。然後仔細思考,是不是還有更高效的解決方式或者更便利的工具。這個時候,我們就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成長型思維。

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是否已經有了新的思考呢?你是成長型思維主導的人還是固定型思維主導的人呢?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告別假勤奮吧~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成長型思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總感覺對方難以理解自己怎麼辦?如何成為一個招人喜歡的人?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請堅持做這三件事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