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女性外傷生存率高或與雌激素無關

女性外傷生存率高或與雌激素無關

眾所周知,女性的生存率整體高於男性,女性的壽命通常也長過男性幾年。這種生存優勢,在外傷和敗血症的動物模型中尤其容易被觀察到——但是,能夠解釋這種優勢的原理,長期以來卻不為人所知。

此前科學家曾推斷,雌激素應該是一項決定因素,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近期的一項相關報告被認為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因為其歷時11年,以80多萬名病人為研究對象。

起決定作用的是什麼?

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的預期壽命已經比男性要長,而2018年丹麥和德國聯合團隊展開一項研究顯示,即使處於惡劣的環境下,女性平均壽命也要比男性壽命長:在研究分析的歷史上幾次嚴酷苛刻危機中,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6個月至4年。

儘管競爭者只有「男」和「女」二者,但「女」為什麼總是壽命冠軍呢?

之前科學家們判斷,生理原因和行為因素都起著重要作用,而生理原因很可能與雌激素直接相關。鑒於此,在最新研究中,一個瑞典團隊明確地想要探索雌激素究竟是否決定了女性的生存優勢。

團隊將目標集中在嚴重外傷情況下的生理優勢,他們檢視了2001年至2011年間因墜落、交通事故或襲擊而入院的815843人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瑞典國家病人資料庫和死因資料庫。在所有被研究者中,有54%是女性。據他們的研究結論,女性的激素——尤其是雌激素,似乎並不能解釋嚴重外傷之後女性生存率高於男性的現象。

原來不是因為雌激素?

研究人員對因3種致命外傷——墜落、交通事故和襲擊而住院的人進行研究,發現女性相比男性而言具有整體的生存優勢。但是在將女性分為三個年齡組——0歲至14歲,15歲至50歲和50歲以上(月經前、生育期和停經後)——以代表不同雌激素水平後再進行比較,他們發現三組之間並沒有什麼重大差異。

研究的通訊作者、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科學家羅伯特·拉爾森解釋稱:「我們過去確信生存優勢就是因雌激素而存在的,但如果激素如此重要,那麼在產生激素的人生階段必定有更大的生存優勢。但我們觀察到的卻是,如果真的存在一定的規律,那這個規律也是女性的生存優勢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一些改善。這進一步證明,造成男女之間生存差異的原因是其他原理,而非雌激素水平。」

而且,女性的生存優勢在不同年齡組間沒有差異,雌激素水平通常較高的年齡組(15歲至50歲)並未表現出更大的優勢,死亡率並未顯著低於其他年齡組。因此這些發現並未能夠驗證之前人們所認為的「雌激素具有保護性且是女性外傷後生存優勢的主要因素」的假設。

重傷中的性別優勢原因成謎

羅伯特·拉爾森表示,在人們通常的認知里,女性的生存率整體優於男性,女性的壽命也要比男性壽命長,科學家此前已經在外傷動物模型中驗證了這一情況,但卻無法解釋其原理。人們期待能清晰準確地闡明這一機制,從而揭開女性生存率偏高的秘密,同時幫助醫學界改善外傷的護理預後。

但研究人員也提醒,由於本研究使用年齡段來代表激素水平,可能會出現分類與實際不符的情況。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研究同樣出現在近期,也是刊登在《斯堪的納維亞創傷、復甦和急診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間,荷蘭3個外傷中心急診接診的6865個外傷病人中,男性進入重症監護室的幾率大於女性。研究者還發現,16歲至44歲之間的女性病人有生存率上的優勢。

但是,重傷病人中的這種性別優勢已被人們研究了許多年,迄今,生理學上的機理依然不明。(科技日報北京3月26日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蛟龍」號預計7月乘新母船重返馬里亞納海溝
「精神疾病」法官作「無罪判決」,該如何處置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