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能體會到孤獨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能體會到孤獨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3月16日,著名設計師KAWS即將在香港展出的巨型充氣人偶COMPANION孤零零躺在在香港一個碼頭。 (@視覺中國 圖)

給你個機會選擇生活在別處,你會選擇哪個國家?3月20日,聯合國給了一個參考標準:《2019年世界幸福報告》。據報道,這份報告綜合人均GDP、社會支持、人均壽命、社會自由程度、寬容度和腐敗程度等因素打分排名。最終,芬蘭排名第一,之後是丹麥、挪威、冰島、荷蘭、瑞士、瑞典、紐西蘭、加拿大和奧地利。美國比去年下降了一名,變成第19。排名靠後的就不提了,我們來聊聊芬蘭。有些芬蘭人聽說自己國家最幸福後,第一反應很可能是:好笑,竟然是我們?芬蘭人給人的感覺經常是高貴冷艷、不善表達、內向不愛社交。完全沒有「我們很幸福」的感覺。據說在公交車上,如果旁邊座位有人,芬蘭人寧可站著也不會坐下的。每個芬蘭人都是孤獨的旅者。

好幾年前,我去過一次芬蘭的赫爾辛基。導遊指著被大雪覆蓋、天色陰沉的街道說,在這座城市生活壓抑而無聊,請我來都不會久待這裡。我倒覺得很適應,畢竟,只要有網路,哪裡都有社交。前幾天,《紐約客》發了一張gif圖片,很有趣。一個運動的女人,身段柔軟地練著瑜伽,手裡同時捧著手機目不轉睛。偶爾,身體彎到一種扭曲的角度,不便手指操作,但腳趾還是能靈活地滑動屏幕。看完後,我簡直太有感觸了。現在我跑橢圓機,就一定得前面放著手機或Pad,裡面播著郭德綱相聲或者《吐槽大會》。這樣,原本是孤獨的鍛煉,也變得熱鬧起來了。

網路已經極大拓展了我們的關聯,娛樂變得無處不在,我們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擺脫孤獨的境地,哪怕是深夜,獨自一人在床上,也可以抱著手機刷到眼睛終於閉上為止。人類已經越來越不容易感覺到孤獨,越來越沒有時間獨處——莫說是人,動物都逃不過這種命運。家住英國南格洛斯特的72歲退休老人斯蒂芬·麥克凱爾斯有一個堆著各種工具的棚屋,晚上的時候,無人造訪。但最近他發現,桌子上凌亂的小東西,通常過一晚,就會被誰整理好。聽起來像是個英國版「田螺姑娘」的故事。為了抓住TA,老人在棚屋裝了一個攝像頭。沒想到,原來是只老鼠。它每天晚上會爬到桌子上,把散落的零件放進盒子里。人們不知道它為何有這種迷之愛好,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這種愛好,已經不再是自己的事情。攝像頭拍下的視頻,讓它變成了一個新網紅,人們會盯著、討論它,直到對它失去興趣。

晚上原本是最適合體味孤獨的時刻。那天在朋友圈刷刷刷,忽然看到有人發蘇軾的詞《卜運算元》,隨口讀了一遍,眼前霎時出現了一幅畫面,月掛當空,梧桐樹影,一個人在黑黢黢的夜色里彷徨徘徊。那種孤獨的心境,應是最容易讓人產生傷春悲秋、體悟蒼穹的感覺。就像當下最火的動畫短劇《愛、死亡和機器人》中,有一集講一個叫齊馬的機器人,從一個打掃泳池的家用機器人,進化到宇宙文明中最有智慧的藝術家。他用整個宇宙作為自己創作的布景,獨身探尋宇宙的真理。沒人能夠理解他的深邃與孤獨。這一集其實改編於一個科幻短篇。動畫里,齊馬最終在萬眾矚目下,進入游泳池裡自我解體,回歸原來的本我。那是他最後一幅作品。但在小說中,還有一段。生前最後採訪齊馬的記者,每隔幾十年就會去看那個泳池,曾經無數人為之追捧的齊馬周圍,終於冷清下來了。「即便在最好的天氣里,看台上也總是有點空曠和凄涼。」無論是動畫還是小說,都滲透出一股悲涼的孤獨感。在我看來,正是這種孤獨感,讓齊馬變得更具人性。畢竟,能體會到孤獨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出自2019年第8期《Vista看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郭襄之後,楊冪還演活了「黃蓉」?
這部6.0分的國產瑪麗蘇神劇,你看完不瞎找我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