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大戰役,為何東吳獨勝兩場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大戰役,為何東吳獨勝兩場

我們知道,整個三國時期,正是群雄爭霸的黃金時代,各種大小戰役數不勝數,但其中的三大著名戰役當屬: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官渡之戰發生在三國早期,也就是曹操一方與袁紹之間的戰役,曹操雖然大獲全勝,但因為沒有蜀漢劉備和東吳孫權的參與,如果對鼎立的三方來說,影響算不上特別大。

但其它兩場就不同了,要不三方都卷進來,比如赤壁之戰就是魏蜀吳三方齊上陣;至少也是發生在兩方之間,夷陵之戰就發生在吳蜀之間。

縱觀這三大戰役,除了官渡之戰東吳沒有參與之外,其餘兩場,竟然全是東吳取勝。要說按實力來說,東吳比起曹魏那是難及其項背,要說計謀,蜀漢的諸葛亮那是首屈一指,為什麼東吳就能取得這麼好的戰績呢?難道上天還針對孫權格外眷顧?

當然不是!我反覆分析了東吳獲勝的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竟然發現,這兩場戰役,竟然有好幾個共同之處:


1、都是先「投降」:

這個投降,可不局限於「人」的投降,也包括戰役戰術的「示弱」。我們就來看看東吳孫權的「投降戰術」。赤壁之戰周瑜確定用火攻之後,最開始缺少天時,那就是冬天沒有南風,還是諸葛亮「借來」三天的東南風,這就奠定了可以開始戰鬥的條件;

可是有了天時,還得有「人和」啊,沒有合適的人選,怎麼能接近曹營呢?這滔滔江水可是不能燃燒的。於是,投降的人出現了——黃蓋詐降。這是孫子兵法「苦肉計」被運用得出神入法的一次。正是這種「投降」,才有了接近曹營戰船的機會,周瑜的火攻才能實施;

夷陵之戰時,雖說陸遜沒有「投降」,但是主動從巴東、秭歸一帶撤退到夷道、猇亭,這也是一種戰術上的「示弱」;另外,主動向曹魏稱臣,這也是一種「投降」嘛,從而避免了兩線作戰之虞,杜絕了後顧之憂。

在兩種形式上的「投降」實施之後,陸遜發動了絕地反擊,所謂「哀兵必勝」,於是也是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的千里連營,徹底毀滅了劉備為關羽報仇的夢想,更是讓蜀漢國力幾乎一蹶不振,東吳大獲全勝。


2、善於用「火攻」:

三國時期,似乎對「火攻」特別情有獨鍾,即使曹操的官渡之戰,不也是火燒袁紹的烏巢糧草嗎?赤壁之戰,周瑜也是運用了「火攻」這一法寶,將曹操的83萬大軍燒得七零八落;夷陵之戰,陸遜也不甘屈人之後,再次撿起來「火攻」這個法門,其效果甚至要遠超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所以說,東吳之所以能獨勝兩場大戰,和「火攻」運用得力是密不可分的。


3、用人不疑:

如果說上面兩點原因,都和孫權關係不大,畢竟,孫權自己都沒有親自作戰,功勞幾乎都是下屬打出來的。可「用人不疑」這一份大功,是誰也搶不走的,絕對是獨屬孫權。

赤壁之戰,一開始孫權還是猶豫不決,對於是戰是和拿不定主意。尤其在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渲染之下,更是內心惶恐。可是這孫權有一點非常獨出,那就時「用人不疑」,這一點,整個三國時期,應該算孫權做的最好。

一旦和周瑜確定了大政方針,立即全權賦予他實施,絕不去干擾,這才是一個「君王」應有的襟懷。周瑜才能放開手腳,徹底將自己的才智計謀發揮得淋漓盡致,最終也不負孫權所託,大勝而歸。

夷陵之戰也是一樣,陸遜一開始示敵以弱,撤退了上千里之地,換了孫權以外的任何一個主子,都會亂了陣腳出手干涉,責問前方的主帥。可孫權就是能做到安枕無憂,讓陸遜的戰略意圖得到全面實施,最終也獲得了空前的勝利。

以上三點,無論缺少哪一個,東吳孫權想要獲得三大戰役的兩場勝利,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的。但就是這麼湊巧,竟然讓孫權全做到了,終於在赤壁之戰,以3萬人馬打敗了曹操的83萬大軍,在夷陵之戰,也已5萬人馬的弱勢,打敗了劉備10萬大軍。這三個原因,我認為就是東吳取勝的根本原因,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來讀古文章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如果具備「五種精勤」,七年才有可能證道
600年來,信佛的人何其多,為何只有釋迦牟尼能成佛

TAG:每天來讀古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