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幾顆小顆粒佐證了最近一次世界末日!

這幾顆小顆粒佐證了最近一次世界末日!

據外媒SlashGear報道,古生物學家Robert DePalma試圖通過地獄溪地層(Hell Creek Formation)中一處名為Tanis的遺址來獲取有關地球最後一次大規模滅絕的證據。該遺址被認為是一個「殺戮場」,是許多死亡生物的化石遺骸的家園,從魚類到恐龍等。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公告,這個「殺戮場」的所有生物在6600萬年前的某一天同時死亡,它們代表了生命的各個階段。「集體墳墓」是在K-T界線(K-T boundary)期間建立的-即介於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的界線。在KT大規模滅絕事件期間,恐龍滅絕,地球上75%的生命被摧毀。

當時的小行星就是撞擊在上圖所示位置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

KT大規模滅絕事件被認為是大型隕石或小型小行星撞擊造成的,這些小行星在大約6600萬年前在尤卡坦半島附近產生了撞擊。在海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撞擊坑,並將汽化的小行星塵埃和熔岩噴射到大氣中。

這顆微粒雲散布在地球上,為大規模滅絕事件鋪平了道路。熔化的岩石噴射到大氣中,形成一個叫做玻隕石(tektites),然後像雨點一般回落地球時冷卻下來。

與此同時,海嘯淹沒了該地區。結果是導致出現了一個大型的「殺戮場」。它就像地球歷史上這個災難性時刻的快照一樣存在。在「殺戮場」內,包括死亡魚類、昆蟲及哺乳動物,燒毀和鬆散樹枝的殘骸,以及三角龍、琥珀等的部分殘骸。

尤卡坦半島的地理位置:

尤卡坦半島是在地理上自成單元,歷史上也和墨西哥的核心部分區分。這一地帶有著眾多瑪雅文化的遺迹,瑪雅文化是考古學的概念,遺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墨西哥和瓜地馬拉。

海岸線長約1100千米,東岸陡峭,多海灣、島嶼;西岸低洼,多荒涼沙灘。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0~29℃,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自南向西北減少。植被以熱帶草原為主,北部為世界劍麻主要產區;東南部年降水量達2000毫米,出現熱帶森林,產硬木、糖膠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一度假村多人被這種病毒感染!為何來勢洶洶的它這麼厲害?
春季過敏,連門都不敢出?別愁,這些方法助你一臂之力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