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易經》科學嗎?

《易經》科學嗎?

《易經》是群經之首,是中國第一本哲學書。無論是後來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學派,其思想都起源於《易經》。《易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明了世間萬物的道理和自然的規律是相同的。

太陽有起落,天有朝暮,人有生死。樹有根則活,人無根基不能立事。眾所周知,月亮的遠近會影響地球的潮汐,星體的運動會改變地球的節氣,這是我們所謂的自然規律,萬物都走不開這個自然規律。我們看到很多影視作品裡,古人觀察星象,就是在探查自然的變化對於人們生存環境的影響。這也正是易經最深遠的意義。

說到哲學,就不能不提數學,數學和哲學就像好朋友一樣形影不離。古希臘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巴門尼德、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是有名的數學家。我們只知道畢達哥拉斯找到了勾股定理,殊不知在清朝的《河洛精蘊》里,作者已經為勾股定理在《易經》中找到了出處。

因為萬事萬物的發展都離不開自然的規律的影響,所以我們通過《易經》的哲學理念可以看到一個人、一件事的未來發展。其實哲學本身就是一種自然規律的總結,而科學的進步標誌就是不斷地證明哲學的重要性。所以愛因斯坦會說,當科學發展到盡頭的時候,會發現上帝在那裡等他。

篤信科學的人容易犯的錯誤在於,將「不科學」等同於「不正確」,這個觀點是不對的。科學是不斷發展的,總有其邊界,有時代局限性。如果在經典力學時代,如果有人宣稱光速不變,會被當時的人認為不科學,但你能說這個觀點不對嗎?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某些理論已經被科學證偽,那麼我們可以說它是錯的。然而這樣的錯誤理論其實很有限。科學理論並不比科學之外的理論更正確,只是更可靠,而科學之外的理論也不一定是錯的。所以《易經》千百年來對人類存在的積極影響遠大於我們的爭論,它到底科學不科學的問題。

——《周易自測牌》作品工作室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易自測牌 的精彩文章:

易經中象數和義理指的什麼?
什麼樣的人才配得上你的餘生?看完你就懂了

TAG:周易自測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