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賈靜雯時隔十五年重接台劇,一開播直接飆到9.3分,年度佳劇

賈靜雯時隔十五年重接台劇,一開播直接飆到9.3分,年度佳劇

去年4月,台灣公視(公共電視台)聯合網飛Netflix出品科幻家庭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豆瓣評分8.2。

腦洞大開,把科幻元素和家庭教育生活相結合。其中,用遙控器倒退兒子人生母親震驚無數觀眾,徹底揭露當代家庭教育中灰暗的一面。

今年三月,公視聯合HBO攜最新力作《我們與惡的距離 》高調歸來。

截止3月30日,劇情更新兩集,豆瓣評分穩定至9.3,妥妥一部華語神劇。

除卻劇情上的「瞠目結舌」外,演員陣容也非常有看點。

在時隔十五年後重接台劇的賈靜雯貢獻卓越演技。吳慷仁、溫升豪、周彩詩等台灣實力派演員也傾力加盟。

從情節進展上來看,《我們與惡的距離》十分先聲奪人。

開篇短短20分鐘,就將四名主人公的性格和職業描述得淋漓盡致,戲劇張力非常強。

最先出場的,是一名被潑糞的律師。

起因是:台灣發生了一起性質非常惡劣的殺人案,九死十二傷。受害者家悲憤欲絕,希望兇手被實施死刑。律師卻一意孤行,執著為兇手辯護。

「殺人犯憑什麼擁有人身權利?」這是受害者家屬唯一的想法,所以,他們把所有憤怒都撒在律師身上。

另一邊,品味新聞台的導播室出問題了,主導播編輯忘記自己的生產日期,羊水破了人還在導播室。如果主導播編輯離開,新聞播報就難以順利進行下去。

緊要關頭,剛入職兩個月的新人李大芝想到解決方案,順利度過此次難關。

品味新聞台主管宋喬安非常驚奇,看中李大芝的才能,破例提拔她做主導播編輯。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出現了兩個極具代表性的職業,分別為:新聞媒體、律師行業。兩者存在的原因統一,以揭露真相為最終目的。

劇集中,四位主角的定位有所偏差。

律師很執著,一直在調查兇手犯罪的原因,一次又一次拜訪受害者家屬,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有用的線索。

這一次,他聯繫到了《網路先驅報》的創始人劉昭國。

劉昭國諷刺表示:「請你搞清楚,我是被害者家屬。」

律師則不卑不亢:「我理解你的難處,但現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惡產生的原因。不然的話,這樣的事情會一次又一次發生。」

新聞台主管宋喬安是一名實打實標題黨,做新聞時只在乎點擊率,不在乎新聞的內在質量。

最新提拔上來的李大芝則完全不同。追求真相、追求正義,願意為此付出一切。顯而易見,兩者會擦出激烈的火花。

前兩集主要圍繞「九死十二傷」的兇殺案展開,從律師致力於尋找兇手作案動機的敘事線呈現厚重內核。

「為什麼會有惡。」

「作惡人和普通人有什麼不同。」

「怎樣做,惡才能真正消失在世界上。」

頭一次認真追究罪惡產生的原因,把劇情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與此同時,故事中,還出現了很多「深受兇殺案影響、持續活在案件陰影」中的脆弱人群。

無力面對賠償的受害者父母,被殺人犯哥哥影響、被迫改名換姓生活的妹妹,失去孩子後渾渾噩噩生活的母親。

劇集並非單純描述兇殺案的罪惡程度,而是以此編織出一張巨大的網,探討深刻的現實問題。

情節上,《我們與惡的距離》基本上沒有什麼硬傷,邏輯緊密,每個人物形象都很飽滿。

情緒把控方面也很有看點,短短兩集,就營造出兩個龐大的淚點。

當兇手父母痛哭著說:「我們也沒辦法,這麼多人,實在是賠償不起」,兇手母親沉默把女兒帶往戶政事務所改名的時候,無奈的情緒到達最巔峰。

一人作惡,整個家庭受到波及。劇集向觀眾呈現這樣一份「被現實生活忽視的無奈」,無限加大故事的沉重度。

最後稍微劇透: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不存在絕對的人性善惡。

每個角色都有陰暗的一面,或多或少,都做出過惡的決定。

劇集所要呈現的,不僅是惡產生的原因,更是定義惡的界限。

就像法國作家菲利普·克洛代尓在《灰色的靈魂》所言:「十足的混蛋和完全的聖人,我都沒有見到過。沒有任何東西是完全漆黑的,也沒有人任何東西是完全雪白的。壓倒一切的,往往是灰色。」

華語劇集頭一次觸及到這樣深厚的高度,徹底撕裂人性,展露人性中最隱秘的角落。

這麼敢拍,絕對是金鐘獎預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生活 的精彩文章:

豆瓣9.1,這個不畏強權的受害者,以個人之力改變日本法案!
又一部國產網劇黑馬,狗血程度不一般,豆瓣還能拿下7.0小高分

TAG: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