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要打就打大的!俄羅斯逆勢而動旅改師 這是準備大兵團作戰?

要打就打大的!俄羅斯逆勢而動旅改師 這是準備大兵團作戰?

人類自打組建軍隊開始,就將編製構成深深的烙印在了軍隊這一名詞中。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情況,都導致了編製構成的千變萬化,從古至今,例如「百夫長」、「萬戶」、「八旗」等等古今中外不同的編製名詞,讓編製的研究成了軍迷樂此不疲的一個項目。

人類自進入熱兵器時代以來,隨著機械化的普及,逐漸的將各種編製統一成了我們目前熟悉的「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模式,儘管世界各國對於具體的編製構成都不盡相同,但基本的模式都並未有太多變化。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根據不同的戰場環境,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編製體制也都不太一樣,但主流趨勢是將以前的大編製變成了小編製,日益強調的信息化聯合作戰和小快靈的部隊部署方式,決定了一戰、二戰那種大兵團規模化作戰的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具體來說,現代化的戰爭在信息化作戰條件下,並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了,隨著偵察和指揮力量等C4ISR能力的不斷提升,針對性的派出相應的兵力,而不是盲目的派兵,而且是更加迅捷地派出兵力,已經成了所有現代化軍事力量強國的共識。也正因此,合成化的部隊,或者說是可以以一支部隊應對多種作戰情況和作戰地域的,可以靈活編組的部隊越來越受歡迎。

以陸軍為例,目前很多國家的合成化陸軍,就大多以旅-營體制進行編成,合成營中又以步兵、裝甲兵、炮兵、工兵、防空兵和其他元素組建,其混合的編成,可以執行進攻、防禦、巡邏、護衛等多種可能出現的戰場任務,在遠距離機動時,可以以模塊化的部隊進行運輸,這極大的方便了指揮官的指揮和協調,而在更高一級的旅級部隊中,則可以合成更多的技術兵種,以應對更大規模和更高要求的戰鬥。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就拿如今的俄軍來說,此前一段時間也跟著潮流「師改旅」,提倡部隊小型化快速反應化,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發現,由於沒有足夠的快速投送能力,也沒有較強的信息化聯合作戰能力(突出體現在空地一體協調能力較差),更由於在其廣袤的平原地區作戰,小型化的作戰旅根本無法完成相應的作戰任務,因此,俄軍將改完的作戰旅又改回了原有的師級編製,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平原地區更適合大規模兵團的成建制力量投送,其傳統的寬大正面縱深突擊理論也需要大規模的兵力投送,因此,小快靈的旅營制在俄羅斯「水土不服」也就情有可原了。

因此,一言以蓋之,對於編製體制構成來說,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美軍在嘗到信息化聯合作戰的甜頭後,自然也就將部隊徹底變成了旅-營體制,組建合成營並進一步以旅級戰鬥隊為基礎模塊,傳統的師級單位步軍級單位的後塵成了行政單元,而我軍則更徹底,在此輪軍改中,徹底將作戰師這個概念扔進了歷史,除了保留了若干師級單位,其餘的部隊全部改成了作戰旅,並全軍合成化。同樣如此的還有德國,德國國防軍以裝備精良而著稱,如今,卻將很多富有歷史傳統的師級單位變成了行政概念,以功能化的作戰旅(山地、裝甲、空降)取而代之。由此可見,信息化帶給軍隊編製的改變已很深刻,而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編製體制的構成,或許還要有更為深刻的改變。(利刃C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派軍艦挑釁?默克爾怒斥美國這一建議 美國偷驢德國拔橛子可不行
「黑貝雷」登上俄戰艦!戰鬥力直線飆升,這支部隊來頭很大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