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在我國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倍受重視,教師格外被尊重,我們時不時會記起,那早已消失的「民師」,那些曾經是我國農村中小學教育戰線上的有功之臣。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民辦教師在上課

民師,即民辦教師,它曾經是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教育的一支主力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如今,民師早已是個過去式,它已在我國科技文化教育飛速發展的進程中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歷史不會忘記它,我們不會忘記它,它曾給我國農村千萬家庭帶來了希望和未來,奠定了無數農村孩子走向知識和文明的基石。


民師,曾經撐起農村中小學教育一片天

今天,我們身邊的許多優秀人士,企業家、學者、科學家、教育名家乃至各級政府官員等等,有多少人正是從鄉村學校里走出來的,也許你們還能依稀想起當年讀過書的那個簡陋破敗的鄉村學校;還能記得那個操著濃重鄉音上課的民辦老師,是他們第一次敲開了你們懵懂的心扉,讓你們從此走近知識,懂得文明,成就今天的事業。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教室雖簡陋,阻擋不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

感謝時代,感謝命運,讓我成為插隊知青的同時,有了幾年民師的經歷,讓我的知青歲月多了一抹別樣的色彩,也有了一段至今難忘的溫馨記憶。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插隊知青合影

那年,我插隊到黎里公社新聯大隊,先後在南英大隊和新聯大隊二所村小當過民辦老師。後來才知道,那時的鄉村老師其實是分好幾種類型的,最令人羨慕的,當然是村小中為數不多的公辦教師,有教師編製、每月拿國家工資,一般就任所在村小的負責人;其次是民辦老師,公社有編製的,國家不發工資,拿的是鄉政府一年有限的補貼,掙的是所在大隊的全勞動力平均工分,屬於公辦老師以外教師隊伍中比較穩定的人員;再就是民辦代課教師,不在公社編內,拿的僅是生產大隊勞動力的平均工分,但也屬於可以長期從教的;末等是代課教師,也就是短期代課老師。而我一開始充其量只是個民辦代課老師而已,但全新的事物給了我全新的心境,初為人師的緊張和欣喜替代了一切。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插隊知青在田裡勞作

那個年代的小孩子多,農村的孩子就更多了,吳江農村和我國其它地方一樣,每個大隊基本上都有一所小學,本村的孩子就在本地上學,那時老師奇缺,一所村小,有一個公辦老師已經算是不錯了,所以必須要有大量的農村知識青年充實老師隊伍,才能真正使農村的孩子都能讀上書。

其實,那時農村青年要成為民辦教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決定權在各自的生產大隊,首先要家庭出身好,共產黨員、退伍軍人、大隊幹部或貧下中農子女往往會優先被錄用民辦老師。而當時大多數插隊知青並不是十分願意當民辦教師,因為大家都知道只有堅持農村第一線勞動,和農民一起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才被認為是表現好的青年,才有可能被選拔上大學或當工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成為了村小一名代課教師。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村小教學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那時的鄉村小學,要容納本大隊各村所有的學齡孩子(除個別有關係到城鎮上學),學校的校舍設備及學生的數量又不允許按年級單獨編班,於是,學生數量少的年級便會將兩個不同年級編在一個教室里,稱之為複式教學。執教老師先給一個年級的學生授課時,教室里另一年級的學生需要安靜地做作業,半堂課後再交換,兩個年級的學生同在一個教室里相安無事,完全靠老師的掌控能力和協調本事。那時的南英小學五個年級有四位老師,其中兩名是民辦老師,而挑大樑的就是民辦教師俞淑珍。俞老師是文革前的高中生,有紮實的文化基礎,似乎最難的數學題到她手上都能迎刃而解,她包下了中高年級所有的數學課,所教學生的數學成績總是在片里幾所學校中名列前茅(當時公社教革組按地理位置將相近的幾所村小劃成一個片有利於管理和交流)。而新聯小學最多時有五位老師,其中民辦老師占多數,那時的村小校舍簡單,設備簡陋,幾間低矮的平房是教室,一塊高低不平的泥窪土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操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便是全部教具,挂圖和卡片也算是奢侈品了。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複式教學

其實那年代,農民對孩子上學並不是十分重視的,認為能認幾個字就行了,下田地干農活才是正事,能掙工分就是好男兒。於是隔三岔五有小孩缺課,特別是女孩子,上完二年級就不來了,於是,學校的老師總是在放學後一趟趟家訪,一次次勸說動員,小利益,大道理,苦口婆心,直到孩子們一個不少來上學。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頑皮的孩子們

也就是這些沒有國家正式編製的教書人,憑藉自己的一腔熱情和掌握的知識,讓農村失學的孩子得到了起碼的讀書機會,甚至改變了他們一生的命運。

不能不說,民師,曾經是農村文明的使者,是撐起農村教育天空的功勛。

民師,曾經書寫過鄉村教育中「無所不能的」傳奇

如今,中小學校都按學科配有美術、音樂、自然教室,舞蹈房、電腦房、體育館、心理諮詢室、實驗室、圖書館等各種專用教室,另外,有籃球、排球、乒乓球各種活動場所,防滑無毒的塑膠跑道等等,各學科配有不同的專職老師上課。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操場和新教學樓

但這些對那時的村小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果能擁有一架腳踩的風琴,奏出的「哆來咪發梭拉西」也如同天籟之音會讓孩子們陶醉半天。那時沒有專用教室、專職老師,但課表上的音樂、美術、體育、自然等課程不會因此消失。怎麼辦?自然要上。所有的老師,特別是沒受過師範專業訓練的民辦老師就要身兼多學科教學任務,他們往往既是語文、數學老師又是音樂、美術、自然、體育老師,我就是當時自學的腳踏風琴,那時根本不懂和弦,只聽說左手可以低八度跟著彈,聲音就飽滿了,便自以為就是和弦了,如此這樣,竟兼任了一段時期音樂課,時隔久遠,我還依稀記得孩子們跟著風琴伴奏時唱歌的情景。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腳踏風琴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音樂課

老師除了要跨學科還要跨學段教。當年的新聯小學,學校還有一個戴帽子初中班,沒有專職老師,更沒有初中老師,我一個剛畢業的高中生便硬著頭皮兼任了一年的初中英語老師,初中班的其它學科也全有村小的老師兼任。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民辦老師上課中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後來課表上出現的「班隊課」竟令我們手足無措。那時的村小能保證上幾節文化課已是不錯了,哪知道什麼少先隊,更不知少先隊活動為何物?好在凡事總有人走在前面,這為我們的班隊活動提供了範本。記得那是一位叫陳新的知青民辦老師在橫扇一所小學上的一堂班隊活動課,來自各鄉鎮的聽課老師擠滿現場,雖說還有點霧裡看花,但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讓班隊課終於有了方向。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20世紀70年代班隊活動示範課現場

時代需要老師們全能,而老師們也必須是全能。 於是,我們這些老師成了業餘時間最勤奮的自學學生,邊教邊學,邊學邊教,我們學唱歌、學畫畫、學操練,只要學科需要我們就學。有虛心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有回家努力啃書本的,有博採眾長的,也有自成一體的,這些教學的基本技能和才藝在今天看來可能是太不專業了,甚至是雕蟲小技而已,但特定的時期,特定的環境,它確確實實填補了曾經缺失的教學,明明白白滋潤了孩子們久渴的心田。


民師,是最忙碌的農民,最貧窮的老師

民師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註定了它特殊的性質和歸屬。他們首先是農民其次才是老師,進了教室是老師,下了課堂就是農民。他們享受不到公辦教師的工資,掙的是生產大隊的工分,每個民辦老師的待遇都和所在生產大隊收益密切相關。在我的記憶中,每到年底,我那善良質樸的玲珍師傅總會幫我把分得的那份基本口糧(稻穀)送到家裡,至於是否分到鈔票竟毫無印象。這種低收入的日子對一個單身知青也許不算什麼,但對拖家帶口的民辦老師來說就顯得太過寒磣了。他們必須放學後匆匆下田幹活,特別是農忙季節也得參加生產隊里的搶收搶種,儘管多掙幾個工分換不來幾分錢,自留地上種的糧食或蔬菜有時也許能緩解生活的窘迫。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民師們放學後在田間割稻

以至於在今天還記得這樣的畫面相映成趣:泥濘的田間小道縱橫交叉,陽光下,學校泥瓦灰牆泛著白光,那裡簇擁著許多泥猴似的孩子,一二個皮膚黝黑的老師手拿課本穿梭於孩子們中間……;夕陽下,田野里,還是那幾張熟悉的黝黑的面孔,他們擼起袖子,手握農具,一頭扎進那無盡的莊稼碧海。那是頗為有意思的鏡頭,是那段歷史最好的見證。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村小學生的課間活動

由於民師身份特殊,擁有農民、教師雙重身份,因此既歸公社教革組領導又受生產大隊管轄。於是,除了學校事務,生產大隊的好些事也得幫著干,例如掃盲啦,大隊要寫標語橫幅啦,社員們的文藝活動啦,甚至隊長書記的彙報稿什麼的都會找上學校里的民辦教師。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當年掃盲夜校村民們認真認字

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村教師不斷壯大,民辦教師隊伍開始優勝劣汰,所以民師必須努力快速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基本技能,參加各種進修學習,有被推薦進入縣裡教師進修學校短期、中期培訓班的,更多的是通過自學考試參加師範學校的各種不同等級的函授教育,有中師、高師函授,往往先根據教材自學,再通過定期定點面授教育,學習期滿,考試後獲得相關學歷證書,不合格的老師也會遭逐漸淘汰。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作者1976年參加吳江教師進修學校文訓班培訓

許許多多的民辦老師就是這樣在艱苦中忍耐,在歲月中成長,在教學中歷練,在積累中沉澱。歲月饋贈了民辦教師獨特的經歷,民辦教師成就了農村教育一段無法抹去的歷史。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當年赴常熟參加教研活動的老師們

今天,民辦教師一詞條早已被收入了《教育大辭典》,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漸完善和落實,通過「關、轉、招、辭、退」等步驟,從1999年到2000年底,全國已有25萬民辦老師轉為公辦教師,民辦教師真正退出了歷史。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當年教研活動聽課現場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民師,已漸行漸遠,縱然被歷史划上了句號,卻永遠值得我們記住,在我國漫長的教育史上有一個被喚作「民師」的群體,曾經為農村的教育事業流淌過血汗,貢獻過他們的青春和力量。

—END—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本文作者:朱健琳

責任編輯:顧曉紅、吳英

技術編輯:吳英

圖片來源:朱健琳、館藏及網路

不可忘卻——消失了的「民師」

徵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 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 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請發送至投稿郵箱szwjdaj@163.com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 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 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台,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