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一場「慘勝」的戰役:全因康熙「好面子」,白白丟了大片領土

中國一場「慘勝」的戰役:全因康熙「好面子」,白白丟了大片領土

中國一場「慘勝」的戰役:全因康熙「好面子」,白白丟了大片領土

素材來自網路,文章原創

在談到康熙之前,我想給大家談談另一位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她對清朝的中國造成的影響難以磨滅,可以說,其屈辱長達百年,完全稱得上過大於功的。晚清時期經歷了許多變動,而作為當時的負責人,慈禧太后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在此之前就已經埋下了滅亡的危險。

女真族勢如破竹,他們曾踏馬衝破京都,而他們的首領也坐上了中原的龍椅。但他們卻不滿足於此,肆意放縱,對漢人不滿,強制漢人剃髮易服,於是漢人揭竿而起,不過最後被女真族強行壓制了下去。但是追究其歷史,滿清終究是沒有多少文化,而對於博大精深的漢族文化,他們不得不乞求文人擔當職位,從而通過文化來壓制漢人,另一方面用殘忍的辦法打壓漢人。

回歸主題,我們再來說說關於康熙帝的事情。清政府還嚴查殘留的明朝海外軍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漢人逐漸消停了下來,不再反抗。他們本以為漢人逐漸忘記了仇恨,便慢慢放鬆了警惕。後來台灣被康熙收復,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康熙已是豐功偉績,但他遠遠不滿足於此,他的野心是稱霸世界,當天下的帝王。再後來後來,康熙把吳三桂遏制住,他覺得沒有誰比自己更偉大,更有威嚴了,他想要征服更多的疆域,讓世人臣服於他,稱他為王。

康熙時期的藩屬國雖然很多,但都較小,不能滿足康熙的慾望。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他打算和沙俄一決高下,但是與此同時,他並不認為沙俄的戰鬥力有多強,心裡看不起這個農業大國,拿下它簡直易如反掌。正在康熙想法如何攻打時,這時沙俄派來了一個使者,而這個使者比較死板,不論讓他怎樣下跪行禮,他都不肯,最後被一個侍衛強制摁下下跪,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康熙內心卻是偷笑的。而吃了虧的沙俄使者,心裡很是憤懣,於是起身說,沙俄一定會和中國開戰的。康熙倒是很輕鬆地說「隨時恭候」。

於是這場仗打了三四年之久,它就是著名的「雅克薩戰役」,雖然最後我國取得勝利,但也死傷無數,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只不過讓康熙多了點面子而已。也就是說,康熙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是往臉上貼了點金子而已。

後來1689年條約簽訂,使中國損失了一塊不小的領土,但有些國人卻毫不在意,認為那裡的氣候不適合人居住,損失這一點無所謂,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中國才一次次地喪失領土和尊嚴,讓別的國家白白佔了便宜。而康熙在意的是,只要保住了他的面子就萬事大吉。真是讓人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位鮮為人知名垂青史的將領:一生立下赫赫戰功,下場令人唏噓
令德國膽寒的兩個國家:一國扭轉二戰戰局,另一國讓他們徹底慘敗

TAG:大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