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平安再戰招行:2018的零售之王易主了嗎?

平安再戰招行:2018的零售之王易主了嗎?

招商銀行零售之王的地位業界公認。當幾乎所有商業銀行都喊出「零售轉型」之後,一時間招行零售身後追兵無數,而平安銀行則被視為最有力的追趕者。

隨著兩家銀行年報的披露,招行銀行和平安銀行2018年的零售成績單已經隨之公布。零售之王與零售新星的業績如何?平安零售對招行零售的追趕態勢如何?

消金界發現,兩家銀行2018年的零售業務多了不少看點,從中我們或許可以窺探到未來零售銀行業務的格局。

01 比關鍵指標

在營收方面,2018年,招商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1232.57億元,同比增長16.04%,占招行營業收入的52.69%,稅前利潤572.27億元,同比增長20.24%,占招行零售業業務稅前利潤的57.22%。

同期,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618.83億元,同比增長32.5%,在平安銀行營業收入中佔比為53.0%,零售業務凈利潤171.29億元,同比增長9.2%,在平安凈利潤中佔比為69.0%。

註:招行為稅前利潤,平安為凈利潤

零售業務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無論是招行銀行還是平安銀行,佔比都以過半。

不難看出,平安銀行營收的增長速度要快於招商銀行,但相應的利潤增長率卻低於招商銀行,而且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招商銀行都要兩倍於平安銀行。僅從這兩項指標來看,平安銀行要想追趕招商銀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零售客戶數也是一個關鍵指標。截至2018年末,招行零售客戶數為1.25億,同比增長18%。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餘額為6.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35%,零售客戶存款餘額1.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68%,零售貸款總額約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66%。

同期,平安銀行零售客戶數為8390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0.0%,管理零售客戶資產1.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4%,個人存款餘額4615.9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4%,個人貸款餘額1.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9%。

平安銀行在零售客戶數、零售客戶資產總額、零售客戶存款與零售客戶貸款,四個關鍵指標上的增速都超過了招行銀行,但是由於招商銀行基數大,而且也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所以在絕對值上看,平安銀行的零售業務和招商銀行的零售業務仍然不在一個等量級別上。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2018年,招商銀行零售客戶存款餘額位居所有股份制銀行第一。

資產質量方面,2018年,招商銀行零售不良貸款餘額為157.19億元,不良貸款率0.79%,較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其中,消費貸款不良率1.13%,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同期的平安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1.07%,較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信用卡不良率1.32%,較上年末上升0.14個百分點;「新一貸」不良率1.00%,較上年末上升0.35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招商銀行零售資產的質量要好於平安銀行,信用卡與「新一貸」是平安銀行零售金融的主要產品,增速快的同時,不良率都出現了上升。

但是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的產品經理告訴消金界,銀行對於零售產品的不良率是有一定容忍度的,在零售業務跑馬圈地的時代,如果一味的追求低不良率,就會錯失機會,「先把客戶吸引來,把規模做上去,然後再「調結構」」。

信用卡業務是銀行零售業務的重中之重。2018年,招商銀行信用卡流通卡數8430.44萬張,較上年末增長34.98%,信用卡交易額3.8萬億元,同比增長27.74%,信用卡貸款餘額5753.6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13%。

2018年,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卡量為5152萬張,較上年末增長34.4%,信用卡總交易金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76.1%。2018年末,信用卡貸款餘額4732.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5.9%。

平安銀行信用卡的流通卡量和總交易金額遠低於招商銀行,但亮點同樣是增速快。

某銀行從業者對消金界表示,平安銀行相對於其他銀行的優勢在於,背後有平安集團,可以與平安集團的其他版塊協同發展。而招商銀行的優勢則在於轉型早,其他股份制銀行是這兩年才開始零售轉型,而招商銀行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零售轉型。招商銀行的轉型紅利,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趕上的。

而某金融行業研究員認為,零售轉型也是向金融科技的轉型,轉型早與轉型晚的區別在於「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轉型晚的銀行即使做了很多,也不見得能趕上轉型早的銀行。

02 比APP

再來看一下招商銀行與平安銀行在APP上的成績單。

對比招行與平安的零售,為何要將APP單獨拎出來?因為在消金界看來,APP才是銀行零售業務競爭的主戰場,不同於銀行卡卡片,APP是一個綜合的平台,是一個生態系統,最能體現一個銀行零售實力,甚至可以決定零售業務的成敗。

2018年,「招商銀行」與「掌上生活」兩大App,累計用戶數達到1.48億,同比增長43%,其中月活躍用戶(MAU)突破8100萬,增長47%。

招商銀行App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是招行最活躍的電子渠道。2018年底,累計用戶數為7827.04萬戶。其中,月活躍用戶數4150.80萬戶,人均月登錄次數11.94次。

招商銀行App交易筆數13.82億筆,同比增長33.91%,交易金額30.76萬億元,同比增長72.13%。其中,招商銀行App理財投資客戶數507.50萬戶;理財投資銷售筆數佔全行理財投資銷售筆數的79.37%;理財投資銷售金額6.26萬億元,同比增長41.31%,佔全行理財投資銷售金額的59.11%。

信用卡掌上生活App,2018年,累計用戶數7002.73萬戶,日活躍用戶數峰值為794.41萬戶,月活躍用戶數3953.87萬戶,年輕客群佔比超過70%。2018年,通過掌上生活App渠道成功辦理的消費金融交易佔總消費金融交易的比例為49.47%。

再看平安銀行的APP。

平安銀行將口袋銀行定位為面向零售客戶的主要門戶。但是在平安銀行2018年年報中,只披露了口袋銀行的三個數據:截止2018年底,平安口袋銀行APP註冊客戶數6225萬戶,月活客戶數量超過2500萬戶,2018年12月月活客戶數為2588萬戶,同比增長74.6%。

招商銀行在年報中大書兩大APP,龐大的客戶數量以及帶動的業績,恐怕是其最大的底氣。而平安銀行在APP方面,全面落後於招商銀行。

APP是一個可以包含很多場景的生態,拓寬了銀行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邊界,而且用戶一旦形成使用的習慣,就會增加對銀行的黏性。

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想將客戶引向自家的銀行APP和信用卡APP。因為只有足夠多的客戶,有足夠多的使用次數,銀行才能得到最有價值的數據。誰能將規模龐大的客戶,長久的留在自家的APP上,才算真正佔領了未來零售業務的陣地。

正因為如此,招行提出了「全面向「App時代」進發」的口號,2018年還發布了招商銀行App7.0版本。

根據年報,招商銀行兩大APP上,已經有15個月活用戶超千萬的自建場景。還拓展了出行、飯票和電影票、商城、校園、醫療等垂直細分領域以及公交、地鐵、停車場等場景。在APP上,招行又一次走在了前列。

這樣看來,APP用戶,月活2500萬與月活8100萬,正是平安銀行與招商銀行零售業務的真實差距,追趕起來,絕非易事。

作為「零售新星」的平安銀行短時間內還是很難撼動招商銀行「零售之王」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萬億中國平安年報來了 平安租賃貢獻多少業績?
簡普科技Q4財報:實現單季盈利,信用卡業務同比增長123%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