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誇誇群火爆引關注,是正能量還是壞事?

誇誇群火爆引關注,是正能量還是壞事?

誇誇群是以誇讚群友為宗旨建立的微信群,只要有人進群,大量「誇友」就要自發地對其進行一輪誇讚。誇誇群盛行於高校,如今成了不少人緩解壓力的渠道。很多網友稱,誇誇群正成為他們快樂的源泉,傳播正能量的陣地。

誇誇群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有人覺得「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大家在互相傳遞正能量,我希望它越來越大、越來越活躍。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需要安慰,而在誇誇群,不管大事小情,都會有人無條件地鼓勵你」。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誇誇群中,誇誇群日益火爆,已走出校園,走向海外。而越來越多的媒體和有關機構開始關注這一現象。一位海外博士稱,她也感受到中國高校這陣「誇誇」熱潮,並坦言: 「我需要誇,喜歡大家各種誇我論文寫得好、科研做得好這樣子。」她還表示,發現自己講話更「正面」了。博士有時候喜歡挑別人毛病,會想一些負面的東西,「但是你在誇群里只能誇別人,這會改變你的思維模式」。

其實佛教在這方面早就有了明確的表示,要說柔合語,所以誇誇群的出現正是適應了人們都喜歡聽悅意的語言的心理需要。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語言是非常關鍵的,它是重要的連接紐帶,不管你是否學佛,都應該具備悅耳的語言。佛經云:「故當說柔語,莫言不悅語,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若說柔和悅耳的語言,不但不造罪,功德還會增上。世人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以刺耳的語言傷害他人,很長時間都沒辦法癒合。所以作者要求我們,與人溝通的時候,說話要真實可靠、柔和委婉,不要說謊話,更不能用粗暴的語言。

有些人認為粗語比較有力量,能承辦一些事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也講過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北風與南風比武,看誰能把一個人的衣服吹掉。北風颳得特別猛厲,那人為了抵擋寒風,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陽光明媚,那人漸漸覺得暖和,於是脫掉大衣。北風喻為惡語,南風則為美語,所以,認為說粗語容易承辦事情,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要想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圓滿,必須依靠婉轉的語言。

語無劍刃,能刺人心

《入行論》云:「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應該讓別人樂於接受,說一些稱心的話語,把意思表達清楚。有些人說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是在讚歎還是毀謗,他自己說什麼也不明白,這可能跟性格有關吧。我們說話不但要主題明確,同時要顧及到別人的感受。藏地有種說法是:「說一句話,要看一百個人的臉色。」又說:「語無劍刃,能刺人心。」可見,交談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則會得罪很多人。有些道友說:「這個人3年前對我說過什麼,這話一直刺到我的心坎深處。已經過了這麼年,我的傷口還是沒有治好……」當然,修行境界比較差的人,經常會受到語言的刺傷,倘若你修行很不錯,哪怕別人冤枉你、侮辱你,你也會當成耳邊風,不會引生煩惱或者痛苦。可是凡夫人不一定有這麼高的境界,經常會受到語言的影響,所以說話還是要注意。

——索達吉堪布《親友書講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林菩提 的精彩文章:

再議佛教在家居士的三大責任
元宵開運4大秘訣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