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麻醉劑發明權所引發的名利爭鬥

麻醉劑發明權所引發的名利爭鬥

在醫治疾病的過程中,外科手術有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伴隨手術而來的疼痛,往往使病人難以忍受。為了避免病人休克或者疼痛致死,醫生必須想辦法給病人實施麻醉。

不幸的是,在人類歷史很長一段時間裡,醫生和科學家們並沒有找到良好的麻醉劑,他們嘗試過大麻、罌粟、莨菪甚至酒精,但這些物品僅僅只有些許鎮定的作用,根本無法達到外科手術的麻醉要求。由於麻醉技術沒有突破,為了讓手術進行下去,醫生甚至不得不做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比如,用繩索勒脖子使病人暫時窒息,用木棒猛擊頭頂使病人暫時昏厥,甚至壓住頸部血管使病人因大腦缺血而昏迷……在那個手術如酷刑的年代,不少病人因無法承受折磨而輕生。

19世紀中葉,美國馬薩諸塞州的3位年輕醫學家,開創性地找到了可以阻斷手術疼痛的良方——乙醚麻醉劑,人類才從外科手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更多的病人也從此挽回了生命。然而,這項恩澤人類的偉大發明誕生之後,接踵而至的卻是轟動世界的「葯神」之爭——發明了乙醚麻醉劑的3位醫學家拋棄了學者之譽、師生之情和同行之敬,為名利展開了一場持續20年的爭鬥。最終,這場爭鬥也因為這3位醫學家的悲慘去世而不了了之。

「笑氣」麻醉劑的嘗試

乙醚麻醉劑的發明,牽涉到數位醫學家,這可以說是歷史的偶然——如果霍勒斯·威爾士的「笑氣」表演沒有意外發生,那麼很可能就不會引出威廉·莫頓和查爾斯·傑克遜的故事了。所以,一切要從「笑氣」說起。

18世紀,歐洲的化學家們已經認識到,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當時,環境衛生糟糕,人群疾病頻發,為了改善身體健康,針對「純凈空氣」的研究應運而生。19世紀初,在研製「養生氣體」的過程中,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現,一氧化二氮這種氣體不但能夠緩解疼痛,還能使人發笑。於是,「笑氣」成為了歐洲上流社會的一種奢侈品——貴族小姐用它來愉悅心情,演員們用它為觀眾助興。

不久,「笑氣」傳播到了美國,成為一些人的賺錢工具。美國化學家加德納·科爾頓也想利用「笑氣」發點財,他在哈特福德市搞了一場「笑氣」表演,許多吸入「笑氣」的觀眾變得神態興奮、頭暈目眩。正在當地行醫的牙醫霍勒斯·威爾士也目睹了「笑氣」的神奇效果,於是,他吸入「笑氣」,請科爾頓幫自己拔掉一顆壞牙。令威爾士驚奇的是,自己只感到少許疼痛,他立刻意識到,「笑氣」將是一種極具潛力的麻醉藥物。

威爾士自學了「笑氣」的製作方法,將其用於無痛拔牙手術,連續成功了十幾次。受到鼓舞的威爾士決心推廣自己的技術,1845年元旦,他在麻省總醫院公開演示「笑氣」麻醉,並且邀請了威廉·莫頓和查爾斯·傑克遜來參觀。莫頓也是一名牙醫,曾經與威爾士合夥開過診所,現在正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而指導莫頓的就是傑克遜教授。

按照威爾士的計劃,演示開始前,他先將「笑氣」麻醉劑的吸入方法介紹給觀眾,然後給事先安排好的病人實施截肢手術。然而,演示當天,病人由於恐懼,臨時退縮,威爾士只得從現場找一個牙病病人來示範無痛拔牙。誰知道,這位牙病病人並不怎麼配合,「笑氣」的吸入量不夠,結果在拔牙過程中,病人痛得流淚,威爾士也被當作騙子趕出了醫院。

首次成功的麻醉表演

「笑氣」演示的失敗給威爾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他患上了抑鬱症,一度關閉了診所,轉行做起了藝術品生意。不過,見證了演示過程的莫頓卻因此產生了尋找新麻醉劑的念頭,他轉而向查爾斯·傑克遜請教。傑克遜在做實驗的時候,曾經吸進過很多氯氣,喉嚨很不舒服,於是吸了一點乙醚來解毒,不一會就睡著了。傑克遜將自己的經歷告訴莫頓,建議他用乙醚來試一試。

有了威爾士的前車之鑒,莫頓在研究乙醚時儘力避免張揚,不到萬無一失的時候,絕不公開。他先偷偷地用狗、貓、雞、鼠等動物進行麻醉實驗,發現只要劑量足夠,完全可以讓動物陷入昏睡。隨後,莫頓又在自己身上試了試,當他用浸了乙醚的手帕捂住自己的鼻子時,他感到自己全身都麻木了,以至於無法站立——這讓莫頓對乙醚有了極大的信心。1846年9月30日,莫頓終於成功用乙醚為病人拔除了壞牙,病人並沒有感到多少疼痛。兩周內,莫頓又陸續對100名病人成功進行了乙醚麻醉,這時他才確信,乙醚一定會成功。

1846年10月16日,在麻省總醫院威爾士演示失敗的同一間屋子裡,莫頓對乙醚麻醉劑的效能做了公開演示。接受麻醉的病人是一位畫家,下顎的左下方生有一個血管瘤。手術前,病人吸入乙醚,昏睡過去。幾分鐘後,主刀醫生見麻醉已經生效,便開始切割病人的腫瘤。令觀眾吃驚的是,病人竟然一動也不動,沒有喊叫,似乎沒有感到疼痛。手術結束後,病人蘇醒過來,開心地說道:「儘管我知道在做手術,但一點都不疼。」聽到這句話,原先充滿懷疑的觀眾頓時全場歡呼,大家向莫頓報以熱烈的掌聲。

在這個光輝的時刻,莫頓把人類經受手術痛苦的歷史劃分成為兩個時代。由於莫頓的不朽業績,見證這次麻醉演示的屋子被命名為「乙醚穹頂廳」,如今它已成為麻省總醫院的一處景點,供人參觀。莫頓表演成功後,乙醚麻醉劑迅速成為各家醫院手術室不可缺少的藥品,為廣大病人帶來莫大福音。而且,乙醚麻醉劑很快傳遍全世界,僅僅兩個月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就通過乙醚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無痛截肢手術。

漫長而慘烈的紛爭

由於最先演示了乙醚麻醉劑的神奇效果,莫頓一舉成名,他準備向政府申請乙醚麻醉劑的專利權。不久,美國國會決定撥出10萬美元(這在當時可謂巨款),作為乙醚發明者的獎金。然而誰也沒想到,在金錢和榮譽面前,威爾士、莫頓和傑克遜竟然爭鬥起來。

前面提到,威爾士在受了失敗的刺激之後,轉行做起了生意,當他經商的時候,偶然發現乙醚麻醉劑正在醫院傳播。於是,威爾士立即登報宣稱,自己是麻醉劑的發明人,因為他在兩年前就已經使用麻醉劑為多人無痛拔牙,並指出1845年他在公開演示無痛拔牙之前,就已經把麻醉劑的使用方法詳細告知了莫頓。經過康涅狄格州政府的調查,威爾士得以被官方宣布為吸入性麻醉劑的唯一發明者。但很快,威爾士受到了莫頓和傑克遜的一致指責,因為「麻醉劑發明權」針對的是乙醚麻醉劑,而非「笑氣」麻醉,另外,威爾士過去出洋相和放棄行醫的「劣跡」也被添油加醋地報道出來,精神還沒完全恢復的威爾士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中。

1848年,威爾士搬遷到紐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仍然稱自己是麻醉劑的發明人,但認同他的人不多。為了挽回聲譽,威爾士嘗試用另一種麻醉劑氯仿打開局面,不幸的是,此時他已經對氯仿成癮。某個晚上,吸入氯仿的威爾士將隨身攜帶的硫酸潑向過路行人而遭到拘留,在牢房裡,焦慮的威爾士用剃鬚刀片割破大腿動脈,自殺身亡,死時只有33歲。

身為哈佛醫學院的教授,傑克遜也不甘心自己的功勞被人們忽略,莫頓完成乙醚演示的第二天,傑克遜就宣稱,自己才是乙醚麻醉的發明人,因為自己在五六年前就認識和揭示了乙醚的麻醉功能,而且,莫頓關於乙醚的知識是從自己這裡學來的。當傑克遜與莫頓聯名申請專利時,按照雙方協商,傑克遜可以拿到10%的專利收入,但事後傑克遜又不滿意,於是雙方翻臉。憑著在醫學界的學者地位,傑克遜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用盡一切輿論手段來詆毀莫頓,甚至讓自己的律師到莫頓曾經生活的地方調查,以證明莫頓從來就是個小人和騙子。威爾士去世後,傑克遜又與其家屬聯合,一次又一次阻擋了美國官方對莫頓的任何獎勵。

在威爾士和傑克遜的攻擊下,莫頓無奈打起了維權官司。這3個人彼此向法院提出了訟訴,在起訴、上訴和反訴的泥潭裡折騰了20年,彼此都煩惱不堪。由於發明權和專利權的紛爭,莫頓和傑克遜都沒能得到美國國會的獎金,反而因為昂貴的訴訟費用陷入了經濟困境。1868年7月,48歲的莫頓因過度焦躁而中風,死於紐約一家醫院。莫頓去世,使「葯神」之爭不了了之,但傑克遜也筋疲力盡,精神恍惚,5年後進入精神病院,最終死在那裡。

100多年過去了,乙醚麻醉劑依舊被人們使用著。這項發明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拯救了病人的生命,可是為這項發明作出了重要貢獻的三位醫學家,卻因為爭名奪利而招致慘死,這不能不說是醫學史上的一幕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最痴迷外星人的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
冰箱有「毒」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