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瑪堪」中的薩滿祭神儀式

「伊瑪堪」中的薩滿祭神儀式

(北方薩滿)

編者註:王松林、田佳訓提供的《薩滿文化和中華文明》,原文比較長,所以我們分為幾個專題發表,已經發布的文章有:

2月18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論與北方薩滿神系》。

2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聖壇上的女神王國》。

2月20日發表文章《薩滿「多層天穹」觀與「三界」說》。

2月21日發表文章《「三魂說」與薩滿魂化觀念》。

2月22日發表文章《「靈魂飛翔」與薩滿脫魂術》。

2月23日發表文章《觀氣——薩滿原始氣運觀念》。

2月24日發表文章《「火練金神」與薩滿鍊氣功》。

2月25 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判觀念與卜筮、占夢術》。

2月26日發表文章《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2月27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諭的內容與形態》。

2月28日發表文章《薩滿面具的分類與原始功能》。

3月1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薩滿神偶與神像》。

3月2日發表文章《錫伯族薩滿驅邪的心理療法》。

3月3日發表文章《薩滿服飾功能結構與象徵符號》。

3月4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帽造型類別及象徵意義》。

3月5日發表文章《薩滿神鼓、法器種類及應用》。

3月6日發表文章《薩滿選徒、授技與承襲儀式》。

3月7日發表文章《神樹崇拜與滿族的神桿祭祀》。

3月8日發表文章《動物崇拜——原始氏族生存意識的反映》。

3月9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鹿崇拜民俗與藝術》。

3月10日發表文章《古代民族的熊崇拜與圖騰意識》。

3月11日發表文章《「熊節」——奇異的北方薩滿祭俗》。

3月12日發表文章《北方民族的「骷髏神」——不可思議的祖先神崇拜》。

3月13日發表文章《「神狼」形象及其原始文化內涵》。

3月14日發表文章《滿族薩滿祭祀的氏族保護神》。

3月15日發表文章《薩滿祭類祭程的上古遺風》。

3月16日發表文章《原始部落的薩滿雪祭大典》。

3月17日發表文章《薩滿鷹祭與滿族鷹舞》。

3月18日發表文章《清代宮中祭祀與「堂子祭」》。

3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家祭」與滿人祭祖》。

3月20日發表文章《大地崇拜的古俗與地神祭》。

3月21日發表文章《山神與山崇拜的薩滿文化內涵》。

3月22日發表文章《遼代契丹民族對日月的崇拜》。

3月23日發表文章《英雄時代的薩滿文化史詩》。

3月24日發表文章《輝煌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

3月25日發表文章《《烏布西奔媽媽》的薩滿文化蘊含》。

3月26日發表文章《盜火英雄——中國神話的普羅米修斯》。

3月27日發表文章《光怪陸離的薩滿神話故事》。

3月28日發表文章《「滿族說部」與薩滿口碑傳承》。

3月29日發表文章《哈薩克史詩的薩滿文化意蘊跡》。

3月20日發表文章《《尼山薩滿》——神歌說唱文學》。

歡迎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歡迎提供寶貴意見。

(尼山薩滿像)

「伊瑪堪」中的薩滿祭神儀式

伊瑪堪,是保留在赫哲族民間的帶有藝術創作的口頭說唱文學作品,其中關於薩滿祭神儀式的描寫採用了人們生活中的薩滿跳神祭神習俗與口傳資料,是對這類祭神儀式典型的文化解釋,它反映了薩滿原始宗教信仰在北方諸民族中廣泛流傳的人類精神文化現象,蘊含著北方先民深層次的民族心理,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孟慧英博士,在《薩滿英雄之歌:伊瑪堪研究》一書中考論,迄今為止採錄發表的赫哲族14部伊瑪堪當中,有許多薩滿祭神場面和祭祀儀式,主要是因請神、祈神、謝神、送神而起。它們保存了薩滿祭神的古老內容,比一些民族志書籍資料記載得更為生動、豐滿、完整,是研究薩滿祭神的一份十分珍貴的文化史料。

在伊瑪堪《香叟莫日根》里,祭神和祈神的描述共有8處。

(1)溫金德都答應嫁給香叟的哥哥後跳神祭神:

「第二天,溫金德都把烏魯古力、天鵝和野豬都剝了皮,收拾乾淨,烀熟後,宴請全村老少。

鄉親們來了後,溫金德都先祭神靈。她戴上神帽,穿上神衣、神褲,圍上神裙,繫上腰鈴,手上拿著神鼓開始跳起薩滿舞來。跳了不大一會兒,全村老少也都跟著跳起來,邊跳邊圍著屯子的大街小巷轉了三圈兒。

跳完了薩滿舞,全村老少在一起圍著幾張大桌子吃喝上了。溫金德都這時對大家誦唱:「赫哩啦赫哩啦,赫哩啦來赫哩啦——,各位父老鄉親,我從小住在村裡,大家幫了我不少忙。今天我殺了天鵝和野豬,煮了烏魯古力,來祭祀神靈招待鄉親。過兩天我就要跟我丈夫走了,大家要吃好喝好,難得在一起高興高興!」

(2)傅勞洪(香叟莫日根的結拜兄弟)用鹿肉祭神:

第二天,他們把鹿皮扒了,把鹿肉放在大鍋里燉上了。燉好後,拿到托落(祭樹)下面,放在神桌上供神。傅勞洪點上了香,戴上了神帽,穿上了神衣,拴上腰鈴,手拿神鼓,「嗵嗵嗵」地打起來,跳起來,嘴裡一邊還叨咕著:「赫哩啦,赫哩啦,諸位神靈聽著,今天不是往常的祭祀,我們用難得的神鹿肉,供奉在你們面前。請諸神一個不落下,都吃飽吃完。請你們保佑我們,讓我們一路平安。請你們幫助我們,讓我們勝利凱旋!啊啷——」

傅勞洪打著神鼓,圍著托落繞了三圈兒。神桌上的香火冒出淡淡的煙霧,樺木盆里的肉冒著熱氣,煙和熱氣升起來,慢慢飛向天空。

(薩滿在七星斗前擊鼓請神)

(3)香叟莫日根祈神,讓神靈幫助他跳過海去:

這馬跑得真快,過了幾座山,就到了海邊。海里霧氣沼沼,無邊無岸,分不清哪是水邊,哪是天邊。香叟鬆了韁繩,對馬說:「你在這兒吃草,等著我,我最晚明天回來。」馬低下頭,啃起地上的草來。香叟站在海邊,嘴裡叫著諸位神靈唱:赫哩啦赫哩啦赫雷——各位神靈,請你們顯顯神。如果我能報了阿爸阿媽的仇,如果我有當額真的命,讓我這一跳,就跳過海去。啊啷——」

不大一會兒,就看見從東南方飛來了一朵雲彩,刮來了一陣大風,直奔香叟莫日根而來。到了他身邊,像旋風一樣,把香叟莫日根託了起來,送上天。他閉上眼睛,只覺得兩耳風聲「呼呼」地響,飛了起來。飛了一陣,風停雲也散了。睜開眼一看,他已來到了一個柞樹崗的大柞樹下了。他站起來一看,前邊不遠有一座像金子一樣閃光的山,東邊不遠有一座像銀子一樣閃光的山。他順著兩山中間的大道走去。

(4)赫金德都祭父母的神靈,詢問是否同意幫助香叟莫日根:

赫金想到這裡,對香叟唱道:「赫尼那赫尼那赫來赫雷——快起來,快起來,你起來吃完飯,快點兒把鹿皮扒了,把肉都烀好,祭祀我阿爸阿媽的神靈。讓我跟他們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答應。要是阿爸阿媽不同意,那我就去不成。啊啷——」。

他們三個重新到桌子旁坐下,喝起酒來。喝完酒,吃完飯,香叟紮上腰帶,圍上圍裙,用刀扒下鹿皮,切好鹿肉,然後放到鍋里烀上。等肉烀好後,把肉盛在樺木盆里,供到「托落」跟前。赫金德都戴上神帽,繫上神裙,紮上腰鈴,手拿神鼓,一邊敲著,一邊圍著托落跳了3圈。香叟一邊燒著香,一邊用小刀子割著鹿肉、鹿舌頭,一小塊一小塊地扔到空中。然後用手醮著酒往空中灑,嘴裡叨咕著:「嘬!嘬!嘬!」祭祀諸位神靈。赫金德都一邊跳,一邊唱起來:

「赫哩啦赫哩啦赫來赫雷——金瑪發——我的阿爸,銀瑪瑪——我的阿媽!這次香叟莫日根送來兩隻鹿,祭祀你們的神靈。阿爸和阿媽,還有諸位神靈,請你們多吃多喝點兒,收下香叟的一片心。這次他來這裡,求我去幫助他西征,這事不知阿爸阿媽答不答應?「

(5)香叟莫日根祈神,向古大瑪發求助,幫他把獨角龍運到金家:

他想:咋往回拿呢?撈著走,怕把獨角龍拖死;扛著走吧,它十丈多長,太不方便。想來想去,想到了古大瑪發,張嘴向東南喊了幾聲,說:「赫哩啦赫哩啦赫雷——古大瑪發,古大瑪發,請你快來助我一臂之力,把獨角龍運到赫金家。古大瑪發,古大瑪發,我住嘴的時候,你快來呀!啊啷——」

不一會兒,東南方來了一朵雲彩,帶著「嗖嗖」的風聲,一眨眼就到了身邊。香叟莫日根一看,古大瑪發真的來了。這位古大瑪發向香叟點了點頭,摘下腰帶,拿出一根像手腕子粗的皮繩,把獨角龍捆了3道,一轉眼飛走了。

(現代舞蹈——莽式舞)

(6)赫金德都用獨角龍的舌頭和鼻子祭神:

香叟莫日根隨後向赫金德都家走去。到了金房子跟前,他一眼就看見那獨角龍被放在房西頭托落的下面。傅蘭德都和赫金德都高興地迎面走過來,把他請到了屋裡坐下休息。不一會兒,又喝起酒來。喝了一陣,赫金德都戴上神帽,穿上神衣,圍上腰鈴,拿著神鼓,敲了起來。她圍著獨角龍轉了三圈兒,唱道:「赫哩啦赫哩啦赫來赫雷——金瑪發,我的阿爸,銀瑪發,我的阿媽!你們說的兩件事情,香叟莫日根都已做成。他的請求,女兒也只好答應。啊啷——」

她又回頭對獨角龍唱道:「赫哩啦赫哩啦赫來赫雷——獨角龍啊獨角龍,今天留你一命。不過得把你的爪子,割下一節骨;把你的鼻子,割下一小塊兒;把你的舌頭,割下一小截兒。快快伸出舌頭吧,不老實就要你的命。啊啷——」

獨角龍一想,還是保命要緊哪!割下一截舌頭不要緊,慢慢可以長上;割下一小塊鼻子也不礙事,反正只要留我一命就行。它一張嘴,把舌頭伸出來了。赫金德都走到跟前,用刀子把舌頭割下一小截兒,又把鼻子割下一塊兒,把爪子割下一節骨。完了,她對獨角龍說:「你可以回到你的深泉里去了!」獨角龍把頭一抬,從嘴裡噴出水來,變成了霧和雲。它駕著雲霧飛回它的暖泉里養身體去了。

赫金把割下來的龍舌頭、龍鼻子和龍爪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地割碎了祭神。祭祀完畢,他們3人又進屋裡,高高興興地喝起來。

(7)香叟莫日根祈神,求古大瑪發幫助戰勝對手泰勒莫日根:

回頭再說香叟莫日根和泰勒莫日根,這兩人打得難解難分。突然,泰勒身上噴出開水來,澆得香叟疼痛難忍,手上臉上都燙壞了。香叟一看不好,往後一跳,大聲叫起古大瑪發的神靈來,唱道:「赫哩啦赫哩啦赫來赫雷——古大瑪發,你快顯顯神!快來幫幫我,降服泰勒這個壞人。他身上噴出的開水,實在讓人難受。啊啷——」

叫聲剛落,南面空中飄來了一朵雲彩,像雷鳴閃電似地奔來。到了香叟頭頂,現出一個白鬍子瑪發,他就是古大碼發。

(8)香叟莫日根凱旋,榮歸故里,隆重祭神慶賀的儀式:

第二天一早,10個莫日根拿了弓和箭,一起上山去了。南山去了7個,西山去了3個。他們見鹿就打,見狍子就抓,見野豬就射。一連打了3天,打了不少獵物。博什庫們安排了車輛,分頭前去迎接。到了那裡,把打的野豬、鹿、狍子、野雞全都裝上車往回拉。

香叟在家領著一幫妻子把房子收拾得乾乾淨淨,把打來的飛鳥走獸全都堆在房西頭的托落下面。香叟一看,有百隻花鹿、百頭狍子、百隻野雞、百頭野豬……已經超過了他要的數。他又安排了人,扒皮的扒皮,割肉的割肉,煮的煮,洗的洗。肉煮好了以後,盛在樺木盆里,端到托落下面的神桌上,供奉起來。他的嫂子和妻子,都穿上神衣,戴上腰鈴,戴著神帽,拿著神鼓,跳起薩滿舞。香叟把各種肉往空中扔去,口裡喊著各位神靈的名字,祭祀神靈。祭祀完了,他們一起走上大路,圍著圈兒,跳躍舞蹈。全村的老百姓也都跟在後面跳起舞來。繞著村子裡的路跳了三圈兒,又回到他家托落跟前。香叟跪在前面,德都們和全村老幼依次在後面跪下磕頭。香叟拿刀子割肉,又灑酒祭祀一番,才算結束。接著,把各種肉擺了數十桌,全村老幼都坐在一起,大吃大喝,慶祝香叟勝利返回故鄉。

把「伊瑪堪」中對祭神儀式和薩滿跳神場面對比,可以看到它們之間有許多共同點:

一是,都有祭祀供品:野豬、天鵝、鹿、狍子,或是猛獸、蛟龍等。其中猛獸、蛟龍,都是赫哲初民幻想中的神獸。而蛟龍,是赫哲初民和華夏先民的共同崇拜,有著一定的親緣關係。赫哲族是「華夏先民人居黑龍江的同族的分支」。

二是,都放在托落下祭祀。托落上放的色翁(神)是鳥形的鷹神,表現了赫哲族對鳥的崇拜。在《滿洲實錄中》也有「神鵲救樊桑」之說。這些崇鳥的原始信仰的鮮明特徵告訴我們,在滿—通古斯語族之間具有共同的淵源關係。

三是,祭神都身穿神衣,戴神帽,敲神鼓,拿神杖,一副原始宗教薩滿的標誌。

四是,載歌載舞,在場的男女老少全都參加,場面十分熱鬧。

五是,祭祀儀式完畢,參加者在一起暢飲。

六是,祭神時領祭者都唱《請神詞》,呼喚各種神靈的名,請他們來享受這頓豐盛的宴席。這裡的求神詞和薩滿的請神詞是一模一樣的。

「伊瑪堪」中反映出來的帶有神話色彩的祭神儀式是一種原始藝術的創作,而其本質是薩滿巫術活動的原始宗教意識,是在原始氏族社會薩滿慶動的基礎上發揮、創作出來的。

《香叟莫日根》中保留的祭神儀式和薩滿跳神同出一源,真實地記錄了赫哲族初民的原始思維和宗教意識,由此可見薩滿文化對「伊瑪堪」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同時,在通古斯語系民族中,薩滿是口頭傳承文學作品中的共同形象,這就有力的證明了薩滿文化在我國北方原始文化圈中的普遍存在與重要作用。

(現代舞蹈——薩滿腰鈴舞)

赫哲族「伊瑪堪」中祭神的類型與特點:

(1)請神、謝神型。這些類型的祭神儀式場面宏大,一般篇幅較長,有說有唱,歌手採用許多薩滿教的神詞和神語,給人一種神聖的宗教氛圍。說唱的順序是先講薩滿穿戴神衣神帽,繫上腰鈴,手持神鼓等;然後說明這次祭神的目的、原因;接著請各位神靈降臨人間,享受他們獻上的供品;接下來薩滿跳神娛神;最後所有參加祭神的人一起開懷暢飲,共享供品。

《滿都莫日根》中,薩滿英雄凱旋迴來後的祭神場面是這樣的:

莫日根們喝了一宿,眼見太陽冒紅了。他們剛想穿戴,只見神衣、神帽、手鼓、腰鈴和一些神物,都帶著風聲,由天上呼嘯而來,在每個人面前飛下來一個鹿皮包兒。滿都他們打開包裹就穿戴上了,看上去好威嚴啊。滿都莫日根拿著神鼓,敲打幾下,「咚咚」山響。牟牛他們幾個,也都一一穿戴整齊。滿都走在前頭,大聲高唱:赫哩啦——赫——哩——赫雷——天上和地下的神靈都聽見了?哪位神靈也不要落下喲!都來享用這供奉吧!享受全霍通燒起的達紫香煙吧!吃上剛打來的獸肉,躺4天,呆3天,都附在木頭上、草尖兒上、蒿子梢兒上,自己找好神位休息吧,來接受我們虔誠的祭祀。讓我再請上幾位斯翁前來,那南海岸邊老林里的庫遲卡瑪發,還有那慈祥恩德的庫遲卡瑪瑪,有了你們的幫助我才大仇得報,才在松花江邊建立起兩座霍通,在這樁樁大事都做完的時候,才來到這裡擺起敬神的祭壇。如今已請來所有莫日根的薩滿和斯翁,請來所有德都和夫人們護身的神靈,用煮好的10鍋神肉來向你們奉獻!在南海住著的我那恩人哪,庫遲卡瑪發和庫遲卡瑪瑪,聽到我的喊聲就趕到這裡來吧!南邊山上的顯根瑪瑪也趕快前來,送我獸皮寶衣的顯吉勒瑪瑪也趕快前來,趕在太陽出來以前,都來接受我們的跪拜和祝願吧!你們全附在我的托落上面,來聽一下我們對諸神的感念!赫哩啦——赫哩——赫雷——賀妮德都姐妹們也要聽著,告知你們的神靈們都降臨在托落上。莫尼德都和黛勒德都,把你們的神靈們也都請來吧!如今神肉已經供上,所有祭物都擺在托落下面。圍著托落轉上3圈兒,讓霍通中百姓也跟著在後面左跳右轉。轉過3圈兒再去霍通的四周,東西南北角上也轉上3圈兒。跳過鹿神再重新進獻酒肉,神靈們也都使勁地吃、使勁地喝喲,躺上4天,再呆上3天。如今咱弟兄也打了勝仗,還建起了兩個霍通,又相互交好結盟了。只因有神靈的恩光庇護,滿都才得以西征獲勝重建家園。我那阿爸的陰魂也可以安息了,滿都兄妹已將你的屍骨背還。如今征戰已經結束了,請天地諸神享用這祭祀的酒宴吧!」

赫哲族薩滿的鹿角帽,有3杈的、4杈的,也有5權、7權的,薩滿敲打神鼓,圍著「托落」跳。他們一邊跳,一邊走上街心,往東、往西、往南、往北,圍著「霍通」(部落駐地)四面八方都跳個夠。「霍通」里的百姓也尾隨在後面,歡蹦亂跳地舞個不停。轉著、轉著,那滿都莫日根便向著寇力木神唱道:

「赫哩啦——赫哩——赫雷——在南邊一座大山頂上,有個啄木鳥啄木的林子。那兒住著一個卓祿瑪發一個卓祿瑪瑪,當你們聽到布谷鳥「布穀布穀」的叫聲,當你們聽到啄木鳥「咕嗒咕嗒」的啄木聲,就都來享用這裡祭祀你們的酒肉吧!如今啊,那顯根瑪瑪和顯吉勒瑪瑪,還有所有的老瑪發和老瑪瑪喲你們聽著。讓我用烏魯古力肉來祭祀你們,在這千百里方圓的各位神靈,就都來好好享用吧!如今啊,是用神酒來祭祀你們,是用獸肉來祭祀你們,你們就都來好好享用吧。還有那沒念到的神靈們也請聽著,在這裡還有10隻天鵝,是用天鵝肉來祭祀你們,是用神酒來敬獻你們啊!還有百隻狍肉和百隻飛鳥,敬請所有的斯翁,就都來好好享用吧!這裡用新獵來的飛鳥走獸來祭祀,諸位神靈就都來享用吧!啊啷——」

幾位莫日根,你也唱,我也唱,所有的薩滿都來囑告祭禱。大夥用酒、肉往半空里扔著、撒著,撒來撒去,連祭神的托落桿頂上,都沾滿了肉末子。那來往端肉的,也插著花走,熱氣騰騰,煙霧繚繞,遮天敝日的。這時,也趕來了鳥神、蛇神、虎神、熊神等護身諸神,什麼神靈全都來到了,在騰騰的煙氣里,在肉鍋上面,在酒席間盤旋著。這時,代伊勒魯又跳起鹿神,唱道:

「赫哩啦——赫哩——赫雷——這次我那莫日根弟弟喲,把順江三百里的霍通部落都聯成一氣。而今來祭祀所有的神靈,有他們的也有我們的……」

(爪籬姑姑舞具)

(2)祈神、求神型。這是伊瑪堪中的主人公莫日根在遇到困難和危險時,向自己的保護神牢記求救助的一種請神的做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一般篇幅較短,直抒內心獨白,直接表述,是所有的伊瑪堪作品中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如《安徒莫日根》中的祈神:安徒離開家這天,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頓酒。為了表示報仇決心,他把酒殼、酒杯都給摔了。安徒離開家的時候,心裡很難過,把家裡的東西收拾了一下,把各種神也都安排好了,然後向神祈禱說:

「赫哩勒——赫哩勒——那尼——赫哩——給格——請諸位神靈聽清楚,我就要離開家鄉出征了,我的心裡很不好受。請你們在這裡保佑好家園,要是我在外邊有災難,請諸神前去搭救我。聽著、記住了嗎?啊日那——啊啷——」

安徒是個大膽的好漢,他又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大聲叫道:

「赫哩勒——赫哩勒——,那尼——赫哩——給格——要是哪個有能耐的神,能夠戰勝我家的神,佔住我可愛的家園,我甘願繞三百里走過去,也決不回到這裡找麻煩,我會把我的家園讓給他。」

《馬爾托莫日根》求神揚起風,把船送到前面的村莊。馬爾托看了看天,天上一絲風也沒有,就問白鬍子老頭兒說:「老瑪發,逆水行船咋才能走快點兒?」白鬍子老頭兒說:「這不難,我請神靈來幫忙吧!」說著,白鬍子老頭兒拿起酒壺,用手指頭蘸著酒往空中,唱道:

「赫哩啦赫哩啦——江神江神,請你顯顯靈,把金鯉魚趕出水面,好讓馬爾托捉住。事成之後不會忘記你的好處,年年獻給你豐盛的供品。啊啷——」

江神果真顯靈,把一條金光閃閃的金鯉魚趕出了水面。馬爾托趕緊投了一叉,正中金鯉魚的腮幫。古大瑪發看到後,連連點頭稱讚。

《馬爾托莫日根》中闊烏如向護身神祈禱:馬爾托上前去抓闊烏如。闊烏如一看不好,使出最後的絕招,向他的護身神禱告說:

「赫哩啦赫哩啦——我的護身神,我的保護神。東方來的馬爾托,是位世上少有的能人。多少好漢不能靠近我,今天怕要在他手下喪生。求你們快快來,噴火顯神。燒死這個馬爾托,救我一命吧。啊啷——」

闊烏如剛禱告完,他的保護神便來到了他的身邊。這時,只見他一張嘴,就顯起神靈,噴起火來。那火苗飛旋著,飛到馬爾託身上,著起了大火。米亞特在旁邊一看不好,立刻也顯起神通,呼喚保護神馬上下雨。立時,天上就烏雲密布,傾盆大雨「嘩嘩」地從天而降,把馬爾託身上的火澆滅了,還把闊烏如的神火消除了。

(3)赫哲族薩滿祭祀「跳鹿神」型。早年,赫哲人每逢三月三、九月九,跳鹿神,驅魔避邪,保護全村無病無災。同時,祭祀虎神,慶祝出獵如意,祝賀部族人丁興旺。那一天,村裡的薩滿穿上神服,敲起神鼓,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著「咚咚」的鼓點,載歌載舞,跳起歡快的鹿神舞。這種生活中的祭神儀式在伊瑪堪中有十分逼真的描述,幾乎和真正的民俗記錄一樣,只不過更具有口語的藝術性,更加吸引人。

如《馬爾托莫日根》中九月九「跳鹿神」有這樣的記述:

九月九日祭神的日子一到,馬爾托領著全村人殺了一百頭牛、一百頭豬、一百頭羊,煮熟了,祭神祭祖。村裡的老薩滿穿上神衣,戴上神帽,紮上神裙,胸系銅鏡,腳穿神靴,手拿神鼓,邊舞邊唱:「赫哩啦赫哩啦——馬爾托莫日根西征凱旋,今天把各位神靈祭祀。我替他打響神鼓,把各位神靈呼喚。統管人間的騰尼莫蹲特神,護身的愛米神,衝鋒陷陣的闊力神,忠心的西瓦如瑪瑪保衛神,謹慎的查尼守門神,通風報信的克庫神,勤懇帶路的波爾布肯嚮導神,管魚的木克蹲特神,管火的都熱馬林神,能飛的阿都神,保護百姓的珠連神,還有山上的山神、樹神、虎神、豹神,還有江中的水神、魚神、水獺神、蛇神。請你們都快光臨我們的部落,接受我們豐盛的祭品。啊啷——。」

不一會兒工夫,薩滿請的各位神靈在托落桿上都坐滿了。

這時,馬爾托莫日根把一隻全牛、一隻全豬、一隻全羊供到神案上,然後點著達子香,叨咕唱道:「赫哩啦赫哩啦——各位神靈,這次請你們光臨。在你們的保護下,我遠征西行。打敗了仇敵,收來了5座霍通,恢復了部落的榮譽,找到了失散的雙親。還結識了好兄弟闊恩古力米亞特,娶了3位好妻子,領來了眾多的百姓,推舉我當了額真。我一定不辜負鄉親們的厚望,一定要讓部落繁榮昌盛。請各位神靈,盡情地享受供品。請諸位神靈,日後還要照應我們。保佑我們年年豐收,保佑我們風調雨順,保佑我們家家安樂,保佑我們戶戶太平。每到三月三,每到九月九,我們就準備豐盛的供品。恭請各位神靈,感謝各位神靈!啊啷——」

舉行完了隆重的祭典,各位神靈享受了祭祀的香煙和善肉,各自歸回住處。馬爾托和前來參加祭祀的人們,坐在肉山酒海的宴席上,舉杯吃喝起來。

(4)跳神追魂型。這是薩滿跳神為人治病的一種手段和方式。在伊瑪堪作品中,多處對這種對陰追魂做了詳盡的演繹和講述,更富於宗教性、神聖性和神秘性。

如《安徒莫日根》中對安徒的死而復生、薩滿的過陰追魂做了詳盡的描述:安徒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自己是活著還是死了。忽然他摸到自己頭上長了青草,聽說死人頭上才長青草,這才知道自己是死了。可是,安徒不願意在這裡停留下去,還想走。於是,他的靈魂離開屍身飄走了。安徒的靈魂一直往前飄著。忽然,空中飛來一隻闊力——這是他的第二個妻子尼莫內德都,她對安徒說:

「赫哩勒——尼赫哩勒——赫哩給格——我親愛的丈夫安徒莫日根呀,你現在已經是死了。你的魂靈千萬不能再往前走了,前面就是山陰比拉。那裡是有去無回的地府呀,請你趕快停下來吧。

可安徒一點兒也不聽她這些話,還是繼續往前飄去。尼莫內德都一看,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好從空中飛下來,抓住他的靈魂背走了。安徒也不知道是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尼莫內德都告訴他說:

「赫哩勒——赫哩勒——赫熱給格——我親愛的丈夫安徒莫日根呀,你正一步步走向陰間地府。過了山陰比拉你就完了,再也無法返回人間。我急得實在沒有辦法,才把你的靈魂搶回來。你的靈魂已經附上身。現在救你要活過來。啊啷——」

尼莫內德都說完,安徒就悠悠地醒過來了。見到安徒醒了,沒事了,尼莫內德都就送給他一塊方手絹兒,讓他拿著趕快去追趕那兩個壯年人報仇。

作者王松林、田佳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3月20日穿衣搭配
略說大清第六回 神烏送暖助罕王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