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宋初著名隱士潘閬僅存十首詞作,其中一首把觀錢塘潮場景寫活了!

宋初著名隱士潘閬僅存十首詞作,其中一首把觀錢塘潮場景寫活了!

宋初著名隱士潘閬僅存十首詞作,其中一首把觀錢塘潮場景寫活了!

一直以來,觀錢塘江而有所感的詩人詞人不在少數。古代作家裡也有不少寫觀潮的散文的人,就比如課本里就有一篇《觀潮》,寫出了錢塘江大潮湧來的時候的觀潮盛況。而宋朝初年的著名隱士潘閬,在僅存於世的十首詞作《酒泉子》中,寫觀潮的這一篇尤為惹人驚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首詞,領會一下這首詞的獨特魅力吧!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初?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長久以來,我的腦海里時常浮現出那天觀潮的盛大而又熱鬧的場景,那一天,真的是萬人空巷,全城的人都湧向江岸,都爭著把目光向江上投去,每一雙眼睛裡都充滿著期待。過了一會兒,潮水涌過來了,那一瞬間,就好像是大海都空了一樣,那海潮的聲音,就像是成千上萬面鑼鼓齊齊被敲響,震耳欲聾,撼人心魄!

我看到那些踏潮獻技的朝夕與潮水周旋的水手和在潮中戲水的少年人就站在那洶湧的波濤上獻上他們精彩的表演,而他們手中的紅旗,卻半點兒也沒有被弄濕。

這是什麼樣的技藝才能夠做到啊,想來三國時東吳的善水少年也不過如此了吧!後來,觀潮完了,我還時常在夢裡回到那一天,我常常夢到那天的情景,一醒來就覺得心驚膽戰,汗流浹背。

這首詞詞牌名《酒泉子》有兩種體,其中一個是溫庭筠體,還有一個就是潘閬體,而之所以有此潘閬體,就是因為《酒泉子》十首,是潘逍遙唯一留存於世的作品,且首首都是精品。由於潘閬寫的這十首詞都是他在兩次坐事亡命,真宗放了他當滁州參軍的時候作的詞,所以,這十首詞又名《憶餘杭》。

這首詞上片主要寫的是觀潮的盛況和潮來的壯觀景象。先是用聽說潮要了,餘杭的人們傾城而出全去觀潮,側面烘託了觀潮這種活動在錢塘的確是盛況空前,然後用比喻手法把潮聲比作萬鼓齊發的聲音,誇張地寫出了潮來的壯麗景象。

下片則主要是描寫那些少年人弄潮的情景,採用白描手法,寫出了動態美,寫出了弄潮健兒的精神氣概,也是體現出了潘閬這個滁州參軍眼中所見的滁州水軍的實力。在此基礎上,潘閬還直抒胸臆,寫他經此觀潮盛況,時常夢中夢見這一天的場景。至於這夢見裡面是讚歎多,還是遺憾多,就不得而知了。

全詞選取的都是非常雄壯的意象,描繪了一幅幅雄壯的圖景。全詞渾然一體,採用各種手法,把觀潮盛況、潮起壯景、潮兒矯健寫得如在眼前,而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收尾,也使這種遺憾和讚歎餘味無窮。

其實,很多人僅僅是把對這首詞的欣賞停留在文字表面即觀潮情景上,這是不夠的。這首詞在很多方面是獨具匠心的。比如:「弄潮兒向濤頭立」這一句,充滿了對勇立潮頭的弄潮兒的無盡讚歎,這就是詞人的一種情懷了。聯繫潘閬一生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來,他窮的時候甚至靠賣葯為生,他還兩次經歷牢獄之災,最後能夠到了滁州當滁州參軍可以說讓他的報國之志終於有了實現的地方。

潘閬作的詞,留存於世不過《酒泉子》十篇,卻首首都是精品,而《酒泉子?長憶觀潮》更是把錢塘湖觀潮的盛況寫活了,不得不說,值得我們喝彩點贊,你們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扶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人生低谷時,切記不能說這4種話,別把好運擋在門外
鬼谷子:越是心軟越沒福氣,牢記三句箴言,不被情緒所左右

TAG:扶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