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垃圾站找到一堆碎片,經過專家修復重見天日,郭沫若都連聲稱讚

垃圾站找到一堆碎片,經過專家修復重見天日,郭沫若都連聲稱讚

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對於文物的態度是非常不一樣的。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對於文物根本就沒有什麼概念,所以很多普通人家或許就留有之前的老物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照常使用,沒什麼人覺得不妥,就連回收站當中,可能都會有幾年文物扔在那裡。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就不同了,國家開始重視文物考古這方面的事情,地方上也有了倒賣文物的商販子,有段時間,為了防止文物流失,就連專家都要下到地方去回收。

那個時候,北京的文物清理揀選小組成員,呼玉衡,被上級派往當地廢品站找文物,別看這地方聽起來好像不怎麼樣,但是呼玉衡說自己首次出征,就找見了一個唐鏡,這讓他非常高興。從那之後,他每天都會按時按點的出現在廢品站中,等著一批新的廢品運來,然後在裡面翻翻找找,將有用的東西帶回博物館。其中就有這麼一回,他在廢品當中看到了一些青銅碎片,上面有些花紋,雖然說已經很碎了,但是他覺得很精美,於是將他的師傅也叫過來一塊找。

他的師傅教華以武,因為在這行業從事時間比較長,對青銅器也有些研究,沒多長時間,就將找到的碎片大概羅列出了個青銅鼎的樣子,根據殘缺的地方,他們基本找全,隨後帶了回去。果然在一眾專家的努力下,這件東西被完整的拼了出來,是一個叫班簋的清朝物件,當年乾隆非常喜歡的私藏文物,只是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被留在了民間。當時出現在廢品站,也是準備將其拿到煉銅廠準備回爐,幸好被及時解救下來。

因為這東西是一件重器,所以到了第二年夏天,這些碎片被送進了文物修復廠,經過一翻整形和修補,焊接和做舊、最終填鋅砂洗後,這件班簋才終於恢復了原貌,而這次文物的修復,可以說是歷史上都非常成功的案例。整個簋高將近28厘米,四個耳朵分別用獸首做裝飾,下面還有一個長珥做支柱,在整個鼎的腹部,還有一些獸面紋,裡面的底部有銘文,讓所有看到它的人都眼前一亮。

當時郭沫若聽說了這一消息後,還特意去看過,說自己之前也找過這東西,就是怎麼都找不見,如今看到真品,他對此也是非常高興,連聲讚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林立果為何一眼看上張寧做女朋友?除了外貌,人家還有三個優點
斯大林親了這個日本人一口,不僅希特勒生氣,就連蔣介石也不舒服

TAG:分鐘說歷史 |