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未來空間站懸了:七年前就已造好 直到現在還不能發射

俄羅斯未來空間站懸了:七年前就已造好 直到現在還不能發射

利刃/Dark

2012年年底,俄羅斯完成了"科學"(Nauka)號多功能太空實驗艙(MLM)的建造工作。該艙全長13米,直徑為4.11米,總重20.3噸。"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最初是作為國際空間站的一部分,國際空間站退役後,該艙將與其分離,作為俄羅斯未來空間站的主艙,即"軌道領航集合和實驗綜合體"(OPSEK)。可見該艙的進度直接影響OPSEK的建成進度。

然而,"科學"號本計劃在2013年11月由"質子"-M運載火箭搭載發射,但被查出金屬刨屑問題,進而發射推遲。俄方決定在2017年12月再由"質子"-M把"科學"號送出去,但是再被推遲。終於,俄羅斯人決定在今年發射,然而計劃又被推遲到了2020年。

更令俄羅斯人沮喪的是,由於"科學"號原有燃料箱的污染無法清除,它被迫採用了新的一次性燃料箱,這使得該艙在與國際空間站分離後,無法作為俄羅斯未來空間站的主艙。

俄羅斯近期在太空項目上還暴露著其他瑕疵。比如在去年的8月30日,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們發現艙內氣壓突然下降,便立刻在各個艙室進行逐一排查,結果發現來自俄羅斯的"聯盟"MS-09飛船出現了小孔。隨機俄羅斯地面控制中心指令俄宇航員用專用密封膠進行封堵處理,小孔被成功封堵。

隨即,俄羅斯相關部門針對小孔開展了調查。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裁德米特里·羅戈津宣布調查結果稱,俄羅斯宇航員在"聯盟"MS-09的生活艙內發現了一些金屬粉末,該粉末只能在鑽孔的工作中形成。有分析指出,有可能是地面的裝配人員或者宇航員所為。但筆者認為,心理素質過硬且健康的宇航員做這種事的概率極小。況且,在空間站的零重力環境里,宇航員如果使用器材進行鑽孔會很不容易,宇航員不得不首先把自己固定後才能鑽孔,否則身體也會做旋轉。空間站的內部空間較為緊湊,因此宇航員一旦有所行動,勢必會被其他宇航員發現並阻止。

為了證明宇航員的清白,德米特里則決定在近期進行一項試驗,即用一塊材質上同"聯盟"MS-09一樣的金屬板用來模擬該飛船,並在金屬板上鑽出洞來,以此驗證所產生的的金屬粉末到底會怎麼飄落,進而為調查提供支持。

德米特里稱這起事件依舊處於內部調查狀態,尚未刑事立案。當然,如果俄羅斯人得知了真相以後,必然要進行刑事立案,畢竟這嚴重波及了航天安全。

目前,國際空間站上共有六名宇航員,其中包括了2名俄羅斯人、3名美國人和1名德國人。

俄羅斯人還啟動了月球 "四步走"(2016至2025年)戰略,但是到了2015年,因經濟發展不良導致預算不足,俄羅斯航天局決定暫停全部和月球有關的航天任務。錢緊的俄羅斯人在2017年10月,和中國簽署了2018年到2022年對太空進行聯合開發的協議,以此緩解其經費緊張的壓力。協議包括了兩國將聯合對月球、深空、特殊材料等進行開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直10化身「飛行坦克」:很難被擊中 擊中了也很難擊落
現代武器裝備更新換代迅速 為何擁有200年歷史的魚雷還未淘汰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