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大將兩次叛變投敵,最終死於叛徒之手,滿清6大親王都被他打敗

一大將兩次叛變投敵,最終死於叛徒之手,滿清6大親王都被他打敗

明朝末年有許多將領,在後來被記入史冊,有的是因為氣節和戰功,有的是因為他們的不戰而降,葬送了大明的江山。吳三桂是有名的降將,與吳三桂一樣駐守明朝要塞的大將姜瓖,也是一位更加令人不恥的降將。他的經歷並不光彩,先是對李自成的軍隊不戰而降,再是對清軍不戰而降,兩次叛變投敵。姜瓖在降清之後,因反覆投降敵人的行為,被當時的同僚不齒,在同僚的冷暴力之下,姜瓖選擇反清復明。征討姜瓖的戰爭,清政府派出了勇猛的八旗士兵,先後有五位王爺到達了戰場,但是這個看似沒有實力的軟骨頭大明武將,卻讓八旗士兵碰了一個硬釘子。若不是姜瓖的部下反叛,這場戰爭的最後結果,會如何誰也不得知。

姜瓖出身陝西將門之家,自己和父兄等人都是明朝的邊防武將。姜瓖駐守的位置尤其重要,是明朝重要的邊塞重鎮大同。當時的姜瓖是大同總兵,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大同就成了幾方人馬競相爭奪的城鎮。眼看明朝大勢已去,而闖王李自成的軍隊又順義民心,在李自成率兵打到大同的時候,姜瓖選擇了投靠李自成。本以為,以此功勞能當一個開國功臣,誰曾想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很快將李自成的軍隊逼出了北京。李自成的軍隊不敵清軍,中原戰局重新洗牌,清軍成了新的王者。姜瓖想當然的又投靠了實力更為強大的清軍,將大同拱手相讓。

吳三桂投降清軍,是因為與李自成有國恨家仇,是有情可原,但是姜瓖的做法卻是赤裸裸的漢奸行為。有人說姜瓖投降清軍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兵臨大同城下的八旗士兵太過強悍,姜瓖心有膽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投降也是必然的。清軍能夠幾次擊垮明朝的邊防線,打得李自成從北京城倉皇出逃,依仗的是八旗兵勇猛的戰鬥力。眾所周知,從後金的崛起到後來清軍入關,這個朝代才經歷了兩代皇帝。後金能從驍勇善戰的游牧民族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努爾哈赤與他的後代們的軍事能力。努爾哈赤是個天生的領導者,他建立了後金,他的子孫也繼承了他的軍事才能,把八旗兵訓練的更加強悍。

八旗兵出身草原,本就善於騎射,在這方面碾壓騎術欠佳的中原士兵。為了激發八旗士兵對戰爭的熱情,在後金初期並沒有軍餉一說,士兵想要得到封賞和財富就去參加戰爭去掠奪。這一方法極大的激勵了八旗士兵的熱情,戰爭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場狂歡。有英勇的領導者和誘人的獎勵制度,再加上本身實力過硬,八旗兵在遇到明朝士兵時所向無敵,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些條件,在後來平叛姜瓖的戰爭中,並沒有凸顯出亮點來,反而被姜瓖的大同士兵反擊的灰頭土臉。姜瓖在投降清朝之後,自認為他對清朝的貢獻很大,但是清朝給予他的待遇卻不高,甚至因自己投降的行為而受到清朝將士的嘲諷。

這種心理的不平衡最後終於爆發了,姜瓖在順治四年的時候舉兵反叛。他的這一行為立即遭到了討伐,但是清朝接連派出許多王爺前去大同征討,也未能取得勝利。最終大同迎來了長江以北的絕大多數兵力,五位親王坐陣,但是面對這些清兵,姜瓖骨子裡的血性第一次被激發出來,他不再輕言失敗。姜瓖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力,率領久經沙場的大同士兵,在防守嚴密的大同重鎮里與清軍周旋。這場戰爭打了八個月,清軍未能佔得一絲便宜,在大同城外寸步也無法向前,滿清6大親王都被他打敗。後來姜瓖最終死於叛徒之手,清軍這才得以進入大同。姜瓖生前最後一戰,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戰爭,若是這場戰爭放在清軍入關的時候,或許姜瓖就不會背負罵名,而是名留青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他是諸葛亮的愛子,為官卻毫無建樹,死前一句話揭露蜀漢滅亡原因
一書生提出一驚人計劃,將朝鮮設為中國一行省,被李鴻章一口拒絕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