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做這十件事等於慢性「自殺」

做這十件事等於慢性「自殺」

2014年9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首份全球預防自殺報告《預防自殺:一項全球要務》。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80多萬人死於自殺,即約每40秒鐘死去1人。與精神因素或者疾病因素導致的自殺相比,有很多生活中隱藏的慢性自殺風險卻被很多人忽略,以下十件事基本就等於慢性自殺了。

做這十件事等於慢性「自殺」


喝酒臉紅者繼續喝

很多人在應酬或聚餐的時候,一喝酒就臉紅。專家認為,喝酒臉紅不是壞事,它提示你不能多喝了。喝酒容易臉紅的人即便經過所謂的「鍛煉」,對酒精耐受了,只會喝更多的酒,導致體內積累更多的乙醛,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說,如果喝酒喝得臉紅了還繼續喝的話,等於是慢性自殺。

強忍眼淚

美國聖保羅—雷姆塞醫學中心精神病實驗室專家研究發現,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感。他們通過對眼淚的化學分析發現,受情緒影響而流出的眼淚中含有兩種可能導致憂鬱的重要化學物質,即腦啡肽複合物及催乳素,在受洋蔥等刺激流出的眼淚中則沒有這兩種物質。他們認為,女子的壽命普遍比男子長,除了職業、生理、激素、心理等方面的優勢之外,善於哭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通常人們哭泣後,在情緒強度上會減低40%;反之,若不能利用眼淚把情緒壓力消除掉,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長期失眠熬夜

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 000餘名30~50歲的癌症患者,發現其中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後才會休息。長期熬夜不利於健康,不但影響正常睡眠,也會影響神經中樞,干擾內分泌,影響免疫機制,更易患上癌症。一般來說,盡量晚上10點之前睡覺有利於身體健康,如果萬不得已要加班,最遲不要超過夜裡12點。


吃爛水果

隨著電子商務的流行,很多年輕人喜歡網購很多水果儲存在家裡吃。但是買回來的水果放久了,有些部位會腐爛。有的人認為把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就健康了,但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食療葯膳門診副主任中醫師王東旭認為,爛水果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病症,其中的展青黴素與細胞膜的結合過程是不可逆的,會對細胞造成長期的損傷,甚至有可能致癌;即使是把霉變部位去除再食用也未必安全,因為黴菌產生的展青黴素可以擴散到果實的其他部位,未必是肉眼可見的。因此,購買水果時盡量不要買太多,吃新鮮水果既有營養也更健康。


長期不吃早餐

正常情況下,頭天晚上吃的食物經過6個小時左右,就會從胃裡排空進入腸道。如果不吃早餐,胃酸及胃內的各種消化酶會直接去「消化」胃黏膜層。長此以往,細胞分泌黏液的正常功能會被破壞,很容易造成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美國德州大學研究人員建議,早餐要盡量少吃油膩的食物,不能因為早上趕著上班或者賴床而不吃早餐。因為在空腹的時候膽汁容易淤積,極有可能引起結石癥狀。

酒後立刻洗澡、蒸桑拿

不少人喜歡酒後洗澡或者蒸桑拿,覺得更舒服一些,似乎利於醒酒。實際上這是不健康的,而且冷水、熱水都不宜。洗熱水澡或者蒸桑拿容易導致熱氣聚集在體內不散發,加重醉態,導致噁心嘔吐甚至暈厥。洗冷水澡非但不能醒酒,還會使肝臟來不及補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加上冷水刺激,血管收縮,可能會導致血管破裂等危險。


空腹大量吃荔枝

大量進食荔枝會引發低血糖。荔枝所含有的糖分大部分為果糖,與大家熟悉的葡萄糖相比是完全兩個概念。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但是胰島素主要利用的物質是葡萄糖,而不是果糖。當果糖攝入量少時,果糖能轉變為葡萄糖,使肝臟中糖原的儲存量增加;當果糖攝入量大時,果糖就成為合成脂肪的原料。此外,大量攝入果糖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進食過量荔枝後,胰島素受到刺激後大量分泌導致機體血糖降低,而果糖沒來得及轉化成葡萄糖,不能及時補充血糖,雙重作用下便會產生低血糖癥狀。


上車前開空調

一些車友習慣上車前開好空調,等車內溫度降下來了,便直接開車上路。其實,這時車內的甲醛等有毒物質得不到揮發,全部會被吸入人體。因此,車友們進入車內,應該先打開車窗通風,等有毒物質釋放出去後再開空調。還可以在車內放一些活性炭包,對有毒物質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不渴不喝水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七成人都是發覺渴了才喝水。其實當人感到口渴的時候,身體至少已經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為了解渴,而是讓其參與新陳代謝,被人體吸收;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慾望就會越低,人就會變得越來越「乾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時補水。外出時手裡帶上一瓶水,隨時喝一口,辦公室或家裡多放上幾個水杯,見縫插針,有機會就喝。


晚餐吃太飽

與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因為晚間無其他活動,進食時間較晚或晚餐吃得過多,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誘發動脈硬化;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會造成胰島素β細胞提前衰竭,埋下糖尿病的禍根。此外,中醫認為「胃不和則卧不安」,晚餐過飽可使胃鼓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後的緊張工作會傳送信息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並擴散到大腦皮層其他部位,誘發失眠。

(文/楊璞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 編輯:王博)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這些可以滋補養陰的食物,你知道嗎?
老病友淡定過春節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