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史上最強兵馬俑全彩解密!

史上最強兵馬俑全彩解密!

攝影 :O. LOUIS MAZZATENTA

45年前的今天,

1974年3月29日,

陝西臨潼農民發現秦始皇兵馬俑。

其實剛剛出圖的兵馬俑才不是「灰頭土臉」的,

那麼這些陶俑

當年到底有多鮮艷呢?

你需要這份

兵馬俑最強全彩解析。

1987年,

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攝影 :O. LOUIS MAZZATENTA

秦俑發掘現場——中間一大堆陶俑殘片仍然保持著出土時的原貌。遠景中的建築師正為遺址區域及發掘出的文物繪製三維圖。

秦始皇下令建造了佔地90平方公里的陵墓,當初,裡面的陶俑大軍並非色彩暗啞,相反,剛出土的兵馬俑是很「妖艷」的。但早期發掘過程保護技術不足,鮮艷的陶俑出土後隨即褪色。一項研究表明,顏料之下的漆層暴露在空氣中僅15秒就會捲曲,4分鐘內便會剝落。

終於,好運氣加上進步的保護技術,為我們揭示出兵馬俑的真實色彩。在西安最著名的俑坑一號坑進行為期三年的挖掘後,一百多名士兵重見天日。其中一部分陶俑帶有非常明顯的彩繪痕迹,比如黑色頭髮、粉色臉龐,還有黑色或褐色眼睛。

攝影 :O. LOUIS MAZZATENTA

而佣坑底部發現的陶俑保存最為完好,因為這一區域由洪水形成的泥層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相當於給陶俑的「皮膚」進行了一場為期2000年的「永久保濕」。

(下圖可上下、左右滑動,以完整查看)

如此之多的色彩與藝術紋樣都存在於土層中,這簡直可嘆!古老顏料更容易附著在泥土而不是生漆層上,中方修復專家目前正致力於保護土層本身——土層本身也是文物。讓陶俑重煥鮮艷的關鍵,其實就在泥土裡。

(下圖可上下、左右滑動,以完整查看)

(其中白色部分所用的骨灰,推測為動物骨灰)

標準的「姨媽色」烈焰紅唇、濃郁的腮紅,搭配油黑鋥亮的兩撇小鬍子——這標新立異的形制、這姍姍來遲的兩千年前的配色,是否悄然之間已然引領了無數輪時尚風潮了呢?

(本文內容來源: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華夏地理》2012年6月刊)

點擊文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面對世界最動人心魄的11座雪山,我卻沒那麼「怕冷」了!
這本130年才出一次的日曆,值得你收藏!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