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80後說到香港總是充滿了嚮往,倒不是說很渴望去香港,而是我們的好多年華都是帶著香港標籤的作品陪我們度過的。當年的武俠小說看金庸,武俠電影看徐克,而這兩者的元素中又都少不得黃霑的音樂。所以香港的文化江湖就是以上的這三位譜寫的。說到徐克的電影,總是俠氣十足,而且他的很多作品也改編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並且配上了黃霑的音樂。就是那部《笑傲江湖》——導演是胡金銓。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徐克的電影有誤解,別人說誰的電影,基本就是這個人導演的或者主演的電影。但是我們說徐克的電影,更多的是他監製的或者擔任製片人的電影。而為什麼這些作品會被打上徐克的烙印呢?關鍵的原因在於雖然徐克名義上只是擔任這些電影的監製或者製片人,但是徐克卻深度參與了這些電影的導演工作。比如《新龍門客棧》很長一段時間小編都認為是徐克導演,但是認真的看會發現導演的署名卻是李惠民。不過後來的報道證實,外景是李惠民在大陸拍攝完成的,而影片的內景則是徐克在香港完成的。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徐克最牛的地方並不是導演武俠電影,他最牛的地方在於他敢於將當下先進的電影製作技術應用到華語電影中來,這裡面的代表作就是《蜀山傳》。雖然這部作品的劇情很爛,但是即便是在10多年後的今天來看,它的很多特效都還很優秀。而徐克之所以能夠拍出很牛的武俠電影,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個好老師,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胡金銓。胡金銓是邵氏導演的代表人物,是華語武俠電影的開創者。他在邵氏導演的《大醉俠》開創了邵氏後來10多年的輝煌,他後來到台灣導演的《俠女》也成為了第一部引起國際電影節關注的華語電影。說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徐克為什麼能夠拍出如此經典的武俠電影了,如《新龍門客棧》其實就是對胡金銓的《龍門客棧》的翻拍。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但是徐克的武俠電影相較於胡金銓的作品還是有很多變化的,這裡主要體現在打鬥場面的設計上。胡金銓的作品講求動作的優美和洒脫,這個方面徐克只是繼承了胡金銓的寫意風格,但是在打鬥的處理上,徐克的動作效果顯然要更快,更追求力量感。這種動作設計的好處是更具有視覺的衝擊力和觀賞性,而不足之處則是意境沒有胡金銓的風格那麼深遠。但是配上黃霑豪氣衝天的音樂,加上李連杰飄逸的武打動作,徐克的武俠電影顯然比後者更有流傳度。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說到金庸的武俠,其實金庸的武俠很多的作品並不適合改編成電影,因為他的故事邏輯比較強,而且經典作品都是長篇。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說徐克比較熱衷的那部《笑傲江湖》。由這個IP衍生出了好幾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這其中除了胡金銓導演的《笑傲江湖》,後面還有《東方不敗系列》。特別是《東方不敗》系列特別適合當時的香港電影市場,這部電影作品的劇情對原著最大的改編在於讓令狐沖和東方不敗戀愛。這是不是有點像《大話西遊》中的孫悟空愛上了紫霞仙子,那個時期的香港就是這樣的,他們即傳承傳統文化,但是又對傳統的條條框框不屑一顧。可能和那段時期他們受歐洲無厘頭文化的影響有關。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而說到金庸的武俠里的江湖,其實就是一出儒俠的江湖。金庸江湖裡的大俠雖然脫離了朝堂的控制,但是絲毫的不缺乏為國為民的大義。這些大俠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還是郭靖,射鵰大俠郭靖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他最後捨身襄陽,用生命踐行了一個俠客的最崇高的理想。金庸的武俠小說里向來不缺乏對民族,對國家,對人民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讓金庸通過主角們傳奇的經歷,鑲嵌在了他的武俠小說中。

去年金庸的去世結束了一個輝煌的武俠時代,從此金大俠對於整個華人世界只留在了記憶中。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這三個人當中,黃霑是最少被提及的,但是他作為和金庸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卻表現的更具備大俠的氣質。他為電影配的音樂大氣蓬勃,如《黃飛鴻》系列電影中的《男兒當自強》,《笑傲江湖》的插曲《滄海一聲笑》。這些音樂不僅僅讓電影精彩,更是將整個江湖的氣質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樣作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黃霑也充滿了娛樂精神,他蘸取傳統文化,並將其改造打扮成被現代人所接受的樣子,並不失傳統文化的魅力。

徐克的電影,金庸的武俠,黃霑的音樂,匯成香港的江湖

因為香港獨特的社會形勢,香港的任何一個角落裡都充斥著商業的氣息,而這三位的作品也都不能免俗。他們作品的誕生之初都是有其商業目的的,但是可貴的地方在於,他們作為傳統文人,並沒有妥協到毫無保留的將作品變成商品,而是適度的,有保留的對這些作品進行改造。使其即具備了商品的盈利能力,又具備了藝術的深度,並且在這些基礎上保持了文人的那種傲骨。而這種傲骨正是古人對豪俠的定義基礎,古人認為的江湖,認為的俠客並不是刀槍劍影,並不是武功蓋世。而是文人骨子裡的傲氣和因為傲氣而不被世人認可的孤獨感。

而帶著這份孤獨感創作出的作品中就有了江湖,所以江湖並不在江湖,江湖真正存在的地方是那些失落文人的內心。這種心境恰恰就是這三個才子,生存在香港這個物流橫欲的社會中的境遇。而他們面臨著這種境遇,帶著心中的感覺,創作出了一部部充滿了江湖氣的作品。所以我們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到的是被世俗社會裹挾著的衝天才情,這也就成了香港的江湖!最好的江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