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外來客——大同市隕石文化科普展

天外來客——大同市隕石文化科普展

隕石是來自宇宙的恩賜,也被稱為「天外來客」,稀有而珍貴。絕大多數的隕石是來自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極少數來自月亮和火星,有些微小的隕石也可能來自彗星。 本圖集均拍攝於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圖書館四層舉辦的隕石文化科普展。

《左傳》有云:「隕石,星也」;《漢書·杜鄴傳》中葉記載有:「 鄴 言民訛言行籌,及 谷永 言王者買私田,彗星隕石牡飛之占,語在《五行志》。」 這些記載說明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和漢代就有了隕石的記載。

清代的王隕在《天外來客---隕石收藏錄》說:「隕石之與世上芸芸眾生,無異於中原黃土之賤也。然其之與聖人,乃天外之來客,通天界之橋樑,達上帝之使者也。余傾畢生之財力物力,餐風露宿,跋山涉水,欲收集天下隕石於一屋。然世界之大,宇宙之廣,歲月之無窮,天下隕石非人力所能窮也。收藏雖少,卻每每把玩,如獲至寶,如數家珍。嗚呼!快哉,樂哉!」

隕石基本上是由鐵、鎳、硅酸鹽等礦物質組成的,根據其內部的鐵鎳金屬含量高低,通常把隕石分為四大類:石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玻璃隕石。

石隕石中的鐵鎳金屬含量小於等於30%;鐵隕石的鐵鎳金屬含量大於等於95%;石鐵隕石的鐵鎳金屬含量在30%--65%之間;玻璃隕石不含金屬成分。

由於隕石在墜入地球的過程中,在大氣層中燃燒磨蝕,形態大多都是渾圓而無棱無角的。

在古代,人們往往把隕石當做聖物。比如,古羅馬人把隕石當做神的使者,他們在隕石墜落的地方蓋起鐘樓來供奉。匈牙利人則把隕石抬進教堂,用鏈子把它鎖起來,以防這個「神的禮物」飛回天上。伊斯蘭教聖地麥加也有一塊隕石,被視為「聖石」。在一些文明古國,還常常用隕石作為皇帝和達官貴人的陪葬。

1976年發生在我國的吉林隕石雨是距今46億年前形成的吉林隕石星母體,大約在800萬年前的一次碰撞中破碎後,於今與地球公轉軌道相交而闖入大氣層的結果。 吉林隕石雨數量之多,重量之巨,形狀之奇,標本收集之豐均居世界首位,它為當地世界科學界帶來了大量的宇宙信息。

2008年。新疆隕石愛好者首先在新疆哈密庫姆塔格沙漠發現了隕石,並於2009年獲國際命名為庫姆塔格隕石。一直以來,新疆都是公認的隕石分布較多的地方。

2009年12月,一道刺眼的亮光劃破北京的夜空,也照亮了北京西邊的上空,整個過程持續3秒左右。後來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有關專家判斷其可能墜落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廣靈縣、渾源縣一帶。

2018年6月1日晚,雲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寂靜的夜空被一道強光照亮,也疑似為隕石墜落,並迅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熱點話題。

在許多人看來,隕石是神秘的,不易見到的,這次在大同市圖書館舉辦的隕石文化科普展,可以圓你一個近距離觀看隕石、接觸隕石、了解隕石的願望,如果你來不了,就看看筆者所精心拍攝的這些照片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隋煬帝修長城後,洋洋洒洒寫下一首千古名篇,首開唐人邊塞詩先河
徐繼畲與《瀛環志略》:近代中國「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