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生,不積累這兩樣東西,好福氣不請自來

人生,不積累這兩樣東西,好福氣不請自來

《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即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那麼,君子為什麼會胸懷坦蕩呢?就是因為他們做事情問心無愧,經得起鬼神的拷問,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而小人雖然貪得了一時的便宜,卻虧待良心,惶惶不可終日,內心實則充滿著憂愁。所以做人,就要做個坦坦蕩蕩的君子,讓自己身心愉悅。

《左傳》云:「禍福無門,惟人所召」,即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是人造成的。我們造的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所以我們要少造孽緣,多結善緣。

《五種遺規》之《養正遺規》中說:」一不積財。二不積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這句話說明了人生福禍的關鍵,即:不積財,不積怨,福多;積財,積怨,禍多!所以,人生,不積累這兩樣東西——財、怨,好福氣會不請自來!真正有福氣的人,都是這樣——不積財、不積怨!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下面來具體看一看!

第一,不要積累錢財,

常言道:「舍財免災」,就是告誡大家:錢財積累多了,容易招致禍患;如是懂得捨得放棄一部分錢財,就可以免去災禍,換來一片安樂。

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范蠡,曾輔佐越王勾踐復國,功成名就後,他懂得急流勇退,棄官從商,並成為一代巨賈,富甲天下。他三次經商成為大富翁,又三次散盡家財,所以德高望重,深得老百姓的愛戴。

范蠡又是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又是被後代許多生意人尊為財神爺來供奉,所以他生前和死後的名聲都極高,福報也多多。世人稱讚范蠡一生是:「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西晉的首富石崇,靠著劫掠往來富商而致富,一時間富可敵國,但他貪圖個人享受,又愛炫耀,自然得罪了不少人。更可怕的是:他積累了大量財富,卻不懂得散些錢財於眾人。後來,他被人誣陷為亂黨,遭夷三族,臨死前石崇突然覺悟說道:「這些奴才是想圖我的家產啊!」押他的人答道:「知道是家財害了你,為何不早點把它散發掉!」

對比范蠡和石崇兩位富商迥然不同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一個懂得散財,德高望重,福報多多;一個不懂得散財,遭受大禍患,不得善終。

歷史上許多名人也懂得不要積累錢財的道理,所以不為子孫後代留過多財產:

林則徐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曾國藩說:「蓋兒子若賢,則不靠宦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果將多造一,後來淫作惡,必且大玷家聲。故立定此志,決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留銀錢與後人。」

醇王府家訓:「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兒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兒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自家不肯罷。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兒孫禍也小,些許財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所以說,錢財本是人生禍患的根本,積累得越多,禍患也越多。

第二,不要積累仇怨,

常言道:「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人,若為了一時逞強,與人接下了仇怨,則是接下了一輩子的心結,對於自身很不利,因為小人難防,時刻要準備防著自己的仇人。

其次,與人結仇怨,也很利於良好人際關係發展,人生之路會越走越窄。與人發生爭執的結果實則是雙輸局面:你爭贏了,傷害他人,自己多了一個仇人;你爭輸了,丟了面子,又心生嫉恨。

古人一直告誡我們要不爭,比如孔子談到「君子三戒」之一便是:「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曾國藩也說:「毋與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鬥巧」,張之洞也說:「平生有三不爭:不與俗人爭利,不與文人爭名,不與無謂人爭閑氣。」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一個人越是不與人爭鬥,不積累仇怨,福氣反而越多!

綜上所述,真正有福氣的人,不積財、不積怨!人生,不積財、不積怨,好福氣不請自來!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2019】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今日話題:

您是怎麼看待人生福禍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發表您的看法!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磨君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做好這「三穩」,終可成為人生贏家!
一個人,越成熟,越看淡這三樣「身外之物」!

TAG:琢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