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玩轉閃光燈並不難,看懂這篇文你就入門了上篇

玩轉閃光燈並不難,看懂這篇文你就入門了上篇

不少攝友已經玩了幾年攝影了,但都沒有接觸閃光燈的使用,覺得閃光燈用起來比較難,而且用了感覺效果還沒有不用好。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入門閃光燈攝影,好機友攝影專門撰寫了這一篇內置閃光燈的應用教學,別看是內置閃光燈,裡面所講的內容,可是與外置閃光燈通用的!

另外文中的所有配圖均為實拍,雖然算不上精美,但可以充分展示閃光燈的效果以及使用方法。

各位攝友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擺個簡單的場景進行練習,學會了方法,再去琢磨如何拍攝出精彩的畫面。

目錄

一.掌握閃光模式的自動擋——TTL

二.掌握閃光補償功能

三.手動控制內閃輸出

四.控制主體或背景亮度的方法

一.掌握閃光模式的自動擋——TTL

1、了解TTL閃光模式

TTL 的全稱是 ThroughThe Lens ,意指「通過鏡頭」。沒有 TTL 之前,相機測光主要靠機身外的 Cds ( Cadmium-Sulfide 硫化鎘光敏 電阻 ),這種測光方式易受環境光影響,也不能反映光線經過多層鏡片或濾鏡造成的光量損失,容易導致曝光不足。

而TTL的測光組件設在機身內部,大約在鏡頭後接近底片 / 感測器 的位置。使用TTL閃光模式時,閃光燈會先預閃一下,通過反射回相機的光線來自動確定閃光輸出。由於是測量通過鏡頭後的光線,所以 TTL 測光的準確度比外測光更加優秀。

2、TTL閃光模式的特點

在使用TTL模式拍攝時,其特點在於無需考慮畫面曝光情況,只要快門速度在同步快門速度內,就可以直接拍攝出主體曝光正常的畫面。比如拍攝下圖這樣的一個場景:

將閃光模式調整為TTL閃光模式,快門速度在同步快門速度範圍內任選即可;隨便選個稍微小些的光圈獲得較大的景深,讓所有景物均清晰,拍攝結果見下圖:

光圈:F8 快門:1/40s 感光度:200

可以看到,曝光完全沒有問題,這就是TTL閃光模式的神奇之處。那麼有個問題,如果我把環境亮度改變了,使用TTL閃光模式還能拍出曝光準確的畫面嗎?這就涉及到TTL閃光模式是否真的會根據環境亮度變化而自動修改閃光燈的輸出。

如果想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商品攝影拍攝方法,建議選擇《電商攝影實戰 從入門到精通》這本書。用普通的器材,普通的場地,拍出不普通的商業用片。

咱們依舊是用實拍來證實這一點,與上文同樣的場景,但在前方加了一直常亮燈,使場景變亮。

依舊是閃光燈調整為TTL模式,其他參數與上次拍攝完全一樣,讓我們看看拍攝效果:

為了方便對比,我把兩次拍攝的照片放在了一起,大家能分辨出哪次是加燈前拍的,哪次是加燈後拍的嗎?是不是幾乎無法分辨?

事實上下圖是第二次拍攝的,在相同的曝光參數,完全不同的亮度下,拍攝出來的效果只是稍微暗了一點點。

如果您拿起您的相機也跟著拍攝了,你會發現閃光燈閃了兩下,第一下就是TTL模式獨有的預閃。

針對這個場景,相機通過預閃了解到場景變亮了,在曝光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會自動降低閃光燈的輸出來達到「它」認為正確的曝光,從而使兩個不同亮度場景,用同樣的參數依舊可以拍出亮度相同的畫面。

這一功能在拍攝光線變化頻繁,環境多變的場景時非常實用,可以確保主體曝光的準確。

3、總結

通過以上的講解,我們掌握了以下3點:

1.學會使用內置閃光燈TTL模式拍攝

2.了解TTL模式會根據場景亮度以及相機曝光設置自動確定閃光燈輸出功率

3.理解TTL模式的工作原理

本圖文教學並沒有包含各個閃光燈設置的操作方法,想學習完整的內閃視頻教學課程,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二.掌握閃光補償功能

1、閃光補償功能的作用

在第一部分,我們學習了TTL閃光模式,在該模式下,相機會自動為我們確定閃光燈的輸出功率,從而讓畫面正常曝光。

但如果畫面亮度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如何在使用TTL閃光模式下調整閃光燈的輸出呢?

這就需要使用閃光補償功能了。那麼它的作用就是在使用TTL模式的情況下,調節閃光補償,也就是在調節閃光燈的輸出功率。

2、閃光補償功能應用效果

首先依舊是擺一個簡單的場景

然後在不使用閃光補償功能的情況下拍攝一張

可以看到由於場景的背景是白色的,所以畫面有些欠曝,這也印證了在使用閃光補償時,曝光補償的白加黑減原則同樣適用。

適當增加閃光補償的拍攝效果:

同樣為了便於對比,我將兩次拍攝的照片放在了一起。在增加0.3擋閃光補償後,掛墜明顯更亮了,但曝光參數可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閃光燈的功率加大了,導致畫面變亮。

那如果降低閃光補償呢?

如我們所料,掛墜變得更暗了。證明在降低閃光補償後,閃光燈的輸出降低了。看到這裡,想必也解決了各位攝友的一個疑問,那就是曝光補償與閃光補償的區別。

其實很簡單,曝光補償調節畫面亮度是通過光圈、快門和ISO,而閃光補償則是通過調節閃光燈輸出功率來調節畫面亮度。

三.手動控制內閃輸出

1、確定閃光燈輸出的方法

想要學會如何手動控制閃光燈輸出,其實學會計算閃光燈輸出功率就可以了。

這裡給大家一個計算公式:

閃光距離(m)×光圈係數(FN)=閃光指數(GN)

閃光距離和光圈係數大家肯定都懂,如果您不理解閃光指數是啥,請閱讀文章:

其中介紹了閃光指數的含義,簡單說就是閃光指數越大,閃光燈功率就越高。

那麼怎麼利用這個公式呢?這裡舉個例子:

拍攝一個場景,根據景深要求,我使用F8的光圈,拍攝距離是0.5m,那麼閃光指數GN=8×0.5=4

我使用的相機為尼康D7000,其內置閃光燈的閃光指數為12,那麼4/12=1/3,所以在ISO為100的情況下,閃光燈輸出手動控制為1/3就可以令主體正常曝光了。當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略有偏差,微調光圈或者閃光燈輸出就可以得到準確曝光了。

是不是很簡單,下面讓我們實際應用一下!

2、手動控制閃光燈實戰

依舊是準備一個簡單的場景:

在該場景中拍攝距離是0.5m,光圈為F4,根據閃光燈功率計算公式,閃光指數為2。相機使用的為尼康D7000,閃光指數為12,因此閃光燈輸出應為1/6。但手動擋中沒有1/6選項,所以選擇相差最小的1/6.4。

在拍攝後可以看到主體亮度基本正常,但感覺有些亮了,下一步通過降低閃光燈輸出讓主體暗一些。

微調閃光燈輸出只1/10,再來拍攝一下:

經過微調後,金剛串的曝光正常了,ok!大功告成!當然,你也可以通過ISO和光圈來調節金剛串的亮度,但快門速度不行哈。

你問為什麼?那樣接著學下一部分內容「主體與背景亮度控制方法」

本圖文教學並沒有包含各個閃光燈設置的操作方法,想學習完整的內閃視頻教學課程,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四.控制主體或背景亮度的方法

1、控制主體或背景亮度的作用

下面這種效果的照片你會拍嗎?

上面這張照片從背景來看,應該是逆光拍攝,在主體背光的情況下,曝光正常,而背景不但沒有過曝,反而比較暗,這就是閃光燈背景壓光技術。

而這種技術其實就來源於主體與背景亮度控制。只要掌握了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主體與背景亮度控制方法,你就能夠拍出這種效果的照片了。

2、掌握閃光燈背景壓光技術

為了掌握這種技術,我們依舊是準備一個場景,通過實拍來學習:

上圖的場景,不用閃光燈拍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主體和背景幾乎是同一亮度,光線很均勻。

那麼在利用閃光燈背景壓光方法後,效果是這樣的:

通過使用內閃後,主體與背景出現明暗對比,得到了壓暗背景的效果。

其實閃光燈壓光技術只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就可以:

第一個條件:閃光燈的補光範圍有限,只能打亮較近的目標,也就是主體;背景則接收不到或只能接收到少量補光,從而讓原本亮度相似的主體與背景出現明暗反差。

鑒於此點要拍攝出壓暗背景效果,就要確保主體與背景間有一定的距離,否則閃光燈同時打亮主體和背景的話,就拍不出壓暗背景效果了。

第二個條件: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在主體與背景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背景接收不到閃光燈的補光,所以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可以使背景曝光不足,從而形成暗背景。因此,需要將閃光同步速度調節至最高(1/320s),並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拍攝。

這裡大家是不是有個疑問,那為何主體不會曝光不足呢?因為主體有閃光燈進行補光,而閃光燈的閃光時間最慢也在1/1000s以上,並且其光亮遠遠高於環境光線。所以,快門關閉之前,主體就已經通過閃光燈的光線曝光正常了。

3、利用快門速度調節背景亮度

學會拍出暗背景還沒完,你還要學會控制背景的亮度才行。而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背景亮度是可以通過快門速度單獨調整的。

在使用閃光燈時,調整快門時間會對背景亮度有較大影響,但對主體的影響會很小,當場景越暗,這種現象就會越明顯。

原因在於閃光燈在閃爍瞬間的光線強度要遠遠高於環境光,所以,主體的亮度主要是由閃光燈確定的。

而背景由於里閃光燈距離較遠,只能接收一小部分或接收不到閃光燈的光線,其亮度主要由環境光線來確定。

因此在延長曝光時間之後,主體增加的自然光亮度相對於閃光燈的高強度光線來說微不足道,因此對主體亮度影響較小。而背景亮度主要由環境光線確定,在延長曝光時間後就會有明顯的提亮作用了。

怎麼樣?是不是理解了為何使用閃光燈可以把背景亮度單獨拿出來進行調整了?這樣的話,有了閃光燈,再大的光比咱也不怕了。

那麼實際拍攝會是這樣嗎?來看看效果:

其他參數都一樣,將曝光時間從1/50s延長至1/5s後,背景亮度明顯提高,而主體亮度雖然也有所變化,但十分微弱。這也證明了上述的理論完全可以在實拍中實現。

4、利用光圈調節主體亮度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了主體的亮度主要由閃光燈確定,所以才有了快門速度控制背景亮度,對主體亮度影響不大的情況。

那麼主體亮度難道就只能通過閃光燈輸出調整嗎?有沒有其他方?答案是,通過光圈也可以調整主體亮度,而且對背景亮度影響不大。

原因在於閃光燈瞬間的光亮很高,這時的光圈只要縮小或者放大一點,就會增加或者減少很多的曝光量。

而由於背景接收不到閃光燈的光亮,主要靠微弱的環境光(與閃光燈相比)。所以放大或者縮小光圈雖然也會影響背景的曝光量,但遠遠沒有對於主體的影響大。那麼事實是這樣的嗎?依舊來看實拍效果:

可以看到當光圈從5.6縮小到7.1之後,主體的亮度明顯下降了。雖然背景亮度也又下降,但其下降幅度比主體要小。

要知道這還是在一個桌面上完成的拍攝,在實際戶外拍攝時,背景距離主體的距離要大大遠於桌面的這30幾厘米,所以效果也會比上圖明顯很多。

5、總結

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以下3點內容:

1.使用內置閃光燈拍出壓暗背景效果,並理解拍攝原理。

2.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單獨控制背景亮度需要使用調整快門速度方法,並理解其原理。

3.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除了提高閃光燈輸出功率,還可以通過調整光圈的方式控制主體亮度。

本圖文教學並沒有包含各個閃光燈設置的操作方法,想學習完整的內閃視頻教學課程,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這麼好的攝影學習公眾號,不給好友們推薦一波嗎?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以下關鍵詞均可直接點擊,並跳轉到指定文章中。

在線版,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即買即看,無需物流,有網就能觀看學習,碎片化學習方式讓您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糊片兒先別怪相機,你真的把相機拿穩了嗎?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