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要只盯著別人碗里的肉

不要只盯著別人碗里的肉

人每天吃五穀雜糧,吃飽了就沒辦法再吃,再吃就會吐出來;人的肚子能夠承受的量是有限的;我們每天不知道肚子需要什麼,但是我們卻一直再不斷的滿足我們的味蕾;味蕾形成的感覺,會形成一種慾望,念想,追求,習慣。為了滿足自己的口味,而不斷去尋求,去選擇美味,美的東西總是那麼短暫,就在於舌頭接觸的那種感覺;到了肚子就沒有那麼美妙的感覺。所以一味的追求,不懂得滿足,就會把吃的很撐;當真正感到很撐的時候,胃已經在承受很大的壓力,身體健康再承受著嚴厲的考驗,而自己卻不知道。

不要只盯著別人碗里的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病從口入。大家都知道,但是面對誘惑,頭腦都開始讓步了,思維就開始屈服了,舌頭就開始投降了;有的時候,我們為了減肥,就抵制誘惑;為什麼越抵制,越不能抵制呢?因為你腦子中想的減肥和美食,在不斷掙扎和決勝;自己在說服自己。面對誘惑,不應該用抵制的方法去解決,疏導比壓迫自己更有效;面對誘惑的洪水一次次的衝擊,腦子中想的要是享受過之後給自己帶來的痛苦和心理負擔。當身體出現問題了再去檢查和剋制,當有了疾患再去補救,身體已經千瘡百孔了才會彌補,因為不了解自己,所以就會盲目的對待自己;對待自己要善良;不要因為外在的美好,而一味的追求,忘記了自己,對身體就不負責任;因為美好的東西總是短暫的,樸素的東西才是永久的;看到了嗎,對人身體有健康作用的,往往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路邊默默無聞的小木小草。當人們覺得吃的滿嘴是油,穿的富麗堂皇,是一種風氣的時候,就不要去追求,因為風是動的,有來,也有去;來的時候讓你感到舒服,去的時候會讓你感到失落;當好的風氣來的時候,就要積極的發揚,並長久保持;當壞的風氣來的時候,不要被浸染,浸入身體是要被風所害,最後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不要只盯著別人碗里的肉

吃的多了會讓身體等同於嚴刑拷打,吃錯了會雪上加霜;每天我們都在對待自己的身體,如果你認真的對待,身體也會很好的回應你;如果你粗魯的對待,身體也會馬馬虎虎的回饋你;總是為了外在的私利而不斷去追尋,夜以繼日,天天捧著手機,殊不知,過度的慾望都在不斷的侵蝕自己的身體,就像平時開車一樣,如果不注意提前保養檢查,只有出現故障的時候,再去維修,那費用是相對昂貴,可能在緊急的時候,耽誤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就像種地一樣,平時不注意對禾苗實施澆灌施肥,按照時節進行維護,最後收穫欠佳的時候,再去哀嘆,能夠有什麼作用呢?往往是在明顯表現出來的時候,才採取措施,沒表現出來就一直不去管理。任何慾望都是在小細節中產生的;就像麥田裡面的小草,不注意它,就任其生長。

不要只盯著別人碗里的肉

禍從口出,話說多了,就像吃的太飽一樣;吃壞了肚子要難受,話說多了也會難受,說錯了話更是雪上加霜。有的時候說,因為不知道對方能夠接受什麼話,所以難免說錯;就像不知道肚子能接受什麼食物,難免會吃錯一樣。所以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因為你知道了如何善待他人,就知道了,過猶不及,度,在哪裡,量力而為。糧食儲藏多了,老鼠也會光顧,天氣潮濕也會發霉,所以,過多的去追求,都不能長期保持,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興趣和好感,而買了不需要的東西,也會成為自己的負累,看到之後就後悔,後悔來不及,如果去避免呢?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不去想,多想一步,就能做出長遠的打算,也就是三思而後行。總是買了再說,買是買了,怎麼說呢,全靠自己去說嗎,如果買對了自己洋洋得意,如果買錯了就自作自受。我們有的時候總是在作繭自縛,一味的滿足自己的慾望,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圍著自己的小理想和私慾去轉圈,所做所為都是為了自己,就像蠶一樣,捨不得自己的蠶絲,就一圈一圈的負載自己身上,最後困在其中,什麼都做不了。仔細想一想,我們會有所發現和思考。

不要只盯著別人碗里的肉

有的時候,我們為了追求別人那樣,就會學著想成為別人;總是拿著別人作為自己的標杆,一步一步,不辭辛勞的去追尋;當獲得了也覺得不高興,為什麼呢?你所追求的東西,是別人所追求的,而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追求的。別人在你的眼中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你在別人眼中也是羨慕的對象。有的時候,我們總是對別人了如指掌,對自己一無所知;眼睛一直盯著別人碗里的肉,卻不知自己盤裡面的菜,也是別人所追求的。了解自己很難嗎,不難,只是很少去了解,而不善於反躬自省,不善於去駕馭自己;生活中很多問題和困難出現,其實都是自己不了解自己,而妄自作為。如果了解了自己,能做成功就義無反顧,如果做不成功就要尋求幫助,如果做一件事情,需要查詢什麼資料,而自己不去查詢或者不想去查詢,那就是對自己了解不夠,格物而知之。事物映在內心之中,要想解決,就要從內心去了解事物,格掉沒用的思想和念頭,剔除無效的措施和方法,存養真實的內在;在真和假之間,沒有辦法確定之前,要先保留真實。去遵循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如何去遵循,先去了解事物發展變化規律,如何了解,就像事物映在內心中的影像,需要做的是對影像進行分析和處理,如何分析,就要提升自己的內心格物的本事。如何提升呢?去探索和研究,不主觀臆斷,有根有據,審時度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