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梁啟超

南方史學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學能疑古而學問太簡陋……能夠融南北之長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國維與陳垣。——胡適

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郭沫若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王國維(1877-1927),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王國維是近現代史上舉世公認的學術大師,1925-1927年曾擔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導師。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人間詞話》手稿

說到王國維,世人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不僅開創性地提出了"境界說"這一詞學理論,而且他還對歷代詞家詞作做出了精闢點評。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此第一境界也;

衣帶漸寬終不 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此第二境界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此第三境界也。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王國維書法


這部詞學聖經的巨大影響,讓我們幾乎忘卻了,這位飽讀詩書的傳統中國文人,其本身就是一位書法大家。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王國維書法

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鹽官鎮的雙仁巷,雙仁巷是因有祭祀唐代著名忠臣顏杲卿、顏真卿兄弟的雙仁祠而得名。雖沒有王國維從小練字取法何種碑帖的文字記載,但近在咫尺的"偶像",又是世稱"顏體"的一代大書家,肯定對他兒時的習字產生影響。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王國維書法

提及王國維的書法,就不得不提他的父親王乃譽。據王國維自己的回憶,王乃譽在十餘年中,"遍游吳越間,得盡窺江南北諸大家之收藏,自宋、元、明、國朝諸家之書畫。以至零金殘石。苟有所聞,雖其主素不識者,必叩門造訪,摩挲竟日而去,由是技益大進"。從這來看,其父於書畫上的雅好,已近乎痴迷的程度。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王國維書法

在臨帖上,王乃譽教導兒子以"筆、墨、力"作為書法的"三字金鍼",親授懸腕、運筆、施墨的功夫,期望達到"氣韻生動、趣味閑逸"的美學境界。王乃譽還親自"口授指劃",讓王國維寫詩題對,臨帖習字,鑒別書畫古器。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王國維書法

王乃譽指導王國維學書,目的是為了科舉,而不是當一名書法家。即使王國維成為學術界的大師後,自己也從不寫大字和條幅,也未見誰稱其為書法家。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王國維所書遺書和《人間詞話》手稿,則無可置疑地可稱得上是中國20世紀兩篇傑出的書法作品。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王國維書法

王國維傳世的書法並不多,所留墨跡多為箋書、文稿、信函等,以行書、行楷為主,而且以中小楷字居多。《人間詞話》書稿是王國維三十歲時所書,由於是出版作品,為了寫作而寫字,書者一邊為文,一邊書寫,因此其書法藝術創作理念是極為淡泊的,但是儘管如此,仍不失為一幅幅賞心悅目的書法作品。

手稿共二十頁,每頁的字大不盈寸,一個字、一行字和一頁字的協調性頗為講究,法度嚴謹,重心明確,氣清質樸,線條富於變化,字有動感,下筆入紙紮實,點劃交代清楚,墨偏淡,卻不失沉實,筆力實,又顯空靈,富有想像力,與文稿內容相得益彰。因此有人評其書法,不乏晉韻唐法,作品中所蘊含的中和之境與儒雅之概,頗具一派大家風範。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王國維於頤和園昆明湖魚藻軒自沉

1927年的6月2日,正是北平城裡暖風微醺。一位老者,鼻樑上架著深度的近視眼鏡,穿著馬褂、長袍、汗巾和布鞋,雇好洋車,從清華大學出發,一直到達頤和園。他在排雲殿西的魚藻軒前,面對著昆明湖水,坐了良久,若有所思,從懷中取出紙煙,慢慢抽起來,煙盡火滅,他一縱身跳進了昆明湖。管理人員聽見有人落水,連忙跑去,把他救了起來,卻又不懂急救之法,於是,兩分鐘以後,老者氣絕身死。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入殮時,從他衣袋中尋出了一封遺書,遺書的紙已濕透,字跡仍完好。遺書上寫著: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斂,即行稿葬於清華園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五月初二日,父字。

你只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殊不知他的書法之美

陳寅恪悼念王國維先生輓聯

他這一去,國學立時少了半壁江山,也許是他的學問太耀眼了,以致百年來人們幾乎忽略了他在書藝上的成就。然而花開無聲,方顯人生最美色彩。

《人間詞話》手稿的書法之美,好似月下聽花,可以讓我們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靜靜地感受那一份無聲的悲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夷微坊 的精彩文章:

古人「吸貓」也瘋狂,為貓寫詩,打造黃金棺
當畢加索超現實主義作品成為「現實」,這會是什麼樣?

TAG:夷微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