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西藏孩子們享受到優質教育

西藏孩子們享受到優質教育

西藏孩子們享受到優質教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4歲的旦增扎西是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初一的學生。攝影:劉娜

西藏孩子們享受到優質教育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初一女生頓珠曲珍露出淳樸的笑容。攝影:劉娜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娜):3月28日,幾千名師生代表參加了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舉辦的慶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會。孩子們穿著整齊劃一的校服,揮舞著鮮艷的五星紅旗,精神抖擻,朝氣蓬勃。在西藏人民經歷民主改革的60年間,西藏的教育事業實現了大發展,如今,全區各地的孩子們都可以享受到優質教育。

旦增扎西今年14歲,他是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初一的學生。這所中學是2014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投資建設的,共有教學班級63個,在校學生2890人,教職工316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高,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愛的活動,著力打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為學生們營造了積極健康的成長氛圍。問到扎西上學的感受,他說:「我初一,什麼都喜歡。喜歡踢足球。(體育課)除了周四都有,每天下午。飯也特別好,肉也特別多。」

另一名初一女生頓珠曲珍有著非常淳樸的笑容,她最喜歡英語課。她家住在墨竹工卡縣,由於離市裡較遠,曲珍選擇了住校。她說:「我們7、8個人住一個宿舍,條件很好。今年我希望爸爸媽媽可以來拉薩一趟。」

為了給西藏的孩子們提供最好的教育,各級政府都大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的學校都實行義務教育「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和15年免費教育政策。到2018年,西藏已建成小學809所、各級中學133所、高等教育院校7所,各級各類學校畢業人數從1959年的1.8萬人增加到17.8萬多人。

來自波密縣的老先生東傑已經64歲了,他以前在中學當藏文老師。他親身經歷了西藏教育事業的變遷。東傑說:「以前的入學率不是很高的,農村裡好多學生都是輟學。後來普及9年義務制教育以後,入學率比較高,升學率也是相當高的,教學質量硬體這方面,國家對硬體投資相當好。(從小學到中學)都有藏文課,比較重視的。」

在昌都市實驗小學,四年級一班的58名學生在跟索朗央宗老師上藏語課。孩子們充滿激情的讀書聲如歌聲般動聽。

班主任索朗央宗利用電子白板向學生們展示大昭寺和小昭寺的歷史。說到教學環境的改善,索朗央宗老師說:「電子白板我來的時候(2014年)就有。我上學的時候都是用黑板,現在都是用白板,很先進的。我上小學時這些都沒有,那個板凳呀,那些都是爛的,現在你看桌椅板凳都是全新的。教室也是那麼乾淨,跟我們以前真是沒法兒比了。」

昌都市實驗小學建於1951年,是中國共產黨在西藏創辦的第一所現代學校,是西藏現代教育的起點。如今,昌都市實驗小學新建了教學樓,操場也裝修一新,教室里還配備了許多先進的電子設備,孩子們可以在新媒體教室里使用電腦,上他們喜歡的信息課。這所小學是西藏教育發展的縮影。國家對西藏自治區的教育高度重視,在27個省市辦有西藏班校,累計為西藏培養輸送中專以上人才5.6萬餘人。而通過「組團式」教育援藏,許多內地的教育人才也投身於西藏的教育事業中。昌都市實驗小學校長吳曉龍1996年進藏工作,一干就是23年。吳曉龍說:「既然我選擇了支援邊疆地區的教育事業,那來了之後我們就毫無怨言地把本職工作做好。這幾年我們教育發展很快的。家長送小孩上學的積極性也是越來越高。」

如今,吳曉龍校長在昌都市實驗小學的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他希望西藏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孩子是西藏的未來。在西藏經歷了民主改革60年的艱苦奮鬥史中,一代代的西藏人和援藏教師們一直在努力推進教育發展。2018年,自治區學前、小學、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77.9%、99.5%、99.5%、82.3%和39.2%,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0.52%,勞動力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達到8.6年。高校畢業生獲得了更多就業機會。無數孩子通過接受教育、穩定就業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

看到西藏各地的孩子們享受著優質的教育,求知若渴地學習知識,傳承著西藏各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化,我們就看到了西藏更加美好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