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冷麵菩薩范鄒聲泉:一位踐行「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的大家

冷麵菩薩范鄒聲泉:一位踐行「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的大家

有「中國現代外科學之父」之稱的同濟醫科大學名譽校長裘法祖教授曾寫過一幅字:「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那一年,裘教授90歲,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和湖北省醫學會決定共同舉辦「中國臨床普外科前沿與爭論高峰論壇」,並以此向裘先生祝壽。作為會議的主要組織者之一,鄒聲泉教授懇請裘先生為論壇題寫會標並題詞。裘先生欣然同意,並在論壇上以《做人、做事、做學問》為題作了演講。

但是,直到2018年紀念裘先生逝世10周年時,鄒教授才把這幅墨寶公之於眾。這時,人們才發現,裘先生在落款時題寫了一段話:「與鄒聲泉教授共勉之」。

冷麵菩薩范鄒聲泉:一位踐行「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的大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為中科院士裘法祖教授題詞

鄒教授坦言,請裘先生題詞,是為了傳播發揚裘先生「做人、做事、做學問」的人生哲學思想,之所以遲遲未公之於眾,是因為不想假恩師之名,顯自己之能。顯然,鄒聲泉教授此舉,倒是恰如其分地遵從了師訓:「做人要知足」。但不久前,鄒聲泉教授卻做了一件與他性格看起來不太相符的事情,應同濟醫學院海外校友總會之邀,他自掏腰包設立了「同濟醫學院海外校友總會-鄒聲泉青年傑出臨床科研獎」(以下簡稱「鄒聲泉獎」)。

鄒聲泉教授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外科專家, 國家二級教授,博導。現任海峽兩岸外科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外科雜誌副主編,臨床外科雜誌主編,擔任國內外20多種核心期刊雜誌副主編、常委,是吳孟超醫學獎的獲得者。

冷麵菩薩范鄒聲泉:一位踐行「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的大家

圖為鄒聲泉教授與吳階平教授(中)、裘法祖教授(左)

留影

作為膽胰外科領域享受國務際津貼的知名專家,鄒教授曾主持2項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基金,1項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和多項省、市級科研基金。率先論證了人膽管癌細胞染色體與基因調控的關係,擁有7項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在SCI等知名期刊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他主編的《膽道病治療學》、《膽道病學》、《腹部?科手術學》成為外科醫生的專業參考書,《外科學-前沿與爭論》、《實用腔鏡外科學》、《中華普通外科腫瘤學叢書》和《實用膽道腫瘤病學》等重要著作則成為研究生教材,可謂著作等身,培養了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70餘名。

顯然,擁有如此顯赫的學術成就與學術地位,鄒聲泉教授以自己的名字設立科研獎項正可謂實至名歸。正如同濟醫學院海外校友總會主席向惠雲教授所言,之所以選擇與鄒教授合作,也正是因為看中了鄒教授高尚的醫德和高明的醫術。但實際上,向惠雲主席最初向鄒教授發出邀請時,鄒教授卻一口回絕了:「我不夠格!」為此,向惠雲主席等人做了兩年多的工作,最終才讓鄒教授應承下來。

「鄒聲泉獎」旨在獎掖活躍在國內外臨床醫學領域的同濟醫學院青年傑出校友,每年由專家評審委會員會遴選出兩名獲獎者,其中一名來自外科臨床研究領域。

應該說,一向為人低調的鄒教授是抱著感恩的心態同意設立這個獎項的。

「沒有黨和國家的培養,就沒有今天的我」,日前,在接受採訪時,年過七旬的鄒教授由衷地感慨。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父親是武漢第二醫院的洗衣工,母親是文盲。靠國家的助學金才完成了學業,走上了醫學之路。「現在雖然條件好多了,但仍有很多青年人缺資金、缺資源、缺平台,我有能力資助一些優秀學子,是心甘情願地幫他們,也是用這種方式感謝黨和國家。」

「沒有裘先生,就沒有今天的我。」鄒聲泉是幸運的,在協和醫院齊文泰、熊叔陶教授門下完成了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又考上了裘法祖教授的博士生。「裘先生不僅讓我學到了醫術,還深深影響了我的人生觀。」

如今,年過七旬的鄒聲泉教授依然工作在臨床一線,因為,「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已成為他無法更改的生活方式。

冷麵菩薩范鄒聲泉:一位踐行「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的大家

圖為鄒聲泉教授近影

專家簡介

冷麵菩薩范鄒聲泉:一位踐行「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的大家

鄒聲泉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外科專家, 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1969年畢業於武漢醫學院六年制醫療系,1981年獲同濟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同濟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現任海峽兩岸外科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外科雜誌副主編; 臨床外科雜誌主編; 擔任國內外20多種核心期刊雜誌副主編、常委。中華醫學會全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委員,全國醫學繼續教育委員會外科學組首席專家組長。

鄒聲泉教授是膽胰外科領域專家,長期從事膽道胰腺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主持了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基金2項,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項和多項省、市級科研基金。對膽道腫瘤生物學特性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率先論證了人膽管癌細胞染色體與基因調控的關係,該科研成果榮獲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同時,在衛生部和省市等4個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在國內首次闡述了肝膽管結石形成與膽道Oddi括約肌流體動力學的密切關係,並獲多項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國家技術發明專利並獲授權共7項,在SCI等知名期刊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主編《膽道病治療學》、主編《膽道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腹部?科手術學》等外科醫生專業參考書。教育部推薦的全國高等醫藥院校研究生規劃教材《外科學-前沿與爭論》、《實用腔鏡外科學》、《中華普通外科腫瘤學叢書》和《實用膽道腫瘤病學》等重要著作,副主編全國成人高等醫學教育大專教材《外科學》,參編《現代腹部外科學》、《疑難腹部外科學》、《現代肝膽腫瘤外科》等30餘本專業參考書。多年來致力於醫學教育事業,已為我國外科領域培養了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70餘名。

資料提供:向惠雲 編輯:徐國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精誠 的精彩文章: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心梗裝了支架導致終身吃藥?心臟支架國外淘汰很久了?醫生告訴您真相

TAG:大醫精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