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生都在寫情詩的他,卻根本不懂愛情,也許這註定了他一生孤獨

一生都在寫情詩的他,卻根本不懂愛情,也許這註定了他一生孤獨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一個一生都在寫情詩的人,卻一生不懂愛情,也許這註定了他一生的孤獨。

1927年的一個下雨天,詩人戴望舒獨自走在小巷裡,黑的磚,紅的瓦,詩人來此的目的是要前往自己的好友施蟄存家小住一段時間,在這裡,戴望舒遇見了自己那個「丁香姑娘」她是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那是戴望舒的第一次初戀,儘管施絳年的年齡比他小五歲,可是她的一笑一顰深深的刻在了詩人的腦海,很快,戴望舒就患上了單相思。

一年以後,《雨巷》橫空出世,成為了中國詩壇的一大傑作,而這首詩的作者戴望舒從此也被冠以「雨巷詩人」的稱號,世人皆知《雨巷》是一首愛情詩,卻不知,這是詩人給施絳年所寫,這首詩只是一個單相思的告白,詩人用自己飽滿熱情的才華,一個個熱烈的字,將思念寫給了施絳年「給我吧,姑娘,那在你衫子下的你的火一樣的,十八歲的心」

施絳年只是把戴望舒當作哥哥一樣看待,不過她也明白戴望舒的心,實在是不好拒絕,讓人更沒想到的是,最後戴望舒竟然以死相逼,驚恐之下,施絳年答應了戴望舒,1931年兩人訂婚,之後戴望舒前往法國留學,在這段時間,施絳年本就不愛戴望舒,她真正喜歡的是別人,剛到法國沒多久,戴望舒就聽到施絳年移情別戀的消息,3年後他回來證實了消息,他當眾打了施絳年一巴掌,從此結束了兩人長達8年的交集。

剛剛失戀的詩人,受到了好友穆時英的關心,為了讓戴望舒走出陰影,他將自己的妹妹穆麗娟介紹給了戴望舒,很快,穆麗娟的青澀與羞怯佔據了詩人的心,1936年,31歲的戴望舒與19歲的穆麗娟舉行了婚禮,可惜,一個寫了一輩子情詩的人,根本不懂愛情,婚後,他對穆麗娟非常冷淡,兩人同在屋檐下生活,卻像外人一樣,他只懂得讀書寫字,兩人最終離婚,正如之後的穆麗娟所說「我們離婚的原因就是性格不適合」

1942年,在大同圖書印務局,戴望舒與同是抄書員的楊靜結識,兩人很快開始熱戀,而那時的楊靜才16歲,儘管楊靜的父母堅決反對,兩人還是毅然舉行了婚禮,一段沒有接觸,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兩人婚後多了瑣事爭吵,時間一久,楊靜愛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之後她向戴望舒提出了離婚,戴望舒做了種種努力,儘管如此,最後還是無法挽回楊靜,兩人離婚。

1950年,戴望舒因病去世,縱觀他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戴望舒的一生都在寫情詩,可是他卻一生不懂愛情,或許這樣的情況,也註定了他一生的孤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特殊的皇帝,不坐龍椅,不稱朕,一心想要把皇位讓出去
俗語: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這是真的?它們的聰明難以想像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