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瓦爾達來過兩次中國,可能再也沒比她更可愛的老太太了!

瓦爾達來過兩次中國,可能再也沒比她更可愛的老太太了!

法國新浪潮電影60年

送走了阿倫·雷乃、埃里克·侯麥、雅克·里維特

昨晚還要目送著瓦爾達離去

這個世界上

不會有比她更可愛的老太太了

當地時間2019年3月28日,「新浪潮老祖母」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在巴黎家中離世,享年90歲。

今年二月的柏林電影節上,她的同名紀錄片上映,這也是她的最後一部作品,她獲得了柏林金攝影機獎。

紀錄片中,瓦爾達提出了三個影響她創作的關鍵詞:靈感、創作和分享。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如何去拍?最終要分享給觀眾。拍電影離不開這三個詞。

紀錄片里,90歲的她依然可愛迷人,是風和海的孩子。於她而言,時間似乎只是時間,只是生存的介質,她藉此行動,卻不受束縛。

所有人都祈禱這不是她的最後一部作品。

雖然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但瓦爾達沒有停下腳步。就在去年,她還和半匿名藝術家 JR合演了一部可愛至極的紀錄片《臉龐,村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提名和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紀錄片的獎項。

她一直在嘗試新的題材、新的角度。

《臉龐,村莊》

(Visages, villages)

紀錄片中,88歲的阿涅斯·瓦爾達和33歲的JR,沒有相識在法國鄉間的小路上,沒有相識在巴黎的公車站裡,沒有相識在賣巧克力閃電泡芙的麵包店裡,也沒有相識在夜店喧囂的舞池中,卻在彼此的作品裡認識著對方。

有一天,這兩個不僅有著最萌身高差,也有著最萌年齡差的有趣靈魂,決定一起拍個發揮彼此專長的電影。

於是,他們一起坐上了那輛搭載著快速成像設備的小卡車,開進了法國的鄉野村莊,開啟了充滿偶然性的冒險和創作。

他們去了路邊的村子,去了敗落的礦場,去了古老的小鎮,去了化工工廠,去了偏遠的農場,去了諾曼底附近的廢棄村莊和海灘,去了忙碌的勒阿弗爾港口……在這些地方,結識了新朋友,探望了老朋友,記錄下了一張張神態各異的臉龐,並把他們貼在了路邊的牆壁上,穀倉的大門前,掉落的碉堡上,港口的集裝箱上,遠去的火車車廂上……

最終通過動態的影像包裹著靜態的影像,組成了《臉龐,村莊》。拋開影片的敘事和鏡頭等等不談,就憑他們的真實可愛的個人魅力,便是這部紀錄片的可貴之處。

羅薩麗·瓦爾達、阿涅斯·瓦爾達、JR在奧斯卡紅毯

阿涅斯·瓦爾達

「在杜阿倫納納鎮走近藍色海岸」

毋庸置疑,阿涅斯·瓦爾達必定世界上最可愛最有才華的的老太太。

從二十幾歲,到八十幾歲,從紀實攝影師,電影導演到裝置藝術家,這位幾十年來都頂著蘑菇頭的超大齡少女,從來沒有停止自己的創作。

從女青年變成老祖母,瓦爾達始終沒有改變的除了自己的髮型,還有根植在靈魂里的古靈精怪和天馬行空。敏感,幽默,有趣,特立獨行,這些肆意流淌在她的各類作品中的特性,不進沒有隨著年歲的增長被消磨,反而日益劇增。

《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 (1955)

初入職場的瓦爾達是一名攝影師。幾年之後,這個在當時看過的電影都可以用兩隻手數過來的法國女青年,一拍大腿決定轉行成為一個導演。

1954年,瓦爾達自編自導了處女作《短角情事》。這部拍攝於瓦爾達法國南部小漁船的影片因為在電影結構上的創新,成為了法國電影新浪的先河之作,法國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甚至將其稱之為「法國新浪潮的第一部影片」。

阿涅斯·瓦爾達在拍攝《短角情事》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

Cléo de 5 à 7(1962)

真正讓阿涅斯·瓦爾達脫穎而出的是幾年之後創作的劇情長片《五至七時的克萊奧》。在這部影片時間和故事發生的時間等長的作品裡,觀眾跟隨女主人公克萊奧在一個半小時里經歷了死亡的恐懼,思考了人生種種。

這部新浪潮的經典之作在造就了瓦爾達的名聲的同時,也進一步奠定在瓦爾達之後數十年的創作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女性題材。在《幸福》(1965)、《一個唱,一個不唱》(1977)、《天涯淪落女》(1985)片中,瓦爾達都在從不同的視角溫和而冷靜地討論著「女權主義」。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劇照

《南特的雅克德米》

Jacqu?t de Nantes(1991)

瓦爾達擁有事業的同時,也擁有著美好的愛情。她和丈夫雅克·德米(代表作《瑟堡的雨傘》、《轉動的桌子》、《柳媚花嬌》)可以稱得上是導演界的模範夫妻。

1990年雅克·德米因病去世,為了緬懷和紀念伴侶,瓦爾達先後拍攝了《南特的雅克·德米》、《洛城少女曾經二十五歲》(1993),以及《雅克·德米的世界》(1995)。這三部影片猶如瓦爾達寫給已經永遠離開自己的愛人的三封情書,充斥著濃濃的愛意和思念。

阿涅斯·瓦爾達與雅克·德米

《拾穗者》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2000)

瓦爾達的創作一直在短片、劇情片、記錄片三者之間,靈動的開展著。《拾穗者》面世的時候,瓦爾代已經是一個年逾七旬的超大齡少女了。這部聚焦法國當代拾荒者的紀錄片,更像瓦爾達是拿著DV在法國的城鎮和鄉村瞎逛時拍攝剪輯而成。

心形的土豆,漏水的天花板,沒有指針的鐘,手指框起來的卡車,自己溝壑縱橫的手掌,在這些游弋的片段的片段里,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被消費主義充斥的年代,還有那個幾十年來一直在「拾荒」的精怪少女。

《拾穗者》中標誌性的心形土豆

《馬鈴薯烏托邦》

Patatutopia

一直在冒險的瓦爾達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停下自己的腳步,在策展人漢斯─尤利希.歐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 的邀請下,這位新浪潮老祖母開開心心地躍入了裝置藝術這個領域。

《馬鈴薯烏托邦》這個作品在200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首次進行了展出,三個屏幕循環播放著土豆的發芽,生長,打蔫,乾癟,地面上則鋪滿了近800公斤的土豆。老奶奶自己更是穿上土豆服裝,圓滾滾地走來走去和參觀者們交流。這個裝置作品實際上也是紀錄片《拾穗者》里那些心形土豆的延伸。

《馬鈴薯烏托邦》裝置及瓦爾達扮演的大土豆

《茨古古的墳墓》

Zgougou』s Grave

瓦爾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貓奴,在《臉龐,村莊》里也可以多次看到她的貓咪多次出境。導演和藝術家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用裝置和影像儘可能的留住自己喜愛的東西,並把它分享給更多人。Zgougou 是早期瓦爾達和雅克德米養的一隻貓咪,這隻貓咪不僅是瓦爾達的工作室 Tamaris的Logo,也三不五時出現她的影片里。

Zgougou 去世後,瓦爾達將她埋在了自己的院子里,並為其建造了一個覆蓋著的彩色指畫和貝殼的墳墓。之後她根據這個夢話的墳墓,創作了錄像裝置《茨古古的墳墓》。

Zgougou在瓦爾達院子里的墳墓及裝置

《阿涅斯的海灘》

Les plages d"Agnès (2008)

在這部瓦爾達自己送給自己的80歲生日影片,老奶奶一如既往的天馬行空,通過影像和裝置藝術進行重構的方式,可愛又俏皮地回顧了自己的創作生涯和生活情感中的眾多閃光點。

鏡子,海灘,玫瑰,秋海棠,掃帚,幻想,回憶,詩意,童趣,這是瓦爾達寫給自己的一首充沛到快要滿溢出來來的詩。

《阿涅斯的海灘》劇照

瓦爾達來過兩次中國。

第一次是在1957年,她擔任來華的「中法職業協會」十人代表團的攝影師,走遍了北京、上海、武漢、廣州、雲南等代表性城市。

2012年,瓦爾達再次來到中國,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了個展,她不光展示了她現在看到的當代中國,更提供了55年前未能公開的珍貴影像。

接受記者採訪時,時年84歲的瓦爾達表示自己害怕死亡前的痛苦,但也準備好了。

不難想像,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和她投入新浪潮時一樣,溫柔、堅定又大膽,靈魂輕靈,永葆色彩。

作者/小飯

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授權轉載自「靠譜文藝」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故宮修文物的90後清華女孩,世界名人的合影里居然都有她
說走就走,一起睡遍這些美好設計酒店!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