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給中國取名「中華」,那你知道「中華」是何意嗎?快來看看

秦始皇給中國取名「中華」,那你知道「中華」是何意嗎?快來看看

春秋戰國時期,常年戰亂頻發,中原大地上生靈塗炭,直到秦國的贏政把七個國家統一成為一個國家。為了慶祝統一,贏政便把中原河洛地區稱為「中華」。河洛地區就是黃河與洛河2條河流所在的區域,即秦始皇定都的咸陽地區。在甲骨文里,「華」這個字寓意為非常高貴和聖潔,在周朝時期,凡遵周禮,守禮教的諸侯們,稱為諸夏,二者合稱華夏,其寓意就是禮儀之邦,與外族胡人相對應。發展到後來,「華」字有了中原的意思。後來「華」跟「夏」二字開始通用,華就是夏,因此「中華」又稱「中夏」。「中華」這個詞並不是說是秦始皇發明的,而是在秦朝大一統中國後,秦始皇將中原河洛地區稱之為「中華」。所以這個時期的「中華」是狹義的概念。「中華」已成為中華56個民族的統稱,代表著在我們祖國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貢獻著自己的才智。

「中華」指的就是中國北方中原大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華北平原、關中平原、汾河平原以及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等,這裡居住的都是世代以農耕為主的民族,但是北方以畜牧業為主的少數民族進入了這裡並且燒殺搶掠,給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農耕民族造成了災難,桓溫的這句話也體現了當時中國大地上農耕民族的一種民族覺醒意識。中國大地和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中國人,它應該是源自於「中國」和「華夏」兩個詞,晉代之前,中國多用來指中國北方華北平原及其附近地區的統一政權,比如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孫劉聯盟中的江東一方就視統一北方地區的曹操的政權為中國。「華夏」一詞出現的較早,最早是在《尚書·周書》中,有一句「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是說的周王朝是天下的正統,其他的都是戎狄蠻夷,都應該以周王朝為尊,而周王朝也是以關中平原和華北平原為主的政權。

「中」是指中間的意思。咸陽是「大秦帝國」的都城,咸陽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人們缺乏對地理的認知,認為天空為圓,地面為方,而四周的國家比較落後,認為是蠻夷之地,所以堅定了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將自己所在的地方稱作為「中」。而且過去一直講究中庸之道,這是治國之本,所以一直引用了「中」字。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秦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華字則表示秦始皇對國家的前景有著美好的願望,想把大秦帝國建立的更加繁榮。在古代,黃帝打敗蚩尤,創立了華夏部落,為了區別自己的部落和其他部落的,所以有了華夏部落。後來秦始皇在為自己的民族取號的時候,就加上了華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麼可愛的鵬飛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李淵為何控制不住局勢的發展?說出來你別不信

TAG:那麼可愛的鵬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