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在我們的印象中,抗戰期間,日軍都是追著蔣介石去的。蔣在南京,打南京;蔣在武漢,打武漢;蔣到了重慶,又拚命打重慶。而處在北方的延安,似乎從未遭受到日軍的進攻。那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抗戰全面爆發後,延安為守住黃河,提防日軍和國軍的進攻,以八路軍第115師炮兵營、輜重營;第120師第359旅第718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第129師第385旅旅部和第770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約9000餘人,組成留守兵團,拱衛延安。

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37年年底,日軍在佔領山西全境後,開始把目光瞄向了敵後抗日中心:延安。1938年3月13日,日軍出動第26師團2000餘人,外加20餘門大炮,攜渡河器材抵達黃河邊,並以大炮、機槍猛擊八路軍留守兵團河防陣地。在10餘架飛機狂轟濫炸3個小時後,開始強渡黃河。

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6團待日軍密集渡河之際,以猛烈的火力擊敵於半渡之中;同時分兵一部,乘日軍混亂之時,迂迴河東,襲敵之側背,迫使進犯日軍潰退。日軍第1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以失敗告終。同年5月,日軍約一個旅團兵力,外加30餘門大炮在黃河邊一帶集結。

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截斷陝甘寧邊區與晉綏之交通線,突破河防陣地,進而佔領延安。然而,此計被我軍識破,留守兵團遂以警備第8團主力東渡黃河,設伏於汾離公路翼側,在夜間突襲日軍先頭1個大隊,後續日軍見此便即刻撤退。日軍第2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以失敗告終。

1938年12月下旬,日軍兵分3路,每路約1000餘人,外加10餘門大炮向黃河沿岸推進,並以火炮、機槍猛烈轟擊八路軍河西邊區河防陣地,還以10餘架飛機投擲毒氣彈。守備河防的警備第5團部分指戰員中毒暈倒,多處工事被毀。日軍乘機在河東集結,準備強渡黃河。

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當敵軍渡至河心時,警備第5團以密集火力予以猛烈打擊,迫使敵軍退回東岸後撤。日軍第3次大規模進攻延安,終以失敗告終。1939年6月4日,日軍第109師團和第26師團,共計1.5萬餘人在黃河東岸各山頭構築工事,還派飛機、火炮向八路軍河西河防陣地狂轟濫炸。

與此同時,日軍第20、37師團2000餘人用炮火向對岸八路軍河防陣地轟擊,還施放毒氣彈,掩護步兵強渡。我留守兵團河防部隊以火力封鎖河面,使敵難以越過河心。河東八路軍也猛烈襲擊敵之側後,使日軍腹背受擊,狼狽撤退。日軍第4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以失敗告終。

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1939年11月,日軍以獨立混成第16旅團近萬人的兵力,外加大炮30餘門,分4路進佔八路軍防區。他們一邊猛烈炮擊留守兵團河西陣地,一邊大舉「掃蕩」河東八路軍游擊部隊。另外,有2000餘敵軍在炮火掩護下集結河灘,放船強渡。八路軍第359旅1部和警備第1、8團,以機槍對敵猛烈射擊,使敵強渡不成。

我河防部隊又以一部從右翼東渡,襲擊敵之側後,敵無奈分路撤退。日軍第5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以失敗告終。1940年6月,日軍出動1萬餘人,妄圖佔領延安。八路軍第359旅除加強河防守備外,還以第718團1營東渡黃河,向正在進攻的敵人進行側擊,截斷敵前後方的交通聯絡。

日軍曾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但都被八路軍擊退,後再也不敢進犯

與此同時,八路軍在該月底和7月13日,又以2個營東渡,配合第120師主力,徹底破壞第防區的公路,切斷敵交通運輸線。日軍後方不寧,自顧不暇,不得不縮小規模,以至最後放棄對延安的進犯。日軍第6次大規模進攻延安,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從1940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日軍再也不敢進犯延安了。其實在抗戰期間,日軍6次進犯延安的同時,還曾17次轟炸過延安。(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peror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我軍的奇戰士,腦袋被子彈打中,3次送進太平間,後活了過來
為奪回團里最珍貴的寶貝,此團團長和政委一同犧牲,寶貝後被珍藏

TAG:Emperor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