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鬼谷子:為人不要太老實,清明節——古人對老實人的警告

鬼谷子:為人不要太老實,清明節——古人對老實人的警告

中國人的很多節日風俗都源自上古,不過在傳承當中,逐漸失去了起源的含義,附會了後來故事與傳說。這種演變並不是無意義的,而是反應了不同時代人們的思想特徵。比如端午節,原本是上古祭祀火神的節日,反應上古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後來紀念屈原則反應了人們對偉大詩人與愛國者的尊敬。

據考證,清明節原本是上古迎祭春神的節日,即迎接春天的到來,在古代要舉辦很多隆重的活動,比如洗浴,潑水,迎龍神,祈雨,祭拜高媒神,踏青,野合,祭祖等等。最令小編悠然神往的就是「野合」這個風俗了,史載,偉大的老師孔子就是清明野合運動的產物。我還聽網友說,某些地方至今仍有清明「野合」的風俗,不知真假。

鬼谷子:為人不要太老實,清明節——古人對老實人的警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一,忘恩負義是人的本性

清明節到了漢唐之後,逐漸附會上了老實人「介之推」的故事。介之推是春秋時人,公子重耳的一個小小侍從,晉國宮廷發生了內訌,介之推跟隨公子重耳流亡。逃到衛國,衛國不敢接收,趕他們走。他們在路上沒有東西吃,一個個餓得頭昏眼花。路過一片莊稼地的時候,正好有幾個農民伯伯在坎上吃東西,把重耳看得口水嘩嘩流。

人餓狠了什麼都顧不上,面子、身份通通拋到九霄雲外,吃飯最重要,大家低聲下氣跟農民伯伯討東西吃。然而他們遇到了「刁民」,不但不給吃的,有位農民伯伯還抱了一大坨泥巴來污辱他們:「吃吧吃吧,儘管吃,哈哈哈!重耳火冒三丈,氣得想打人。」跟隨的臣子使勁攔住:算了算了,在別人地盤上,忍忍吧。這個人送泥巴給我們,泥巴就是土地,這預示著公子將來要擁有天下呀,好兆頭啊,好兆頭!都餓成這樣了,還能自己給自己找了這麼大一台階,不服不行。重耳一聲苦笑而作罷。

沒東西吃就采野菜充饑,重耳養尊處優慣了,難以下咽,感嘆道:要是能吃上肉,該多好啊,天哪,肉味是這麼的令人懷念。幾個屬下聽了,一個個羞紅臉不說話。第二次吃東西的時候,重耳以為又是野菜,沒想到侍從介之推端上來一碗肉湯,裡面竟然還有「好大」的幾塊肉。

重耳美滋滋的喝完肉湯,吃了肉,問這個介之推:這是什麼肉,真是太好吃了。介之推說:哦,這個是哪個麻雀肉。重耳信以為真,等到一上路,才發覺這個介之推瘸了,走路一拐一拐的,滿頭大汗,臉上好像很痛苦的樣子。逼問下,有知道的人就道出實情,原來的剛才的「麻雀湯」是介之推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做的。重耳知道真相,非常的感動,發誓將來飛黃騰達了,一定不會忘記他的恩情。不過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誓言,他發誓的時候也許確實出自真心,但記住,忘恩負義是人的本性。

鬼谷子:為人不要太老實,清明節——古人對老實人的警告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老實人總有很多理由,默默承受不公正

或許是應了刁民「送土地」的好兆頭,重耳後來時來運轉了,在秦國的支持下回國繼位,然後封賞功臣,很多人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唯獨缺少介之推。因為介之推就是一個小侍從,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重耳早就不吃野菜了,根本想不起這個小小侍從!如果是你,你會不會生氣?

介之推的老母親勸介之推活動活動,提醒提醒晉文公,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介之推說,重耳當上君主,是老天爺的安排,自己根本沒什麼功勞嘛,跑去請功太不像話,為了表示自己高風亮節,就帶著母親隱居了!不過,對這個高風亮節,我覺得要打個問號「?」。

介之推是老實人,但老實人就沒有氣嗎?他雖然給自己找到理由,但不代表沒氣。說沒氣絕對是假的,只不過老實人生氣,自己難為自己。介之推實際上很生氣的,史書記載,他罵那幾位受到賞賜的傢伙是貪上天的功勞,比強盜坑蒙拐騙的行為更可恨,介之推的媽媽說:「你不去請賞,你就是怨恨死了又有什麼用呢?」介之推說:「我已經說了怨恨的話了,我再去求賞賜,我跟上面幾個傢伙有什麼區別,我的行為豈不是比他們還可噁心嗎」……。這就是老實人,老實人總是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老實是合情合理的,光明正大的,心不甘,情不願卻又默默的承受所有的不公正。讀到這裡,筆者認為生活中這樣的老實人實在太多了,吃了一輩子虧。

介之推隱居之後,有俠義精神的人,寫了一首諷刺的詩掛到了晉國的宮門口,諷刺晉文公有恩不報。晉文公看到後,決定重賞介之推,發現介之推已經隱居了,幾次三番就派人去請,介之推也許是太生氣了,也許是面子下不來,總之不肯來。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在《智囊》裡面曾經記載一個故事,周朝建立之後,大功臣姜子牙被封在齊國,齊國有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姜子牙請他來做官,請了三次,他都不來,姜子牙就派人把他殺了!姜子牙對周君說:請三次都不來,不給面子,以後天下人都學他,誰還聽我們的號令呢,我們不是成了光桿司令嗎?這就是君王待人之道,用不了的人,要殺掉。我要報恩,你就必須給我報恩的機會,報不了的恩呢?

這不是不可能,在晉文公流亡齊國的時候,齊國對他非常好,吃香喝辣還把美女嫁給他,晉文公生活過得滋潤,好不快活,什麼狗屁的雄圖霸業通通忘掉。屬下一看,壞了,這傢伙安於享樂沒志氣了,就勸晉文公離開齊國。晉文公死活不願意,這裡活得倍兒爽,幹嘛要走,難道還跟你們吃野菜去呀,不去不去,我就在齊國養老了,給我玉皇大帝我也不去。臣子狐偃就想了個辦法,用美酒把晉文公灌醉了,連夜拉著晉文公出了齊國。晉文公一覺醒來,已經出了齊國,晉文公號啕大哭:我的天吶,你們幹嘛非讓我跟你們吃苦啊!聽說是狐偃的主意,晉文公跳起來,拿上兵器把狐偃追殺了起碼九條街。狐偃老胳膊老腿,居然跑得比兔子還快,晉文公恁是沒追著。所以晉文公其實也不是善茬。

鬼谷子:為人不要太老實,清明節——古人對老實人的警告

三,老實人很倔強

晉文公幾次派人請介之推,介之推不來,這等於打晉文公的臉。現在天下人都知道晉文公忘恩負義,有恩不報。介之推不接受賞賜,晉文公豈不是永遠背上忘恩負義的名聲?於是晉文公帶上人親自去請,但介之推避而不見,逃入深山裡面。晉文公火冒三丈,為了逼他出來,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燒三面留一面,不信你不出來。但老實人憋了氣,倔強起來,九頭大象都拉不回來的,介之推能割自己的大腿肉煮吃,絕對是狠人,他抱著一棵大樹,活活燒死:老子就是不出來,氣死你,你能拿我怎麼的?!事已至此,晉文公也很無奈,心裏面估計跑過一百萬個「草泥馬」,算我輸,行了吧!把介之推轟轟烈烈紀念一番了事,據說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源。

故事講完了,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清明節要紀念這樣一個人,因為這介之推並沒有建立偉大的功業,也沒有文章傳世。所謂的聖人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介之推一個也不佔。他唯一特點就是忠厚老實。簡直是老實人的祖先,老實人都應該拜一拜,他身上具有老實人身上一切愚蠢的可怕的特點。在清明節紀念這樣一個人,你們覺得是祖先教育我們高風亮節呢?還是提醒我們不要做老實人?

鬼谷子:為人不要太老實,清明節——古人對老實人的警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