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驗室里長出的幹細胞培育「人造肉」,你敢吃嗎?

實驗室里長出的幹細胞培育「人造肉」,你敢吃嗎?


  來源:科技日報


  我們平時吃到的肉,都是在動物身上生長出來的。近幾年,在實驗室中培育人造肉,成為新的科研熱點。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巴斯大學的科研人員正在葉片上培育動物細胞,加入在實驗室培育人造肉的行列。如果這一過程能夠實現工業化規模生產,肉食愛好者將來就有可能吃到不需要「殺生」的人造肉。

  用幹細胞培育人造肉


  常見於素食餐廳的所謂人造肉,是用非動物源的豆類蛋白或菌類蛋白製作的。我們今天所說的實驗室中培育的人造肉,是動物源人造肉。


  基於動物幹細胞的人造肉,是最近幾年才證明可以成功進行培育的。黃仕強教授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幹細胞再生與代謝研究組組長,專門研究肌肉乾細胞與再生的代謝調控,他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2013年荷蘭的馬克?波斯特(Mark Post)教授向全世界媒體和美食家展示了人造漢堡,從此掀起在實驗室中培育人造肉的熱潮。


  據報道,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都已投資了人造肉創業企業。2018年12月,以色列研究團隊宣稱在實驗室中培育出牛肉。

  黃仕強介紹,目前動物源人造肉均由動物的肌肉乾細胞培育而成。這些肌肉乾細胞有多種來源,有些來自原代的動物肌肉,有些來自胚胎幹細胞或多能幹細胞。「不過,無論何種來源都離不開肌肉乾細胞,因為只有肌肉乾細胞能大量增殖,培育出大量的肌肉纖維細胞。」黃仕強說。


  以培育人造牛肉為例。第一步可以對牛進行活檢,從它身上獲取活的肌肉組織;第二步是從牛的肌肉組織中分離出幹細胞;第三步是把牛的幹細胞放入生物反應器,增殖生產出肌纖維。培育一片薄薄的牛肉,需要大量的肌肉纖維細胞才行。


  味道和口感有待提升


  對於吃貨來說,人造肉的口感和味道是最值得關心的。


  據BBC報道,巴斯大學的科學家嘗試使用純天然的草作為腳手架,在葉片上培育嚙齒動物的細胞,目的是讓培育出來的人造肉更為「天然」。

  不過,他們培育出的最終產品將是純肌肉組織,也就是碎瘦肉,而沒有天然豬排或牛排那樣的口感和質地。這意味著需要給人造肉加入脂肪細胞和其他細胞,來提升它們的口感。


  「從味道的角度來看,有許多報道說人造肉吃起來還不像真的肉。大眾是否能接受這種新味道,尚需時日驗證。」黃仕強說,有些高度加工的肉類產品對於肉本身的要求相對沒有那麼高,更多是依賴調味,它們或許更容易用人造肉替代。


  黃仕強告訴記者,要讓人造肉逼真效仿天然肉的口感和美味,變得真正好吃,可能還需要肌肉細胞與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和血管細胞共同培養,而這需要複雜的培養體系和代謝條件。


  「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對於培育人造肉很重要,對於再生醫學和臨床問題也極其重要。」黃仕強說。


  大規模培育還需時日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要讓人造肉走進百姓家庭的廚房,需要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才行。


  巴斯大學的科研人員就表示,他們現在正在嘗試設計生物反應器,以及相關的生物反應程序,以經濟、安全、高品質地大規模培育肌肉纖維細胞。


  「理論上人造肉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它的培育環境是百分百可控的,既無菌也沒污染。如果有細菌或污染,肌肉乾細胞就很難增殖或存活。」黃仕強說。


  不過經濟成本就另當別論了。目前已面世的人造肉,價格都令人望而卻步。2013年,荷蘭研究團隊推出的人造漢堡,成本高達25萬歐元。去年年底以色列團隊推出的人造牛肉,薄薄一片就價值50美元。

  「動物源人造肉的生產過程目前比較昂貴和低效,因為培養基的成分十分複雜,成本很高,而且培養體系也不完善。」黃仕強說。


  黃仕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前人類大量生產肌肉乾細胞和肌肉纖維細胞的能力仍然比較有限,還有多個重要的科學和技術難題尚未解決。其中包括肌肉乾細胞所需和不需要的細胞因子與代謝物,可快速增殖的肌肉乾細胞及其培養技術,可快速組裝3D肌肉的製作技術等等。


  想要吃到美味又便宜的人造肉,就耐心等待科學家們突破這些技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前蘇聯切爾諾貝利輻射禁區拍攝到野生水獺吞食魚
馬斯克史上最強火箭,是交通革命,還是PPT騙局?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