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匈奴,是第一個統一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大約崛起於戰國晚期,強盛於秦國統一天下前後。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寫道,「冠帶戰國七,而三國(秦、趙、燕)邊於匈奴。」

當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匈奴已經非常強大,以至於他不得不派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秦末天下大亂,匈奴趁機繼續做大,冒頓單于在寫給漢文帝的信中,曾經提及自己統一北方草原的功績,稱「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控弦之士三十萬的匈奴

不過,強大的匈奴人並沒有自己的文字,今天我們只能從《史記》、《漢書》等著作中,推測他們的來源、種族和生活習慣等。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歷史上的匈奴人


一、匈奴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對匈奴統一草原之前的北方民族了解並不是很清楚,他稱匈奴為「夏後之苗裔」,又把歷史上出現的山戎、林胡、東胡、赤狄、白狄等說成是匈奴人或者匈奴祖先,這樣的說法顯然並不準確。

不過,由於有第一手資料,司馬遷對於漢代的匈奴記載相當詳細,《匈奴列傳》中提到匈奴的習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攻戰以侵伐。」漢文帝時候的名臣晁錯也說過,匈奴經常流動到漢朝邊境狩獵,一旦發現有機可趁,就立刻把狩獵變成侵略。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匈奴的崛起

所以,就像後來的突厥、柔然、契丹、蒙古那樣,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人,基本上也是游牧民,他們放牧牛羊馬,並在尋找水源和牧場的過程中不斷遷徙。他們信仰天(騰格里)和某些神山的薩滿教。「五月,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此外,在很多習俗上,匈奴都和著名的斯基泰人類似,比如都戴尖頂的薩珈帽,裹齊踝部的褲子。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漢朝時期的匈奴人形象

在首領的葬禮上,劃破臉表示悲傷,以及割開其妻子和隨從的喉嚨殉葬的習慣(殉葬人數往往成百上千)。對待敵人,有把頭蓋骨拿來加工做成酒杯的習慣(老上單于用大月氏國王的頭顱做飲器)。在戰術上,也有利用機動性誘敵深入拖垮敵人的傳統等等。


二、匈奴的強盛:秦—西漢時期

匈奴在最強盛的時候,西破東胡、南並樓煩、西擊月氏,疆域南到山西北部、陝西北部,東到大興安嶺,北到貝加爾湖,西到河西走廊,勢力最遠擴張西域以及中亞的鹹海、黑海之地。

公元前201年,入侵的匈奴大軍一度包圍山西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32萬大軍前往作戰,結果反而被四十萬匈奴騎兵包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依靠陳平之計賄賂冒頓單于之妻閼氏,才得以解圍。

此後,劉邦被迫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並且每年送給匈奴大批絲綢、糧食、酒等財物。雙方結為兄弟,以長城為界。儘管匈奴一再違背和約屢次入侵,但在漢武帝繼位之前,西漢王朝一直處於被動的守勢。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匈奴疆域

匈奴統治的核心即王庭所在位於鄂爾渾河地區,即後來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附近。他們屢次深入漢朝統治區域,當漢武帝繼位的時候,漢朝邊境幾乎無處不受到匈奴騎兵的威脅。


三、匈奴的由強轉弱:漢武帝時期

西漢經過「文景之治」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後,具備了反擊匈奴的物質基礎。同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天才將帥主動發起對匈奴的進攻,前後大規模出擊十四次。其中衛青七次出擊匈奴斬捕五萬餘人,霍去病六次出擊斬捕匈奴十一萬餘人。

此外,還發生了匈奴渾邪王率二十萬部眾降漢事件。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西漢與匈奴戰爭

對於人口遠少於漢朝的匈奴來說,這些損失都是無法彌補的。

經歷這些打擊後,漢朝順利收復了焉支山祁連山一帶,「徙關東貧民處所奪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實之」,並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這就是今天的河西走廊所在。

四郡的設立,一方面奪取了匈奴「草木茂盛多禽獸」的富饒牧場,另一方面又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匈奴人自己也在民歌中哀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此外,漢武帝還通過交通西域、征伐大宛「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在西域樹立漢朝威信,從而逐步實現「斷其右臂」的目的。

經過漢武帝數十年的持續打擊後,儘管漢朝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損失,但匈奴也被迫遠遁「地平,少草,多沙」的漠北,此後,匈奴儘管仍然可以數次擊敗漢軍,並迫使趙破奴、李廣利、李陵等人投降,但匈奴的衰敗已經無可挽回。


四、天災人禍打擊下的匈奴:漢宣帝時期

漢武帝去世以後,漢朝和匈奴的爭奪焦點主要在西域。在漢宣帝的統治下,漢朝在西域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此外,從公元前105年——公元前68年的短短二十多年中,匈奴連續多次遭遇暴雪襲擊,牲畜損失極多,由此帶來的饑荒又導致大量人口損失,所謂「人民死者什三、牲畜死者什五」,進一步削弱了實力。

從公元前60年-公元前56年,匈奴出現了五單于爭立的大動亂,前後出了五個單于:呼韓邪單于﹑屠耆單于﹑呼揭單于﹑車犁單于﹑烏藉單于。

經過一系列狂暴的內戰後,呼韓邪單于擊敗其他對手,重新都於單于庭。但沒過多久,又出現了另外兩個單于,分別是屠耆單于的弟弟休旬王,自立為閏振單于,以及呼韓邪單于的哥哥呼屠吾斯,自立為郅支單于。

兩年後,呼韓邪單于被郅支單于擊敗,跑到大漠以南投降西漢,郅支單于儘管得到了匈奴王庭,但無法打敗有漢朝支持的弟弟,只好逐漸向西遷徙最後到達西域的康居(楚河和怛羅斯河)。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南北匈奴

十八年後,即漢元帝建昭三年,他被西漢的校尉陳湯誅殺,隨他遷徙的西匈奴部眾也與當地人同化,並繼續遷徙,直到幾百年後出了讓歐洲人聞風喪膽的匈奴王阿提拉。

郅支單于西遷後,呼韓邪單于又回到漠北,為了表示忠心,他向漢宣帝提出三件事:一是願意為漢朝守衛邊塞,二是來長安朝拜天子,三是請求和親。

第一件事被西漢拒絕,第三件事則被接納,這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

第二件事也被採納,不過出現了一個詭異的事情,就是從呼韓邪單于朝見漢宣帝以後,連續兩位大漢天子都在接見匈奴單于後駕崩。

挺詭異,呃。


五、兩漢期間的匈奴短暫復興

投降西漢後的匈奴不用擔心來自漢朝的軍事打擊,實力逐漸恢復。王莽篡漢以後,天下大亂,使得匈奴出現了短暫的復興。

以至於單于自比歷史上的冒頓單于,認為歷史再次重演,又回到了秦末漢初時的實力對比狀態。

不過,隨著東漢王朝的建立,匈奴再次面對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對手。

公元46年左右,匈奴再次遭遇嚴重天災,「連年旱蝗,赤地數千里,草木盡枯,人畜飢疫,死耗大半」。公元48年,匈奴八部大人共立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為單于,與蒲奴單于分庭抗禮,匈奴分裂為兩部。

南下的匈奴被安置在內蒙及河套地區,稱為南匈奴,至於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這是匈奴第二次分裂,此後匈奴再也未能恢復統一。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兩漢持續經營西域

傳奇人物班超經營西域三十一年,用「以夷制夷」的辦法,前後「取三十六國」,迫使匈奴遠離財富豐富的西域。

此外,公元89年,即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率大軍出擊北匈奴,俘殺一萬三千餘人,並降服二十餘萬人。此後兩年,又連續多次出擊,最後迫使其遠遁。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竇固討伐北匈奴

又過了幾十年,漢朝徹底將逃往西域的北匈奴徹底擊敗,迫使其繼續西遷。

六、東漢時期的夾著尾巴做人——五胡亂華的首惡

南匈奴被安置在并州、涼州(即甘肅、山西),逐步與當地漢人同居,並適應了定居生活。在此期間,儘管也有蠢蠢欲動的叛亂念頭,但在東漢中央的強力管控下,還是比較老實。

東漢末年黃巾造反,天下大亂,南匈奴再次暴露本來面目,與白波賊等寇掠河東與河內等地,著名的才女蔡文姬就是在這期間被其擄掠走。

曹操平定北方後,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五部匈奴

西晉末年,爆發了八王之亂,中原大地殺得血流成河,匈奴人再次看到了機會。公元304年,匈奴左賢王劉淵,在山西離石稱大單于,定國號為漢。

此後相繼攻破洛陽長安,俘虜並殺害西晉最後兩位皇帝,即晉懷帝、晉愍帝。

以公元316年,長安失守為標誌,重新崛起的匈奴人踩著西晉的屍體走到了歷史的巔峰:東到大海,西到涼州,北到長城,南到淮河,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

匈奴的崛起,也開啟了長達100多年,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最為動亂的「五胡亂華」時期。


七、匈奴消失於歷史長河

公元318年,匈奴的第二個皇帝劉聰死後,國丈靳准發動政變,並將所有劉姓匈奴人,盡數誅殺。

公元328年,後趙皇帝石勒擊敗並殺死前趙皇帝劉曜,活捉前趙太子劉熙、南陽王劉胤等匈奴貴族百官三千多人。

石勒將俘獲的匈奴貴族全部誅殺,又在洛陽坑殺俘獲的五千多匈奴人。

經歷兩次大規模屠殺後,南匈奴的劉姓貴族基本被掃除殆盡。

至於留在漠北的匈奴,則有「十多萬部落」被新崛起的鮮卑所吞併,融入到鮮卑族。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十六國形勢

此外,還有自立為天王、大單于,定都統萬城的赫連勃勃,不過他來自鐵弗部,被認為是「胡父鮮卑母」的混血兒。

至於立國河西的北涼,是由匈奴支系盧水胡族的首領沮渠蒙遜所建立,在439年被北魏所滅。

至此,歷史上強悍無比的匈奴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