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班牙3D列印復原六百年古劍,外形與中國龍泉劍相似,耐人尋味

西班牙3D列印復原六百年古劍,外形與中國龍泉劍相似,耐人尋味

西班牙托萊多博物館復原了一把有600年歷史的古劍,這把古劍具有相當的歷史意義,它是最後一名摩爾軍閥的佩劍。不過這把劍的外形與西方劍不同,倒是跟中國龍泉劍有幾分相似。

1483年,90歲的摩爾軍閥阿里·阿塔爾戰死,這場爆發於科爾多瓦的盧塞納戰役決定了西班牙最後一批摩爾人的命運。阿塔爾戰死後,他的納斯里德劍被西班牙人奪走,作為戰利品被很多人收藏。由於頻繁換主人,寶劍破損嚴重,現在,阿塔爾的劍收藏在托萊多軍事博物館。

這把劍本應裝飾有黃金、寶石和象牙,但多處破損,早已看不出當年的輝煌。另外,由於經過了近600年的歷史,劍身上的鐵早已鏽蝕不堪,一些銘文和字母都不可辨認了。

為了復原這把具有歷史意義的劍,瓦倫西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用3D列印技術攻克了大量難題,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了很多照片,然後使用了一種從照片中進行測量的攝影測量法,最後將數據輸入電腦,生成數字化版本,最終形成了3D全息影像和列印版本。

「有價值的文物與文化遺產一樣重要,再也不能僅僅滿足於物理保護,」瓦倫西亞理工大學大地測量學和製圖學教授何塞說:「必須通過詳盡的數字方式保存和擴充它們存在的方式。」

為什麼西班牙對這把劍如此看重呢?

因為這把劍見證了西班牙的誕生。劍的主人阿里·阿塔爾出生於1393年左右,他的名號是扎格拉之王,他是格瑞那達最後的摩爾人首領的岳父。

1483年,摩爾人試圖攻擊盧塞納的西班牙據點,但反被西班牙人的援軍擊敗,阿里·阿塔爾以90歲高齡披掛上陣,率領騎兵衝鋒,不過很快陣亡。這場盧塞納戰役標誌著西班牙光復運動最後的衝刺完成,1492年,摩爾人的首都格拉納達被攻破,西班牙人最終完成了光復國土的偉大任務。

阿塔爾的這把劍很有名,它是一把安達盧西亞巨劍,鍛造於納斯里德王朝,具有明顯不同於歐洲重劍或單手劍的外形特徵。僅從外表看,它的劍鐔是個圓球,與歐洲劍的圓柱劍鐔不同;另外,此劍的劍格內收,與歐洲的直線護手劍格一點不像,倒是與亞洲劍,尤其是龍泉劍有幾分相似。

其實,天下的劍外形差不多,都有劍尖、劍刃、劍脊、劍格、劍柄和劍鐔,但是仔細說來卻天差地別,要不然東方劍和西方劍也不會一眼就能看出區別。這把產自遙遠西班牙的摩爾劍,與中國龍泉劍有些相似,確實耐人尋味。

你對西班牙古劍與中國龍泉劍相似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紀念士兵,美國為何只降半天國旗?下午故意把國旗升回最高點
凡爾賽宮:法國人「天人合一」思想的符號庫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