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瓜島之戰日軍大量餓死,暴露其嚴重問題,矛盾之爭勝過國家利益!

瓜島之戰日軍大量餓死,暴露其嚴重問題,矛盾之爭勝過國家利益!

瓜島之戰美日兩軍爭奪難太平洋控制權的關鍵戰役,堪稱歷史上最經典的島嶼爭奪戰,雙方算上是勢均力敵,在陸地,海上,空中全方位爭奪。損失看起來相差不大,戰略上卻是日本的完全失敗,失去了東南太平洋橋頭堡,也沒有趁海軍佔據優勢時徹底消滅美太平洋艦隊,後邊完全陷於被動。

瓜島並不是因為臨近日本才重要,瓜島到日本直線距離幾千公里,在那個飛機時速平均才幾百公里的年代,那是相當遠的距離了,而是瓜島作為日本絕對國防圈東南端,可以遏制住美國對澳大利亞的交通線,並且可以控制南太平洋多個小島的交通才凸顯出來的重要性,這個重要性是太平洋戰爭開戰以後才看出來的,在打瓜島之前,美軍都沒有一份像樣的島嶼地圖。

此戰還有另外一個鮮明的標籤,那就是日軍士兵出現大量餓死的情況,當時的日軍還是有一定補給能力的,但是顯然是不夠的,也就是所謂的東京快車,結果就是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最終能夠到島上日軍手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其實就算那些鐵桶全部都能夠到日軍手上也沒用,鐵桶運輸只能運送大米和子彈手榴彈這些小東西。運不了火炮。日軍只有槍沒有炮就攻不破美軍防禦工事,徒勞地消耗糧食子彈和生命。瓜島之戰的焦點就在於機場的爭奪,日本海軍的炮擊艦隊與陸軍沒有聯絡和協同,只能對機場炮擊一番,對於步兵攻擊沒有任何幫助。

其實瓜島戰役實際充分體現了日美兩國對於海權理論認識的差距,日軍認為海權就是大炮巨艦,就是艦隊的對決,而海權論的創立者就是美國的馬漢,美國人對海權更深刻的理解,實際是海上的運輸。在瓜島戰役期間,美軍能夠進行大量的充分的補給,據日軍觀察,瓜島戰役期間,幾乎每兩天就有一艘萬噸輪卸載補給品。而日軍的海上運輸力量在開戰前就嚴重不足,尤其是在沒有空軍護航的運輸船隊就是活靶子。因此日軍在瓜島戰役期間迫不得已採用了驅逐艦來進行補給運輸,首先驅逐艦運載能力有限,其次驅逐艦無法靠岸卸載,最後美軍的海上和空中力量進行立體絞殺,因此很少能夠補給到日軍。

再者瓜島戰役日軍大量餓死,也暴露出了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最嚴重的問題:軍種不合,內耗嚴重。駐守瓜島的,是日本陸軍,負責向瓜島運送補給的,是日本海軍。但是日本海軍根本就不重視瓜島補給問題,整天忙於尋找美國海軍實施主力對決,陸軍要補給,好啊,求我啊。讓海軍給陸軍幫忙運物資,海軍是出工不出力,我把桶扔海里就完成任務了,至於陸軍撈到幾個那與我無關,缺工作責任心。其實把桶填得比水略重一點,捆在木頭上扔下海,桶沉在水裡,木頭飄在水面上,就不怕機槍打了。或者繩子串起幾個桶,繩子頭綁一塊木頭上不會沉水裡。陸軍派人游泳抓住繩頭回到岸上,一隊人拉繩子唄。只是海軍從未認真想過辦法。

日本陸軍呢,那就是寧死不求海軍,寧可餓死,戰死,也不向海軍低頭。陸軍戰死餓死,你是英雄,求海軍補給,你是叛徒。這種兵種矛盾和利益之爭,完全不把國家利益放在眼裡,只顧自家利益。尖銳而激烈的軍中鬥爭,耗光了日本本就薄弱的經濟和資源,焉能不敗?此戰可以看出日本國力和美國相比差得太大了,日軍添油戰術是因為兵力拮据,而補給跟不上還是由國力不足導致。中途島一役聯合艦隊元氣大傷,瓜島海戰兩次小勝但也沒占什麼上風,火力支援和打擊瓜島仙人掌也只能靠炮艦趁夜色轟擊,補給更是由特快到鼠甚至蟻。戰爭打的就是後勤,到這一步,日本人的失敗就已經是註定了的,最可惜的是日軍居然被撤出了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二戰日本不打美國就能解決中國戰事?我們的這一劣勢會讓日本想哭
亞歷山大能否用馬其頓方陣征服中國?史記中的三個字或已說明結果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