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從《大秦帝國》到《三國演義》,從《大明王朝1566》到《雍正王朝》,對於影視作品,大家的常規印象是,中國導演總喜歡拍歷史題材的作品。彷彿我們只能以歷史劇來反映當下、思考當下。我們為什麼總愛回望歷史呢?

唐太宗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一部部歷史典籍之於中國文化體系的意義,就像《聖經》之於西方文明的意義。

中國人的「聖經」,非《史記》莫屬。從古至今,無數社會精英、文化名家都對它推崇備至:

宋代史學家鄭樵評價《史記》「六經之後,惟有此作」;

魯迅說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林語堂評價它「讀一部歷史教科書,不如讀《史記》」

《史記》很重要,但對於我們一個生活在現在的人來講,為什麼要讀這部2000年前的書呢?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為什麼要讀這部2000年前的書呢?

《史記》是認識中國文史社會、解讀中國文化DNA的工具。

和西方人吃飯時,我們才會意識到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跟日本人交朋友時,我們才知道為何中國人這麼熱情友善愛交朋友。大到政治經濟、科技技術發展,小到吃穿住用行的生活方式,古代中國文化的原始基因就奠定了我們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史記》記載了中國文化生成期的原始模版,是我們解讀中國文化DNA的認知工具。

《史記》呈現了中國古代封建制度從0到1的全過程。

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之間3000年的歷史裡,司馬遷為我們講述了中國封建制度誕生的全過程。中國古代是個專制的社會,所有東西都要服從於政治,讀懂了制度誕生髮展的過程,自然就對整個古代社會文化有了根本上的把握。

《史記》記錄古代各個社會階層完完整整的人性變化。

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遊俠商賈刺客,《史記》為我們展現了古代社會各個社會階層里形形色色的代表人物。在他們身上我們會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歷史在變,但人性的根本不變,古今面對的問題多是一樣。我們在流氓皇帝劉邦、一代梟雄項羽、英雄將領韓信等人身上,學習如何把握時機,順勢而為。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清朝畫家上官周《晚笑堂畫傳》中劉邦像

可是《史記》並不那麼好讀

它長達130卷,體量大、典故多;2000多年前的古代文言,晦澀難懂;人物圖譜複雜多樣,容易搞混;歷史事件地點名字更替容易弄錯,文物圖譜含義多樣,不查閱資料印證的話,容易停留在表面,不知深意。那麼我們該怎麼讀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請專業的史學大家來講。為此,三聯中讀特邀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來給大家開設120講的專欄,每天20分鐘,120天的內容相當於40萬字的書,帶你輕鬆搞懂《史記》。

為什麼要聽韓昇讀《史記》呢?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韓昇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百家講壇主講人

韓昇老師出身史學世家,父親韓國磐是中國經濟史學科的奠基者之一,被譽為「一代宗師,史學泰斗」。從小,韓昇老師就看著父親在堆滿史學書籍的書房裡,整理史籍、與同行討論史學話題。父親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使韓昇教授對史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讀《史記》,從此開始了研究《史記》幾十年的漫漫路程。

這個路程,不是穩坐書齋式的研究,而是有多年多地的歷史現場實地考察經歷作支撐的。韓昇老師認為做學問必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歷史發生的實際空間里感知人文地理環境。這樣他才敢說「我講歷史的信心在於,我講的地方,都曾經去過。我閉著眼睛就可以感受到千年前戰爭發生的現場感,這種場景感,我也可以傳達給你。」

在復旦通史課學堂里,在百家講壇舞台上,這位氣質儒雅、風格幽默、比明星還帥的韓昇老師,給專業的歷史系學生和非專業的歷史愛好者都講過課。大家對韓昇老師和他的講歷史的方式產生了極大興趣,口碑是憑證: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更值得期待的是,韓昇教授還參與了基因技術與歷史的跨界研究,這一全新的角度也會貫穿課程的始終,讓我們時不時跳脫出歷史框架看問題,得到更多啟迪。

韓昇的《<史記>百講》是怎樣進行的呢?

專欄分為6個版塊,120講。

讀史先懂史——為什麼只有司馬遷才能寫出《史記》?

司馬家族幾代人一直從事著歷史記載、為帝王將相充當智囊團的工作,天文占卜、祭祀規制、外交策略、管理方針……所以司馬遷才有能力和勇氣「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才能將《史記》寫成「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

在第一版塊「前言」里,韓昇教授為你揭秘司馬家族掌握了什麼天機,才能跨越朝代佔據史官重要位置?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就《史記》是家族使命?還是史學發展的必然?在以上問題的思考中,韓昇老師將帶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司馬遷,不一樣的《史記》誕生過程。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司馬遷像

讀史要懂根——為什麼我們文化的根基是宗族制度文化?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尤其發達,那為什麼我們的始祖不是由神創造的,我們過年祭祀的是祖宗呢?上古黃帝、堯舜禹時代,在奠定中國宗族制度文化上,有哪些充分必要條件呢?宗族文化對我們現在會被花式催婚有什麼深層次關係呢?韓昇教授第二版塊「傳說的黃金時代」,將給我們講述《史記》為何記載這些華夏祖先,司馬遷的史學建構隱藏著什麼樣的深意。

讀史要抓線——為什麼我們在「青銅時代」建立了禮儀文明?

說到禮儀文明,古今中外對中華傳統禮儀文明都讚賞有加,但奇怪的這種禮儀文明卻在戰火紛飛的春秋戰國時代建立起來了。冷兵器超越世界其餘各地的中國為何會出現影響至今的為人處事準則、國際交往禮儀?韓昇教授,在第三版塊里為我們解答此類疑惑。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商父乙觥,商代晚期的青銅器

讀史要懂制——為什麼封建帝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必然?

政治經濟制度是一個文明文化的根基所在,幾乎決定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讀懂中國古代文化,繞不開中國政治制度的變化,而《史記》3000多年的記載長度,描述了從禪讓制到封建制,最終走向帝制的全過程。第四版塊以「崛起的帝國時代」秦漢前後的各種社會因素分析,來講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從0到1必然建立封建帝制的過程。

讀史會用史——讀史書的目的是為了解答我們現在的疑惑。

讀懂《史記》不難,難就難在如何用。為此,在第五個版塊「專題一」中,用空間軸的立體視角,審視千百年來中國地理與階層的發展變化。在起伏差異的區域環境里中,讀懂國與國之間的合併、分裂,山川在其中的地理作用;讀懂養客、任俠、刺客這些傳奇人物在歷史關鍵點上的斡旋作用。

反思就此形成的社會階層,看清中國社會動態的繼承發展。為我們現代人在面臨人生選擇、命運變化時,提供參考。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秦三十六郡並越四郡》

載清末民初彩色石印《歷代地輿圖》

用史要復盤——讀史書、用史書的目的是提升認知格局。

只有以上的讀懂和借鑒,格局還不夠,韓昇老師特設第六版塊來複盤《史記》解讀過程中的思考。從一個組織、社會、機構如何誕生的角度,講述在中國社會裡,「一個帝國是如何產生的」。

思考古代狹小區域內的國際關係處理、權力制衡,為我們提供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小到人與人,家與家、公司與公司的關係,大到看清現在國際關係的紛爭與糾葛。

對大多數人來說,讀歷史不只是為了明白過去怎麼樣,最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過去的軌跡來給今天進行定位,我們才知道:我們在哪裡,我們在什麼樣的時代,我們繼承了什麼?沿著歷史發展的軌跡,我們將走向何方?我們要探索的是我們今後的方向,從這個過程我們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點擊試聽專欄韓昇·《史記》百講

限時福利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史記》里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zhongdu@lifeweek.com.cn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韓昇·《史記》百講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