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臨死之前,為何不殺司馬懿,反而殺了楊修?這裡告訴你原因

曹操臨死之前,為何不殺司馬懿,反而殺了楊修?這裡告訴你原因

曹操是公元220年去世的,在他死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19年殺了楊修,曹操的舉動讓人很詫異。曹操生前曾告誡兒子曹丕:「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不是甘為臣下之人,將來必會幹預我們家族之事。」講真曹操眼光還是比較毒的,司馬懿晚年確實掌控了曹氏江山。當然這都是後話。既然曹操看出了司馬懿的陰險狡猾的一面,為何臨時前沒殺司馬懿反而殺了楊修呢?

楊修是個古代知識分子,在三國時期,知識分子很少,像楊修這樣博學多才的少之又少。因為古代沒有普及義務教育,貧寒子弟根本沒有機會讀書,他們只能安安分分的種莊稼。讀書做官從來都是門閥士族子弟的事情,楊修就是士族子弟,他家盛產太尉,他的父親是太尉,他的爺爺是太尉,他太爺爺還是太尉。楊修書讀的好,他也有讀書人的通病,喜歡賣弄學問,耍個小聰明。而且他精通心理學,擅長揣測別人的心思,而且還猜測極准,甚至連老謀深算的曹操心思,他也能摸得八九不離十。這曹操是個奸雄,城府極深,天天謀劃著一些權謀之術,哪料到有個人像自己肚子里的蛔蟲一樣,自己想的什麼準備幹什麼他都一清二楚,曹操越來越感覺不自在。

曹操也喜歡賣弄學問,沒事也附庸一下風雅,寫寫詩提提字啥的,寫的不錯,他的詩大氣磅礴,波瀾壯闊,如滔滔江水一般奔流不息。除此之外,他還喜好猜謎語,不僅自己猜,還出謎題讓別人猜,偏偏楊修是個猜謎高手,曹操出的謎題,在楊修看來如小兒科一般,一猜即中。自古文人相輕,自負的曹操看到謎題被楊修一下猜中,心中不悅。當然,這些瑣事只是讓曹操心中有些不爽,此時還沒有殺楊修之心,但後來發生的事情才真正讓曹操有了殺心。原來,楊修捲入了曹操繼承人之爭中,立嫡立長自古就是最為敏感的事情,也是最為忌諱的事情,楊修支持曹植。

曹操為了在兩個兒子中選拔優秀的繼承人,經常出一些軍事方面或者國家治理方面的考題,讓兩個兒子回答,曹植每次都能對答如流,曹操暗暗稱奇。後來曹丕告密,才知道都是楊修事先猜中題目,並提前為曹植設計好答案。曹操知道後,大怒,這是典型的作弊啊!此時他已有殺楊修之心,但是還差一個合適的借口。終於有了「雞肋」事件,曹操抓住這個機會,以擾亂軍心之名殺了楊修。楊修不僅死在他的狂,還死在他愛管閑事,立嫡立長是曹操自己的家事,你一個外人瞎摻和,曹操不整死你才怪。司馬懿也是個士族子弟,家族勢力非常顯赫,他也是個博學多才的智謀之士,這點和楊修有點像,但司馬懿不像楊修那般張揚,而是低調深沉。不該管的事情不管,不該問的事情不問,始終和最高領導曹操思想保持一致,行動保持一致,套用現在政治辭令,那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

在曹操看來,這個小夥子是個可造之材。但後來曹操發現司馬懿抱負遠大,有雄心壯志,似乎不甘於人臣,越來越像年輕時的自己,這時他有點擔心,憑他的老謀深算,尚可以駕馭司馬懿,但他的兒子孫子是不是能駕馭的了他呢?曹操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應該是基於此,曹操戎馬一生,閱人無數,直覺還是蠻準的!可是司馬懿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智謀之士,此時魏國元老級的謀士如郭嘉、荀彧等都已死去,大業未成而殺智謀之士,殺之實在於心不忍。曹操生了惻隱之心,他不會想到,在他死後,他這一時之仁,竟然鑄成大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小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玄宗日夜獨寵楊貴妃,盛寵11年之久,為何沒有生下一個孩子?
倘若太平天國推翻了清帝國,後面中國怎麼發展?這裡告訴你答案

TAG:覃小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