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沉沒於舟山群島海域,整整70年後因為一部電影,讓我重新翻閱了那個戰亂時代的眾生相。這樣一部大格局有情懷的好電影評分卻不高,所以想為它翻案。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01

這不是海難片

而是一部時代女性的情懷電影

電影分成上下兩部,其實它並不是傳統意義的上下兩集,上集更像是前傳,導演希望讓觀眾更多的了解當年的歷史,而下集也就是《太平輪·彼岸》包含了幾十分鐘上集的回顧,所以單看下集,故事也是完整的,從觀眾評價來看,也反應了這個觀點,大部分都認為下集比上集好很多。正是因為這個分集,導致了票房的慘敗,第一部的低評分,嚴重影響了觀眾第二部的期待值;另外,電影選在暑期檔上映,票房遠不如《捉妖記》、《煎餅俠》、《富士山春居圖》、《小時代》甚至是《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也許它確實不是網生代年輕人喜歡的電影類型。差口碑低票房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片方錯誤的以「中國的泰坦尼克號」來宣傳,誤導觀眾都以為是部海難片,過分期待船戲,看到電影過半主角們都還沒上船,自然會要求賠票錢。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太平輪·彼岸》並不是海難片,或者歷史紀錄片,甚至也不完全是一部愛情片,它描述的是亂世女人悲歡離合。處於社會不同階級的三段感情,甚至看不出誰才是男女主角,其實這部電影的主角叫「女人」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蘊芬問媽媽「你從來都不害怕嗎」,媽媽說「從我懂事起,中國就在打仗,先是八國聯軍打北平,接著軍閥混戰,外婆裹著小腳帶我們一家人從天津逃到上海,外婆從來沒有害怕過,她總是說,什麼時候天下能太平啊,媽媽什麼都不怕,就怕你失去勇氣。」

這個時代的女人,為了維持一個家,似乎註定要輾轉奔逃,對於男人來說,女人是家,只要她在,就永遠找得到回家的路。男人的血液流失在戰場,女人用生命保護家庭周全,女人是男人的家,生命才得以延續,國破山河在。這個時代的女人悲情卻勇敢,平凡又偉大。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02

穿越歷史讀電影

儘管吳宇森多麼用心用力的去描繪那個年代的背景,但過多的線索確實讓觀眾覺得凌亂。從1931年到1949年,這個時間跨度過長,當時的中國正恰逢多事之秋,如果不清楚當年的歷史社會背景,確實難以理解影片中的很多情節,所以我們先重讀一下那段歷史

首先要從1895年說起,為什麼呢,因為太平輪開往的台灣,正是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戰敗,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從此台灣進入了50年之久的日據時代。佔領台灣後,不少日本人來到台灣,電影中的長澤雅美演的雅子一家人就是來台灣的日本人,統治後期日本開始對台灣進行國民化教育,學日文,向天皇效忠,放棄中文姓氏起日本名等等,二戰爆發後,日本開始在台灣徵兵進入偽滿洲國,嚴澤坤(金城武)就是進入日軍中擔任醫療兵的台灣人。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時間來到1945年,日本投降台灣光復後將日本人全部遣返回日本本島,很多日本人幾乎沒有來得及整理任何行李就被送上輪船,雅子(長澤雅美)離開台灣甚至來不及帶走嚴澤坤(金城武)為她畫的畫像和日記。雅子嚴澤坤這一對就是因為時代而被迫割裂異國戀代表,愛情只能像民族主義妥協。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當台灣人民以為終於結束殖民統治不再是二等公民,滿懷期待獲得更多權利和機會,國民黨卻非常獨裁,政經權利基本掌握在外省人手裡,嚴酷打壓本省人和原住民,最終爆發「二·二八事件」,滿腔愛國情懷的台灣民眾心灰意冷,這道傷疤直影響至今,省籍矛盾,親日傾向,都濫觴於此。嚴澤坤(金城武)的家庭就是典型受到迫害的台灣家庭,哥哥被冤枉槍決,弟弟帶著父親和大哥的遺願前往大陸投身革命。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在大陸這邊,國民政府到達了威望頂點,蔣介石成為民族英雄,世界四巨頭之一,可惜蔣沒能抓住機會卻走錯了方向,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一手好牌最後眾叛親離敗走台灣,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經過八年抗戰早已經民不聊生,蔣不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發動內戰失去民心。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激烈,貪污成風,廉恥掃地。

1947年豪賭美國大選,站錯隊,結果杜魯門微弱優勢戰勝蔣巴結的共和黨人杜威,導致杜魯門上台後拋棄了蔣,斷絕了美國援助,致使國民政府失去靠山。由於連年戰爭,軍費開支劇增。1948年下令進行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強制將黃金、白銀和外幣兌換為金圓券,政府不允許人民私自擁有黃金和白銀,私自使用黃金屬於違法行為,本來法幣就是以政府信用背書,當時國民政府都已經岌岌可危,金圓券如同廢紙一般,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搶劫人民。電影里可以看到民眾挑著擔子裝了兩大框的金元券去換購生活物資,通貨膨脹致使經濟崩潰。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1948年國統區民眾用麻袋裝鈔票換大米

戰爭後期國軍開始大面積的「叛逃」(我們叫起義),我軍人數越打越多,國軍從內戰初期三倍於我軍的軍力,最後淪落到不足我軍一半。人心思變,士氣蕩然。電影里108師起義致使雷義方(黃曉明)失去支援,最終戰死。抵達台灣後,蔣不再信任黃埔系的軍官,所以佟大慶(佟大為 )達到台灣首先上了軍事法庭,生死不明的雷義方(黃曉明)則被懷疑叛逃。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國軍潰敗

經過「三大戰役」國軍節節敗退,國民黨開始大規模撤離大陸,為了維護其政權的正統性,倉皇運走了大量的國寶和經濟物資,過度超載的太平輪帶著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國民黨檔案等物資連同近千條生命最終沉沒于海底,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海難悲劇。

1949,對於我們來說,是新中國的誕生,太陽升起的時刻,而陽光的背面卻是冰冷的黑夜,另一個角度則上演著離騷1949的故事。不僅僅是擁有資產、有身份的上層人士,國民黨高級軍官及家眷,還有很多像佟大慶(佟大為 )、於真(章子怡 )這樣的普通士兵和底層女性,此時必須做出人生的重要抉擇,是留下還是離開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03

悲歌啟示錄

照相館裡的三組合照,一張真婚,一張假意,一張是合成未完的夙願。三對戀人三種不同的社會階層,卻因為時代經歷著相同的悲情命運。那個時代里女人們輾轉奔逃,用盡全力保護愛人、支撐家庭。這是中國女性的偉大,她們的貢獻絲毫不遜色於男人血染戰場。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故事原型 張靈甫 王玉玲

《太平輪·彼岸》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時代在變,感情觀也在變化,和平年代我們無法感同身受戰亂時代的痛楚,但勇敢和堅強會一代一代通過母親的血脈延續給後代。

在那艘永遠到達不了彼岸的輪船上,承載的不僅僅的寶藏和生命,連同一個時代的悲憫沉落海底。當天邊那顆星出現,你可知我又開始想念,有多少愛戀只能遙遙相望,就像月光灑向海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