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明清古典傢具木材·總序

明清古典傢具木材·總序

| 明清傢具研習社 |

研習君語

中國傢具發展至明清時期出現全盛的狀況,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人對硬木木材的發現與使用。

全世界到目前為止使用硬木做傢具的,只有中華民族。

講明清傢具的木材,不可避免地要談到一個問題——唯材質論。

這幾年在網上全是聲討「唯材質論」者的聲音,我們且不論孰是孰非,打個比方——

去商場買首飾,一件足金的手鐲光素無飾,另一件純銀的手鐲工藝精湛,如果能免費選一件,我想,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中國人,會選黃金。

中國人對材質的看重,是民族性格因素造就的,而作為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明清古典傢具,同理。

當然,在這裡也並沒有厚此薄彼的意思,傢具的工藝與形制同等重要,否則,研習君每次推薦的不是好物,而是原木材了。

其實中國早期的傢具都是上漆的,這種漆傢具從商周到明清一直都沒有斷線,但是到了明代萬曆年間開始出現了一種不用上漆來裝飾的傢具。

這種傢具木材本身就不容易上漆,如果非要上的話,當時是能粘住,但是過不了三五年自己就離骨、揭皮了。

那些上漆的傢具木材主要是杉木、松木、柏木等等,這些木頭比較「軟」,漆能吃到木頭裡頭去,木頭裡面的漆和外面的漆一結合就很牢固。這種傢具被稱為「軟木傢具」。

相對而言,萬曆年間開始出現的這種不用上漆的傢具,被稱作「硬木傢具」。

軟木傢具由於表面被各式各樣的顏色所覆蓋,所以對木材本身的要求並不高,說白了就是用不著是太好的木頭。

這種傢具在重量上也有可能會很沉,但這是主要是漆的份量。其美麗主要來自於外表的裝飾,其價值也主要體現在工藝上。

硬木傢具就不同了,它的木料具有細密堅實的特性,其重量主要來自木材本身,同時由於硬木大多有美麗的花紋,所以一般情況下為了不破壞木材自身的紋理美感,只用很簡單的雕刻或鑲嵌等裝飾手法來作為點綴。

所以硬木傢具的價值,大部分取決於所使用的木材的珍稀程度。

由於硬木木材木性穩定,可以制出複雜的榫卯,並能雕刻出各式各樣的線條和裝飾花紋,所以也受到工匠們的喜愛。

硬木傢具在全世界可以說是獨一份的,也很少能有一個民族做傢具用這麼硬的木材,在古代沒有機械加工,因此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只有中國人可以做。

在幾百年前,工具都沒有這麼好,包括施工的東西沒有達到現在鋼的硬度,做這樣的傢具投入非常大的,這是以黃花梨為代表的硬木傢具從根本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中國傳統硬木傢具用材主要有:黃花梨木、紫檀木、酸枝木、鐵力木、烏木、鸂鶒木,這也是傳統傢具中最為常見的六類傢具用材。

而這其中最為著名的還有三種木頭,是黃花梨、紫檀和酸枝木。

最初發展起來的是明代萬曆年間至清代康熙年間的黃花梨傢具,接著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的紫檀傢具,最後是清末民國時期的紅木傢具。其他種類的硬木傢具散見於各個時代,但是構不成主流。

——胡德生

在康熙年間西方傳教士帶來了透明玻璃的生產技術,到雍正、乾隆時期宮廷里的窗戶大部分已經改用了玻璃,採光條件一下子變好了。

這給同樣質地優異但色彩深暗的紫檀帶來了機會,於是在黃花梨木匱乏的情況下,紫檀得到了重視,取而代之成為了名貴硬木傢具的新主流。

但是到了清末,紫檀的原料也不夠用了,人們這才開始廣泛地使用紅木做傢具。

本次專題我們研習的是「明清古典傢具木材」,當然,我們是以硬木為主,同時,期間也會穿插介紹具有代表性的櫸木、柞榛木等木材。

本次專題我們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介紹的是「明五類」,即黃花梨、紫檀、烏木、鸂鶒木和鐵力木;

第二階段介紹紅木以及近幾年新流行的白酸枝木、還有明清時期工藝精湛,極具地域特色的柞榛木和櫸木。

最後一期,我們還會和大家有一個互動,同樣有研習社專屬的小禮物,好了,祝各位研習愉快!

— 讓最好的傢具,傳承有序 —

- END -

| 投稿 | 轉載 | 合作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交圈」:明清傢具線腳裝飾
黑白之間:明清版畫中的古典傢具影像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