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油壺超過3個月沒洗,你全家人的肝臟都在遭受威脅

油壺超過3個月沒洗,你全家人的肝臟都在遭受威脅

超市裡的油大多是5斤以上的大桶裝,倒起來很不方便,幾乎所有家庭都會準備一個小油壺。

但就是這麼一個小油壺,用不好可能讓全家人的肝臟受損,引發「慢性中毒」。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提醒你油壺三個月必須清洗,並教你食用油的科學存儲方法。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何計國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秘書長 周麗鳳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趙力超 謝苗嘉

不洗油壺的可怕後果

油壺用久了,壺蓋、壺壁上沾的油會有「哈喇」味。「哈喇」味的出現,是油脂發生氧化、酸敗的結果。

酸敗的油,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過氧化物和自由基,加速人體衰老,增大腫瘤、心血管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常吃氧化的油,還可能引發嘔吐、腹瀉、腹痛等。油脂酸敗產生的有害物質被消化道吸收後,會慢慢移至肝臟及其他器官,進而引起慢性中毒

氧化的油營養價值也會大大降低,還可能滋生細菌,加大食品安全風險。

油壺中的油接觸氧氣的機會更多,其氧化的程度要比密封的大桶油嚴重。

如果油壺長期不洗,把新油直接倒入已經氧化的油中,新油也會受「污染」,變成「危險因子」。

5個習慣加速油的酸敗

空氣、水分、溫度、光照,是導致食用油氧化、酸敗的主要元兇。

不擰緊油壺的蓋子

一些人炒菜用油後,不注意將小油壺的蓋子擰緊,油就會接觸到更多空氣,加速氧化酸敗。

油壺長期曬著

直接將油壺放在廚房窗台上,長期被陽光照射,容易氧化酸敗。

油壺緊挨著灶台

很多人習慣把油壺放置在灶台邊上,覺得順手就拿,比較方便。但一般情況下,溫度越高,油脂氧化的概率就越大。

如果將大桶油放在灶台底下,也會因為溫度過高加速酸敗。

將水濺進油壺

水分不僅會使脂肪發生水解反應,還會促使衍生物生長,產生的酶也會加速脂肪的酸敗。

將新油直接倒入油壺

油脂的氧化會「傳染」,一定要等舊油用完了,再往油壺裡裝新油,否則油脂氧化速度會變快。

5招讓油氧化得慢一點

1

至少2~3個月洗一次

食用油包裝上標註的保質期,通常都是1年以上。但這個保質期並不代表開封后仍可以保存這麼久。

開封以後,油脂接觸到氧氣,就開始了一個逐漸氧化的過程。一般情況下,一瓶打開的食用油建議大家在3個月內吃完

每次灌油之前最好清理一下油壺,每次不要加太多油,油壺中存油的量,應當是一周左右能吃完的量

如果辦不到,至少兩三個月清洗一次。洗的時候,可以用稀釋的洗滌劑或鹼水放在壺裡搖晃,倒掉後再加熱水刷洗。清洗後的容器一定要晾乾後再倒入新油,水分也會加速油的酸敗。

2

材質選玻璃或陶瓷的

塑料油壺雖然輕便不怕摔,但其中的有害成分可能被油脂溶解析出,也不建議選金屬材質的。

推薦結構相對比較穩定的玻璃或陶瓷油壺。

3

避光擺放

不要把油壺擺在窗檯等陽光能直射的地方,無論是油桶還是油壺,都必須避光保存。

油壺也不要選透明的,有磨砂工藝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

4

注意密封

倒油後及時蓋上蓋子,不要留有空隙。另外,油壺的瓶口最好是小口

5

不要放灶台上

油壺應放在離灶台遠一些的地方,高溫會促進油脂酸敗,特別是塑料油壺,有害成分更易析出。

保鮮技巧

存大桶油,放一粒維生素E,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油脂氧化。

方法:取1~2粒維生素E膠丸,刺破後加入到大桶食用油中,然後搖一搖,維生素E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均勻地溶解在油里。

為了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防止氧化,搖晃時要蓋上油瓶的蓋子。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過敏季,都該備好這套「用藥秘籍」
7種癥狀不能「硬扛」,超過這個時間不愈可能是大病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