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龜」式兩棲輪式裝甲偵察車:體型小巧,火力強大
二戰期間,德國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歐洲,武器裝備更加先進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德國最著名當屬虎式和豹式坦克,它們依仗堅甲利炮,橫掃戰場,神佛難擋。成為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
除了以虎豹為代表的坦克之外,德國是最早裝甲輪式裝甲車的國家之一。輪式裝甲車與履帶式裝甲車的區別在於,它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更容易生產,維護起來也非常的方便,而且公路機動性更強,速度快,油耗相對更低。所以經常擔負兵力運輸、通信、偵察、火力支援等任務。
德國是發展輪式裝甲車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一戰之前,德國的戴姆勒公司就為德國軍方生產輪式裝甲車了。當時的輪式裝甲車重3噸,配備兩挺機槍,最高時速4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能夠達到248千米。
1931年,古德里安接任德國裝甲兵參謀長,負責發展軍備、構建德國裝甲部隊的工作。他根據德軍的實際情況,決心加速發展重型輪式裝甲車。除了Sd.Kfz221輕裝輪式裝甲車系列,6輪與8輪的裝甲車也在此時期正式裝備德軍,並被劃為重型輪式裝甲車。
對於我們來說,比較熟悉的可能是Sd.Kfz.221/222輪式裝甲車,因為1936年中國曾經購買過這種武器裝備,在中國它還被稱為「毫須」式裝甲車,在台兒庄會戰中,這種車輛主要擔任搜索警戒任務。
實際上,德國的輪式裝甲車有很多種,用途也各種各樣。其中有一種「龜」式兩棲輪式裝甲偵察車,體型很小,卻水陸兩用,火力還非常強。
「龜」式由德國塔普爾工廠於1941年開始研製,目的是為了取代Sd.Kfz.221222223系列,實現部分零件與Sd.Kfz.234系列通用,以降低生產和維護的成本,減小後勤保障的壓力。
1941年底塔普爾工廠造出了3輛原型車,分別取名為1、2、3號。1942年完成了樣車的生產製造。該型裝甲車最初安裝了一台51.5千瓦發動機,後來改用91.87千瓦的V8風冷發動機。它有良好的路上行駛性,同時也能在水中高速行駛。
龜式雖然是一種兩棲裝甲偵察車,但是火力強大,最初的3輛樣車裝備了不同的武器,1號使用7.92毫米MG81機槍;2號使用MG151機關炮,同時搭載7.92說毫米MG34或者MG81機槍;3號只使用20毫米MG151機關炮。
MG81機槍
與此同時,龜式還有不錯的裝甲防護能力。它的車體採用傾斜式裝甲,雖然裝甲厚度只有7-10毫米,但是卻足以抵擋步槍和機關槍的襲擊。不過,由於水中浮力的原因,限制了該車型後續升級空間。
Mg151機關炮
1943年,龜式兩棲裝甲車正式定型,但是由於戰局已經非常糟糕,德國已經沒有資源和能力生產主戰武器以外的裝備,所以龜式兩棲裝甲偵察車並沒有大規模生產,最終的生產出來的數量不詳。
二戰後,世界各主要強國都大量開發輪式裝甲車,中國起步較晚,但是已經完成了「彎道超車」,其中ZBL-09式8輪步兵戰車的性能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該型車輛除解放軍大量裝備外,還大量出口委內瑞拉、泰國等國。


※抗戰時中國真的缺槍嗎?僅廣東一省就擁有各種槍400萬支
※侵華日軍裝備的這種炮,對火力點威脅極大,被稱為「機槍殺手」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