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為何只過三年,就守不住大西南?

蔣介石為何只過三年,就守不住大西南?

眾所周知,1938年武漢保衛戰失敗後,蔣介石率領全國黨政軍機關,轉移到大西南,以重慶為陪都,由此堅持整整八年,最後熬到了抗戰勝利。

可是,1949年蔣介石在人民戰爭中又戰敗。南京、武漢先後解放後,他再次前去山城——重慶,準備以那裡為新首都,謀圖反攻,至少達成西南割據。然而,只隔區區三年,這一次他卻沒守住重慶,並且丟失了大西南。

蔣介石為何只過三年,就守不住大西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為什麼?

其實是蔣介石完全誤判了解放大軍進攻的主要方向。

蔣介石要保住重慶和大西南,最關鍵的是要擋住解放大軍入川。

中共劍指大西南,解放重慶、成都是大勢所趨。可解放軍將從哪個方向發起進軍?是蔣介石必須首先要研判,且是他部署防禦兵力的前提。

按照中共大軍此時的態勢,入川有兩個方向,一個從東沿長江西進川東;一個是從北面的陝西、甘肅南下進入川東。而從歷史上看,歷代兵家入川,多是由北而來,即從陝西、甘肅等北部南下。

因為,從東溯長江而上,地形險阻,大軍難以進擊。

蔣介石為何只過三年,就守不住大西南?

1949年10月,蔣介石召集各路將領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開會。

在會上,有人提出解放軍主力最可能的進軍方向,是沿川陝公路南下四川。理由是這裡有川陝公路,交通方便,易於解放軍推進。

這個判斷,與蔣介石完全不謀而合。

在蔣介石的考慮中,川北方向是解放軍的入川捷徑,且背靠陝北老區,另外有隴海鐵路,交通暢通,補給方便,所以他認定解放軍主力從北面入川的可能性最大。於是,他決定國民黨軍主力以四川為核心,以陝南、甘南方向為重點設防。

為此,他宣布:以主力胡宗南集團的第1兵團、18兵團等部5個軍,倚秦嶺主脈沿成縣、徽縣、留壩、佛坪、鎮安一線構成主要防線,以第7兵團6個軍沿白龍江、米倉山、大巴山一線構成第二道防線,全力阻止彭德懷一野大軍由陝南、甘南入川。此外,他又以宋希濂集團第20兵團、14兵團等部6個軍及地方部隊防守湘西、鄂西之巴東、鶴峰至乾城一線,並於位於巫山、巫溪到萬縣地區的第16兵團3個軍相配合,構成川湘鄂邊防線,重點放在北面。

蔣介石為何只過三年,就守不住大西南?

誰知,解放軍偏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選擇了三路進軍:一路是沿長江而上,以劉鄧大軍二野為主力;一路為南路,由劃歸四野的陳賡第4兵團為主力;一路為北路,以賀龍指揮的一野第18兵團為主力。其中,蔣介石認為最不可能的東線,則是解放軍入川的主力攻擊方向。

10月22日,在東線,解放軍以四野和二野的主力,兵分左、右兩路開始向西進軍,目標就是合殲蔣介石布防在東線的宋希濂集團。結果,左路集團當即突破鄂西防線,隨即發起全線追擊。與此同時,右路集團也攻佔宣恩,在咸豐全殲敵7個師,追擊到烏江。

這一著讓蔣介石猝不及防。

蔣介石為何只過三年,就守不住大西南?

蔣介石慌神了,馬上下令防守北面的胡宗南緊急調兩個軍到重慶,以抵禦從東而來的二野主力。胡宗南一調兵到重慶,北面的賀龍也揮師南下。於是,解放大軍從東、北兩面對重慶乃至川東地區發起進攻。二野王近山12軍跑在最前,三個師拿下璧山,直指重慶。國民黨重慶守軍一聽璧山已失,嚇得立即沿著嘉陵江往成都而逃。

解放軍進入重慶時,已是一座空城,於是大軍繼續追擊,很快又拿下了成都。

就這樣,蔣介石再次定都重慶、據守大西南的美夢,完全破滅了。戰後,那些當俘虜的將軍們聚集在一起,一回想當初蔣介石的防守安排,一個個不禁愕然:

「解放軍主力的入川進攻線路,與蔣介石事先的判斷完全相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揭秘:解放軍唯一單獨指揮過百萬大軍作戰的元帥是誰?
貌不驚人,他卻被稱為老虎!三戰張靈甫,斬得樓蘭後,再無真對手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