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綉本堂的故事

綉本堂的故事

綉本堂的故事

綉本堂的故事

祖父修復的《讀史方輿紀要》稿本,現為上海圖書館館藏,二○○八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古城杭州,三吳都會,人文薈萃,自宋迄清均為刻書中心。書肆一業,久負盛名。清光緒年間,我的曾祖父何清照從紹興移居杭州,在清河坊一帶租賃房屋,開設書肆,取名「綉本堂」。

清河坊位於吳山北麓,毗鄰西湖,商鋪鱗次櫛比,歷來是杭城繁華地段。遷居杭州之前,曾祖父是「湖賈」。江南水鄉,扁舟輕棹,往來吳越,攜款外訪,四處搜購。故家藏書,一有散出,即捷足先得。早在明代,就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一旦購得宋槧元刊,更是居奇而沽,利潤百倍。

綉本堂掛牌開張時,家中頗有積蓄。店堂古樸典雅,滿壁琳琅,書香襲人;遇有貴客,看茶上座,和顏悅色,極盡店主之誼。曾祖父古籍修復技藝超群,通過口傳心授,絕技傳承給唯一的兒子,我的祖父何長生。祖父常年在店堂桌案邊埋頭修補古書,技藝日趨成熟。

綉本堂主人熟諳版本目錄之學。平素多接近名流學者,深受文人、藏書家信任,代為鑒定版本真偽,考證書籍源流,與他們稱友道兄,宛如雅士高人。綉本堂老主顧,有浙江首任都督湯壽潛、國學大師馬一浮、史學家顧頡剛以及實業家葉景葵等。

父親何阿龍回憶,祖父經常提及一位「海寧王先生」,他就是中國近代首屈一指的學術大師王國維,清遜帝溥儀的老師。綉本堂承接古籍修復業務,對藏家分布及人脈關係了如指掌。王國維常找祖父,委以代訪善本秘籍。

祖父生於光緒二十二年。青春年少時,結交一個要好的小兄弟,叫蔣賡聲。蔣賡聲是蔣家長孫,其祖父蔣海籌經商,開設蔣廣昌綢庄,富甲杭城,被譽為「蔣半城」。蔣賡聲也是浙江都督湯壽潛次婿,與學者馬一浮為連襟。因親友中頗多藏書家,耳濡目染,浸淫其中,也酷愛收藏古籍。

清末民初,政權更迭,社會動蕩,江南恪守陳規之家,家業多有變故,藏書星散,上海成為這一地區善本書集散中心。祖父時常挾著幾卷古籍去上海賣,在蔣家花園洋房裡,與小兄弟喝酒敘舊,生活十分愜意。

曾祖父正值壯年,撒手西去。家中倒了頂樑柱,有人覬覦綉本堂豐富藏書,欲斥巨資盤下。曾祖母何金氏是小腳女子,目不識丁,卻頗有見識,一句話頂了回去:我們家有兒子,以後還會有孫子!

未料想,對方碰了釘子並不甘心,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由於綉本堂店面是租賃的,便與房東勾結,逼令搬家。祖父將藏書寄存在一家寺院,廟宇失火,殃及圖書,曾祖父一生心血所聚,片片化作蝴蝶飛!祖父由滬返杭,聞訊,痛哭失聲,不能自已。

父親憶起這段辛酸家史,痛心地說:實在可惜!這些書是我們家的,也是我們國家的呀!綉本堂的焚毀,如同一片陰雲,籠罩著祖父的後半生。燼餘之書,斥賣殆盡,祖父放棄舊書經營,專司修書業務,技藝達到爐火純青。

抱經堂主人朱遂翔,比祖父年長兩歲,紹興人,杭州文元堂學徒出身。從目不識丁的鄉下佬,成為海內外知名舊書店老闆、版本目錄學家與藏書家,富有傳奇色彩。時人將他與《販書偶記》作者、北京琉璃廠孫殿起,視為舊書業南北領袖,有「南朱北孫」之稱。

朱遂翔與祖父交誼甚厚。抱經堂手抄、刻印的書籍均由祖父裝訂,祖母秀外慧中,心靈手巧,15歲嫁給祖父,也跟著學會了裝訂。每逢大年初三,朱遂翔必請祖父過去吃酒,以慰一年辛勞。

據杭州松泉閣主人王松泉撰文回憶:朱遂翔在紹興購得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手稿本,原書保存不善,蟲蝕甚劇。事為葉景葵所聞,延請擅長修書聖手何長生至滬細加修補,耗時兩年,整理完備,不損毫髮。

祖父修復這件國寶時,剛過而立之年,娶妻生子,生活安定。綉本堂有學徒與洋人做生意發了財。20世紀前葉,外國大肆購買中國古籍,如美國國會圖書館來華購書之費,歲二萬金,珍本秘籍多浮海而去。

1937年夏抗戰爆發,同年12月杭州淪陷。日軍隨軍政治部,有熟悉中國圖書版本專家,所到之處,藏書家盡遭劫奪,無一倖免。戰亂頻仍,舊書業已呈頹勢,一雙兒女不幸夭亡,生活雪上加霜,祖父不得已變賣字畫收藏,情緒抑鬱,落下胃疾。

1953年4月27日,祖父收到蔣賡聲一封來信,蔣賡聲為祖父找工作奔走忙碌,兄弟情誼可見一斑。1956年4月,祖父作為國家特殊人才,進入上海歷史文獻圖書館工作。一年後,因罹患胃癌,歸家病卒,時年61歲。「文革」期間,蔣賡聲在上海去世。其次子蔣彥士是留美博士,歷任台灣「外交部長」、國民黨中央秘書長,是蔣經國左右手。

千條溪流,終歸大海。綉本堂往日風情,猶如線裝古書的散葉一般,隨著老一輩人的故世,在人間風流雲散,不復蹤跡。然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必將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歷經8年修復 隱藏六百年的《洪武南藏》重新出版
中國古代涵養政德的方法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