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詩,全篇28個字鏗鏘有力,讀來蕩氣迴腸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詩,全篇28個字鏗鏘有力,讀來蕩氣迴腸

徜徉在唐詩宋詞美麗的華苑中,經常會感到目眩神迷,甚至流連忘返。大唐的泱泱大氣孕育了浪漫的詩仙和沉鬱的詩聖,也成就了萬里疆場上無數人的封侯夢。每當讀到「大漠沙似雪,燕山月似鉤」,就會感受到一種凄美和孤寂;再次吟誦起王昌齡的一首經典,也會領略到邊塞詩中的豪情。

從軍行

唐代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盛唐時期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王昌齡的作品中也不僅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而且傳達了一份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讓百姓們不堪重負,將士們也急切地渴望和平,更希望能早日闔家團圓,這首詩便反映了這些願望。

詩的大意是: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和玉門雄關,雖然遠隔千里,卻遙遙相望。戍邊將士都身經百戰,即使鎧甲磨穿,不打敗進犯之敵也誓不返還。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前兩句中有三個地名,青海、雪山和玉門關。青海是指位於青海省內的青海湖,唐代大將軍哥舒翰就駐軍於此。雪山即橫亘綿延的祁連山脈,而青海湖與玉門關卻東西相距數千里。

作者先為大家描繪了一幅次第展現的廣闊畫面:湖面上空,長雲瀰漫;湖的北面,雪山橫亘。越過雪山,是一片荒漠孤城;和孤城遙對,乃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長卷綿延萬里,思接千載,讓後世的讀者也望而興嘆。

詩人用精鍊的筆墨,概括性地描述了大漠邊關的浩淼,以及戍邊將士胸襟的開闊。王昌齡彷彿駕駛著直升飛機,一邊悠閑地在祁連山脈上空飛行,一邊鳥瞰著青海湖上的美景,才能精準地描述出「青海長雲暗雪山」的獨特景象。

但是畢竟作者在當時的條件下無法真的去俯瞰這些,所以這些都是詩人的想像。不過任何的聯想並非毫無根據,當時青海湖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當時突厥的勢力範圍。作者正是了解到這些資料,才將邊塞的形勢如詩如畫地描述了出來。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兩句轉為直接抒情。將士們戍邊時間漫長,不僅戰事頻繁,生活也艱苦。加上敵軍強悍,邊地荒涼,各種艱苦的條件數不勝數,可是作為七絕聖手,王昌齡只用「黃沙百戰穿金甲」七個字就概括無遺。百戰是抽象的描寫,而「金甲磨穿」卻是具體可見,兩者結合就表現了將士們的堅定不移的報國壯志。

「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一句擲地有聲,不僅境界闊大,而且感情悲壯,含蘊豐富。詩人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早已意識到戰爭將會非常地漫長而艱辛,才會發出如此堅定而且深沉的誓言。

作者也不是簡單地發表空洞膚淺的演說,而是在前兩句充分敘述的基礎上,再用一個「終」字,使人讀之凄然。將士們豈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古忠孝難以兩全,男兒有淚不輕彈罷了。

王昌齡這首詩非常經典,全篇28個字鏗鏘有力,讀來蕩氣迴腸。詩人不僅表達了戍邊禦敵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而且也對孤寂和艱苦的生活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無垠的戈壁之上殘陽如血,縷縷孤煙映襯著天邊的晚霞,風吹流沙,將士們牽掛著遠方的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唐代高僧的一首禪詩,一語道破,讓弟子茅塞頓開
李商隱令人心醉的一首詩,細草翻驚雁,殘花伴醉人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