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當心,吃藥吃出了「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

當心,吃藥吃出了「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鍾德勝



前不久,黃奶奶使用「利血平+多賽平+氟桂利嗪+舒必利+喹硫平」抗精神病治療,約1周後家人發現其懶動,四肢活動不靈活,行走緩慢,碎步步態,流口水,說話聲音變小,吐詞變慢,雙手震顫的癥狀,後因癥狀加重到我院就醫。入院後給予多巴絲肼片治療,但患者癥狀未見明顯好轉。結合患者既往用藥史和對多巴絲肼片的反應情況,考慮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Drug-induced parkinsonism,DIP)可能性大,遂停用上述藥物,患者癥狀逐漸好轉,後順利出院。

哎呀,

大件事了,

吃藥是為了治病,

為啥黃奶奶吃藥後出現了這麼多不適呢?

怎麼辦?

怎麼辦?

趕緊跟著我們的藥師往下看吧。

當心,吃藥吃出了「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


一、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是啥東西?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動作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為主要特徵。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是常見的醫源性疾病之一,屬於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的一種,是與服藥有關出現的震顫、肌張力增強和運動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據一項調查研究發現,64歲或以上老年人群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患病率為3.3%,占所有帕金森病病例的37%。


二、帕金森病和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區別

當心,吃藥吃出了「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

三、不同藥物導致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風險

當心,吃藥吃出了「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


四、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治療及預防

藥物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與劑量大小有關,個別病人則可能對此類藥物有易感性。對於這類患者,如懷疑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應立即停葯。

  • 絕大部分病人在停止服用藥物後,癥狀逐漸消失,無法終止藥物的患者,則應減量。
  • 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通常同時給予抗膽鹼能藥物,如阿托品、苯海索等,可使藥物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減輕或不發生。但有時候不一定有效,則需要減少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劑量,或停葯及改用其它藥物。
  • 使用鈣通道阻滯劑氟桂利嗪或桂利嗪等葯時,療程不宜過長,劑量宜小,且間歇用藥更為合理,用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癥狀應儘早停用。
  • 由胃腸動力葯及鈣通道阻滯劑而引起的運動或姿勢性震顫,必要時可選用苯海索緩解震顫,但老年人使用容易引起尿瀦留。
  • 左旋多巴對葯源性帕金森的效果不明顯,因此不宜作為預防性用藥。

五、小結

為了避免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發生,臨床用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嚴格把握藥物的適應症,避免無指徵用葯;

(二)避免超療程使用藥物;

(三)避免選擇風險較高的藥物,如用於止吐時避免選擇甲氧氯普胺,而應該選擇多潘立酮,因為該葯不能透過血腦屏障,因此不會導致葯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此外,典型的抗精神病葯應優於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特別是當需要更高劑量時。

(四)老年人有帕金森病、痴呆或震顫家族史的人以及接受多種藥物治療的患者用藥期間應做好監測。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李楚雲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葯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SM葯盾公益 的精彩文章:

他克莫司 vs 環孢素A:王不見王的兄弟倆
知否,知否,「抗凝」與「抗板」到底一樣否?

TAG:PSM葯盾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