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圖文分享,白茶受潮,茶友們需要避開的四大坑!

圖文分享,白茶受潮,茶友們需要避開的四大坑!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眾所周知,茶最易受潮。

尤為是乾爽,乾燥酥脆的白茶,吸附性強,極易受到水汽的入侵。

為了防止茶葉受潮,古往今來,人們想了不少的應對措施。

我國有著悠久的茶文化歷史,論及存茶,古人們尤為用心,想出了不少妙招。

講究的宋朝人,存茶大致操作是把茶葉放到瓶內,再將瓶放入桶中,燃燒稻草燒成灰後,倒入桶內填滿。

喝的時候,扒開稻草灰,取出瓶,再恢復。

利用稻草灰吸潮,達到乾燥的目的,確保存茶安全,真乃妙招,然則就是略顯繁瑣。

相比之下,明朝人存茶更為精緻,在存放茶葉前,先將干竹編成圓形底部,放於陶瓮內。

裝入茶葉,茶存滿後,放上數層竹片,再摺疊六、七層宣紙,用火烘乾後,用以扎口。

最後,壓成一塊木板。

若說宋代人是藏寶式存茶,明代人就是套娃式存茶,一層又一層,精緻極了!

相比之下,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存茶的材質和方式變得更為簡便。

但對於茶葉保存,仍需多加謹慎,方能確保存茶安全不受潮!

儲存白茶,要想避免白茶發生受潮,該如何做呢?

下面,就來分享關於存茶防潮,需要遠離的這四大坑!

《2》

白茶受潮誘因一:含水量不合格!

白茶儲存,是要有前提的,唯有含水量合格的白茶,方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根據最新的白茶國家標準,白茶的最低含水量及格線,不得超過8.5%。

為了更好的茶葉品質和利於後續儲存,福鼎當地的標準,是將白茶含水量控制在7%以內。

如此,含水量合格的白茶,方能獲得一張通往未來的船票,在妥當儲存的前提下,穿過漫漫時光長流,轉化出愈加甘醇迷人的風味。

若是買到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後患無窮,首要的一點,就是這樣的茶根本存不長。

哪怕後期存茶中,再怎麼用心,白茶中多餘的水分,仍會不受拘束的逸出、飄散、瀰漫在四周圍。

密閉的存茶環境,一下子變得又潮又悶,存在其中的白茶,難逃受潮變質的定局。

這樣由內而外的水汽作用,引發的受潮,十分令人惋惜。

是以,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是白茶受潮的第一大坑,茶友們在開始選茶存茶前,需要多加分辨和挑選,避免買到這樣因工藝缺陷,干度不達標的白茶。

白茶看似簡樸的制茶工序,只有萎凋和乾燥這兩步,其實並不簡單。

茶葉的製作,需要一個用心的過程,一點兒也急不來。

茶青採下後,及時薄薄的攤晾,開始萎凋,讓水分自然散失,萎凋結束後,需要將茶細心的烘乾,控制好烘乾的火候的時長,確保將白茶內外都徹底烘乾。

若是只將茶放在萎凋槽里萎凋,摸上去沒有水汽(但實則內部還沒幹透),不經過烘乾,或是將烘乾當成過場,早早的將這些茶推向市場售賣,搶佔市場。

這樣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茶友們在選購時可要多加留意,注意分辨。

首先,好茶值得耐心等,買茶需要買好不必買早,每年新茶上市時,過早上市的白茶,慎買!

萬物都有定時,從白茶的芽葉的抻育,到採摘,到一系列的制茶工序,都是有著一定規律存在的。

違背這一規律,早早就搶佔市場先機的茶,需要多留心眼。

其次,買茶時學會辨識白茶含水量的貓膩,最為簡單的方法,是用手觸摸感知。

干度足夠的白茶,摸上去十分乾爽粗糲,像全是芽頭製成的白毫銀針,摸上去芽尖能傳遞出微微扎手的感覺。

芽頭表面的白毫,摸上去手感蓬鬆,毫無黏膩之感。

帶芽帶葉帶梗的白牡丹,壽眉,在干度足夠的情況下,葉片輕輕用手一捻,便會碎成粉末狀,茶梗輕輕稍加拗折,啪的一聲,變會幹脆的應聲而落。

買茶是存茶的第一步,買好茶才能存出好茶!

《3》

白茶受潮誘因二:存茶包裝密封性不佳!

隨著現代包裝材質的進步,相比於古人繁瑣的存茶方式,現代的存茶包裝,簡便了不少。

面對五花八門的存茶包裝選擇,茶友們在選茶時,為了白茶儲存的安全,避免受潮,在挑選存茶包裝時要關注實用性,確保存茶包裝的嚴格密封。

不能為了華而不實的外包裝,犯買櫝還珠的錯誤,將白茶儲存置於危險的境地。

常見的因密封性能不足,不適宜存白茶的包裝,有以下幾類。

一、紫砂罐不適宜存白茶。

紫砂,有著特殊的雙層氣孔材質,表面分布著不少細小的罅隙,密封性能不佳。

而偏偏,白茶的儲存,對於包裝密封性能有著嚴格的要求。

是以,紫砂材質的存茶罐,並非存白茶的良選。

二、木箱不適宜存白茶。

木箱,常見於白茶的禮品包裝中,復古精緻,當不適宜白茶儲存。

取材天然的木箱,木材的內部,是層層的篩管結構,便於樹木生長過程中運輸和傳遞水分和養料物質,再加之木箱的卡扣設計,難以做到百分百的嚴實密封。

再加之,木箱容易帶出木質味和用以黏合的膠水味、木漆塗層味,對於白茶儲存來說,是不小的異味干擾。

是以,茶友們在收到木箱包裝的白茶時,需要及時的更換包裝,方能確保存茶安全。

三、鐵罐、密封袋等不適宜長期存白茶。

對於日常需要時不時飲用的白茶來說,鐵罐、密封袋是個方便的儲存包裝。

這樣的短期臨時包裝下的白茶,不適宜長時間儲存,需要及早飲用。

一來是鐵罐、密封袋存茶容量有限,難以轉化出好茶味。

二來是鐵罐、密封袋的存茶密封性能,難以達到長期儲存白茶的要求。

像密封袋,在長期使用的情況下,多次開合之後,會因密封條的老化,造成密封性下降,增加存茶的風險。

白茶儲存,尤為是長期儲存,最為適宜的包裝方式,是三層包裝法。

用紙箱、塑料袋、鋁袋,層層密封,為白茶打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存放環境。

鋁袋裝茶後,用繩子密封袋口,套入塑料袋中,再次密封,最後放入紙箱內,將紙箱封箱後,隔牆離地放置。

使用三層包裝存茶時,要確保三層包裝無缺損、破漏,並且規格大小與存茶數量相一致,箱內不留過多空氣。

如此層層防護,方能為白茶抵擋外界的種種不利存茶因素,確保存茶安全不變質!

《4》

白茶受潮誘因三:存茶環境不夠乾燥!

哪怕是經過三層包裝後的白茶,並非意味著後續存茶過程可以高枕無憂,永無存茶後患。

若是將存茶的箱子,隨意放置在過於潮濕的地方,這些不安分的水汽,在緩慢的存茶過程中,仍會滲入到箱內的白茶中,誘發白茶受潮。

白茶的儲存,基本要以在於避光、清潔、乾燥、無異味和陰涼處儲存。

對於白茶儲存的室內環境,乾燥清潔,是最基礎的要義。

白茶儲存,最為適宜的濕度環境,要求在於40%-45%左右,濕度過大,白茶會有受潮的風險。

在家庭環境下存茶時,遇上陰雨潮濕天氣,茶友們要多注意關門關窗,避免水汽侵入。

在必要時可以開啟空調的除濕模式。

存茶數量較多時,有必要添置上專門的家用抽濕機,檢測室內濕度變化,確保存茶安全。

確保存茶環境的乾燥,這點基礎的存茶要求,無論南北方地區,都一應適用。

北方地區,相對氣候環境較為乾燥,但並非意味著空氣中沒有水汽。

在家庭環境下存茶,日常生活起居,洗衣做飯,難免會帶來不少的水汽。

是以,存茶環境需要多加細心挑選。

家庭環境存茶,要注意遠離地下室、地窖、廚房、陽台、客廳等或潮濕,或生活起居頻繁活動的區域。

根據家庭環境的情況,適宜將茶存在無雜味的儲物間,限制的卧室,書房等地。

在這樣乾燥環境下存茶,遠離水汽作用,更能確保存茶安全。

《5》

白茶受潮誘因四:不良的取茶習慣!

白茶干度達標,存茶包裝和存茶環境都沒有問題,在排除種種因素後,白茶若仍出現受潮的情況,需要多為留意,是不是自己的取茶習慣,出了問題?

【取茶結束不及時密封】

取茶不及時密封,而讓包裝敞露,是最易引起受潮的情景。

每次開箱取茶結束後,不及時密封,而是將鋁袋、塑料袋隨意一團,就開始泡茶喝茶。

等到回想起來,再將茶進行密封包裝,但對於敞露過久的白茶來說,為時晚矣。

三層包裝下的白茶,頻繁開箱,或是開箱後不及時將三層包裝密封,內袋隨意一團,不繫緊就直接封箱,或是將鋁袋、塑料袋繫緊後,沒將紙箱封箱,都會大大增加白茶受潮概率。

【取茶時,手部沒有確保清潔乾燥】

乾燥,香氣純正馥郁的白茶,最怕水汽和異味的干擾。

若是和客人談天待客興起,剛剝過橘子、枇杷,嗑過瓜子,手還沒洗凈,就直接開箱取茶,手部的異味會傳遞到箱內的白茶中。

久而久之,白茶的茶香會受到干擾。

洗凈手後,開始取茶前,要確保手部乾燥,沒有水分。

若不然,濕漉漉的雙手開箱取茶,水汽很容易傳導到箱內的白茶中,增加白茶受潮風險。

《6》

白茶儲存,用心嚴謹是第一要義。

為了存茶防潮,古人不厭其煩,採用了多種繁瑣的措施。

相比之下,如今我們存茶防潮,操作簡便不少。

有了紙箱、塑料袋、鋁袋等方便易得的包裝材質,也有空調、抽濕機等工具輔助,但存茶過程中,防潮仍不可掉以輕心。

在白茶自身干度達標的情況下,確保存茶包裝的嚴實密封,存茶環境的乾燥,以及養成隨手密封的良好取茶習慣,方能存出好白茶。

行百里者半九十,存茶成功之路,來不得絲毫鬆懈!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白茶日常品鑒時,常被提及的七個問題,新老茶友都在問!
要辨認春白茶的特徵,可從外形、滋味、香氣三個方面入手!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